分析生化检验项目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8-10-21 04:38魏鑫王翠
健康周刊 2018年18期
关键词:临床应用

魏鑫 王翠

【摘  要】目的:研究探讨生化检验项目在肝硬化疾病诊断当中的相关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从2017.4月到2018.4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病患当中根据盲选的方法,从中选择60例作为实验组,同时选取同期的来我院进行健康检查的人员当中选取60例作为常规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生化检验项目进行分析,并对比之间的数据差异。结果:生化检验的项目包括对病患总蛋白的含量数值、总胆红素的含量数值、直接胆红素、胆碱酯酶、血清白蛋白、夭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胆汁酸以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等。经过对比发现,两组之间的数据对比,差距较大,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在对肝硬化疾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对病患的生化检验项目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能够为早期的诊断治疗提供重要的帮助。

【关键词】生化检验项目;肝硬化疾病;临床应用

在临床上,肝硬化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慢性肝部疾病,会因为多种病因的作用而成为一种弥漫性的肝损害[1]。病患在患病的早期其肝脏的代偿功能并不会受到严重的影响,但是在患病的后期,随着病情的加重期肝功能损害情况加重,并且会危及到身体中其他系统的正常功能,会导致病患出现上消化出血、癌症以及感染等现象[2]。目前在临床上对肝硬化进行诊断的方法比较大,主要有实验室的检查、生化检验项目以及影像学的检查等。本文研究探讨生化检验项目在肝硬化疾病诊断当中的相关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7.4月到2018.4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病患当中根据盲选的方法,从中选择60例作为实验组,同时选取同期的来我院进行健康检查的人员当中选取60例作为常规组。实验组中有男性病患32例,女性病患28例,年龄段为47岁~69岁,平均数值为(58±2.3)岁;常规组中有男性病患33例,女性病患27例,年龄段为47岁~70岁,平均数值为(58.5±2.6)岁。两组之间的数据对比,之间的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方面的意义。

1.2方法

对两组研究对象在清晨的时间段抽取静脉血,抽取的剂量为5毫升。将所采集的血液样本保存在无菌的环境当中,使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来对采集到的标本进行检验,将每分钟的转速设置的数值为3000转,然后对所收集的样本进行为时为3分钟的离心,并对其上层的清液进行抽取,然后对相关的生化检验项目检验。

1.3观察的指标

生化檢验的项目包括对病患总蛋白的含量数值、总胆红素的含量数值、直接胆红素、胆碱酯酶、血清白蛋白、夭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以、胆汁酸以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等。

1.4统计学的方法

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对数据的处理主要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计量的资料为(x±s),计数的资料为%,数据之间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为,P<0.05。

2 结果

2.1两组生化检验项目指标的对比

在对两组病患总蛋白的含量数值(TP)、总胆红素的含量数值(TBIL)、直接胆红素(DBIL)、胆碱酯酶(CHE)、血清白蛋白(ALB)、夭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胆汁酸(TBA)以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等数据进行对比。经过对比发现,两组之间的数据对比,差距较大,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下表。

2.2检验结果对比

在生活检验项目的检验当中,确诊的例数为58例,确诊的概率为96.7%。跟病理检验的结果相比,数据之间的差异并不大(P>0.05)。

3 讨论

在临床上,导致肝硬化的一个主要原因为病毒性的肝炎,如果病患没有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会导致病患的病情发生恶化的现象[3]。肝硬化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慢性肝部疾病,会因为多种病因的作用而成为一种弥漫性的肝损害。病患在患病的早期其肝脏的代偿功能并不会受到严重的影响,但是在患病的后期,随着病情的加重期肝功能损害情况加重,并且会危及到身体中其他系统的正常功能,会导致病患出现上消化出血、癌症以及感染等现象。目前在临床上对肝硬化进行诊断的方法比较大,主要有实验室的检查、生化检验项目以及影像学的检查等。在本文的研究当中,主要是采用了生化检验项目的方法来对肝硬化病患的病情进行诊断。在进行诊断的过程中,肝细胞能够对白蛋白和胆碱酯酶的合成起到参与的作用,当肝细胞发生病变之后,则会对蛋白的合成产生影响,会导致蛋白合成的量降低。而在肝细胞受到损伤之后,会对胆碱酯酶、谷草转氨酶以及丙氨酸转氨酶的酶活性产生影响,当上述的酶元素渗透到病患的血液当中时,则会导致病患血液中酶含量升高,因此在对病患进行生化检验项目的诊断时对相关的酶元素进行检验,能够检测出肝细胞受损的程度。本文在进行研究对比的过程中发现,在对两组病患总蛋白的含量数值(TP)、总胆红素的含量数值(TBIL)、直接胆红素(DBIL)、胆碱酯酶(CHE)、血清白蛋白(ALB)、夭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胆汁酸(TBA)以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等数据进行对比。经过对比发现,两组之间的数据对比,差距较大,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在生活检验项目的检验当中,确诊的例数为58例,确诊的概率为96.7%。跟病理检验的结果相比,数据之间的差异并不大(P>0.05)。

综上所述,在对肝硬化疾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对病患的生化检验项目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能够为早期的诊断治疗提供重要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陈智真,张育霞.化检验项目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OL].当代医学,2018(32):151-152[2018-12-08].http://kns.cnki.net/k cms/detail/11.4449.R.20181204.1116.132.html.

[2]姜雨春.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生化检验项目价值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8,5(25):125-126.

[3]黄飞.分析生化检验项目用于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农村卫生,2018(16):30.

猜你喜欢
临床应用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的个性化手术设计与临床应用
亚甲蓝染色法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临床应用体会
浅析涌泉穴
渭南地区道地药材沙苑子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