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冬季养生

2018-10-21 07:16张力元
健康周刊 2018年18期
关键词:冬令换气室内空气

张力元

中医认为冬季是匿藏精气的时节,冬令进补以立冬后至立春前这段期间最为适宜。冬季养生主要指通过睡眠、饮食、运动、药物等手段,达到保养精气、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那么冬季如何做好养生呢?

1 要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

每到冬季,有些人就会感觉呼吸不畅,感冒次数增多,甚至会出现胸闷、气短、恶心、头昏、嗜睡、反应迟钝、精神不振、疲劳、食欲不振、头痛等症状。这与换季时人们对外界的环境反应有关,但另一个重要诱因是冬季氧气供应不足所致。

冬季室外气温低,在北方室内都有暖气,习惯紧闭门窗,人们呆在封闭空间里的时间大大增加,因为怕冷又不注意开窗通风换气,室内空气不能及时补充和更换,如此会造成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过高,空气质量下降。若再加上汗水的分解产物,消化道排出的不良气体等,室内空气会受到严重污染,也容易滋生细菌繁殖。加之冬季人们室外活动减少,身体缺氧就会发生,如果缺氧时间太长,人体就会出现一系列的不适,严重时还会危及生命安全。密闭卧室经过人们一夜睡眠后,氧气浓度会下降到很低。冬季经常开窗通风换气是预防冬季室内缺氧最简便易行的方法。因此,在冬季里,一定要適当通风换气才有利人们身心健康,避免发生室内缺氧。另外,冬季是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好发季节,因此在天气晴时,要经常开窗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新鲜。

2 要敛阴护阳。

首先要注意“早睡晚起”。中医认为,秋冬为阴令,秋时阴收,冬时阴藏。故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养收之道也;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养藏之道也。所以秋冬之季养生,注重阴之收藏及睡眠质量提高,则事半功倍。“秋季早卧早起,冬季早卧晚起”是此时主要的睡眠养生之道。具体睡眠时间,建议每晚亥时(即9-11点)休息,争取在子时(11-1点)入睡。因为子时是阳气最弱、阴气最盛之时,此时睡觉,最能养阴,睡眠质量也最佳,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养生效果。冬季日短夜长,所以在休息时尽量的不要熬夜,应该保持较长的休息时间,可使意志安静,人体潜伏的阳气不受干扰,这是冬季保健首先要注意的。正常人睡眠时间一般在每天8小时左右,体弱多病者应适当增加睡眠时间。再加上冬季温度低,也不要过早的早起外出晨炼。

其次要注意“冬保四暖”,做好头、脚、腹部、背部保暖工作。由于老年人的一些器官慢慢老化,功能逐渐减弱,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变差,故当寒潮袭来时,高血压、中风的发病率会增高,心血管病人容易出现心绞痛、心肌梗塞及心衰。严寒还是伤风感冒、支气管炎、肺心病、肺气肿、哮喘病的重要诱因。因此,冬季老年人的衣着要松软、轻便、贴身、保暖。如头部不注意保暖,寒气会随着头部血管收缩,出现头疼头晕等症状,因此冬季出门时要准备好帽子,做好头部保暖。因寒从脚起,只要脚部不凉,身上也不会觉得冷,所以足部的保暖也要做好,要经常用热水泡脚,可添加一些老姜、黄芪等中药。有些人比较粗心,天冷了没有及时添加衣服;有的人为了漂亮,本来穿得就少,还不扣外套。一早一晚天冷风大的时候,腹部很容易受寒。尤其是脾胃虚寒的女性,一旦遇到天冷,就会肚子疼、拉肚子,这是胃肠道的一种自然反应,最好最省事的办法就是多穿点,尤其是把腰腹部包得严实点。因背部是阳中之阳,风寒等邪气极易透过人体的背部侵入,导致疾病发生。老人、儿童及体弱者冬日背部保暖尤其重要。所以在寒风刺骨的冬季,一些保暖措施很有必要。一定要在适合的季节穿适合的衣服,我们不要穿太多,只要让自己感觉温度正好就可以,不要穿的太少,尤其是小孩一定要注意保暖,在高温度到低温度去的时候也一定要适当的增添衣物,以免不适应温度的变化而感冒。

最后要“避寒就暖、适当运动”。冬天气候较冷,要尽量待在温度适中的房间里,减少外出次数。外出要穿上保暖的衣服和鞋袜。“要风度,不要温度”并不可取。适当运动能让机体产热,并有强身健体的作用。但要注意的是,冬季户外环境并不适合运动,所以可选择进行室内运动或去体育馆内运动。我们应该多做些有氧运动(例如慢跑、羽毛球、滑雪、八段锦、太极拳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新陈代谢,从而调动起身体机能达到很好的御寒效果。户外运动时,要注意裸露皮肤的护理,防止冻手、冻脸,用些防冻的手霜、面霜,在出门前带好手套口罩做好防寒准备。

3 调节饮食、适度进补。

冬天是进补的好时节,根据天人相应、时脏对应的理论,冬季属肾,肾主脏精而为生命之元,故冬月为四季进补的最佳季节,重要的是滋补肾脏。根据中医“虚则补之,寒者温之”的原则,在冬季膳食原则应多吃温性、热性特别是温补肾阳的食物进行调理,以提高人体的耐寒能力。冬季“食补”应选用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易于消化的食物,矿物质的摄取量也应较平时需要略高一些,可选食豆类、蔬菜、肉食、干果等。要摄取足够的动物性食品和大豆,以满足优质蛋白质的需求。体质虚弱的人,冬季可常吃炖母鸡、瘦肉、蹄筋,常喝牛奶、豆浆等以增强体质。维生素的部分,应特别注意增加维生素C的需要量,常言到“冬吃萝卜夏吃姜”,冬季是心脑血管的高发期,药补不如食补,比如萝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C等各种维生素。维生素C可防止皮肤老化及色斑的形成,保持皮肤白嫩。维生素A 、C还有抗氧化作用,有效的预防老化及动脉硬化。冬季经常呆在室内,室内天气干燥,萝卜水分多,在严寒的冬季是比较适合的。

特别提出的是,冬令进补最好能够谘询医师,以免误用不适当的药材,反而造成身体的不适。例如肠胃有问题的人,一定要小心选择适当的药膳,否则过于滋腻辛辣的补药容易造成肠胃的损伤,最好请中医师调配适合个人肠胃的药方,炖煮不同口味的药膳,如此不仅可以达到冬令进补的目的,还有健脾顾胃之功。

冬令进补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使畏寒的现象得到改善;冬令进补还能调节体内的物质代谢,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贮存于体内,有助于体内阳气的升发,为来年的身体健康打基础。

猜你喜欢
冬令换气室内空气
室内空气质量控制中关键检测技术探究
冬令时节科学进补
我是人体的“换气站”
泳池“飞鱼”换气记
学自由泳
清晨别急着开窗
室内空气颗粒物污染状况研究进展
室内空气监测质量保证
俄三成民众要求恢复冬令时
取消冬令时在俄褒贬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