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20例临床应用研究

2018-10-21 08:24刘红霞
健康周刊 2018年15期
关键词:妇科手术

刘红霞

【摘 要】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技术(LESS)在妇科良性病变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比较20例LESS(LESS组)与20例传统腹腔镜手术(对照组)患者的术中、术后及随访情况。LESS组单孔腹腔镜在脐孔处切开2-3cm纵切口,穿刺插入有3个操作孔道的穿刺套管(Triport),建立人工气腹,压力为12-13mmHg,Triport的3个孔道插入腹腔镜探头及操作器械进行手术,手术操作步骤同对照组。结果:两组手术均获得成功,LESS组不同病变及总的平均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LESS组术中取标本时间、术后疼痛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随访3个月,均无切口疝发生。结论:对于妇科良性病变手术,LESS微创、安全可行,但手术操作难度相对较大,手术时间延长,应尽量选择盆腔无粘连或粘连较轻的患者,但术后恢复快,切口美观,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单孔腹腔镜;妇科手术;经脐入路

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OTES)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利用软式内镜经胃、阴道等自然腔道进入腹腔或盆腔进行脏器探查或手术的新技术【1-2】。此手术基本理念是减少或隐藏手术瘢痕,减轻术后疼痛,促进术后康复等。脐是胚胎时期的自然孔道,提供了另一条进入腹腔的途径,该手术既能隐藏腹部瘢痕,又避免了经胃、阴道、直肠的感染问题,还可以使用传统腹腔镜器械。因此,经脐单孔腹腔镜(LESS)是现阶段最可行的经自然腔道内镜技术。现将本人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学习期间做的20例LESS手术与20例传统妇科腹腔镜手术进行对比研究,旨在探索LESS在妇科良性病变手术中的可行性。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3月到2017年9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行LESS的20例为LESS组,同期行传统腹腔镜手术的20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见表1

1.2方法

1.2.1术前准备两组术前均行血常规、尿常规、生化、电解质、凝血功能、心电图、胸片等检查,各项检验指标正常。清洁脐部,灌肠。

1.2.2器械准备LESS组采用单孔腹腔镜专用器械(美国史赛克公司腹腔镜设备),带有3个操作孔道的穿刺套管,套管3个通道直径均为5mm,电子腹腔镜的镜体直径为5mm,是镜头头部上方2cm处可任意旋转360°的软性腹腔镜。使用的操作器械是杭州康基公司的生产的弯分离钳和持针器,配合常规腹腔镜器械。

1.2.3手术方法单孔腹腔镜组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已婚者取截石头低臀高位,放置举宫器,未婚者不放举宫器。麻醉成功后,消毒铺巾,清洁脐孔,纵行切开脐轮约2-2.5cm,逐层切开皮下各层,弯钳提起腹膜剪开,进入腹腔。置入单孔腹腔镜穿刺套管,冲入CO2气体,建立气腹,压力12-13mmHg,将腹腔镜探头插入5mm套管通道,探查盆腹腔,再次评估经脐单孔手术的可行性,从套管另外2个孔置入分离钳,进行操作。(1)卵巢囊肿剥除术:切开囊肿与卵巢组织交界处卵巢组织1cm,提起卵巢组织,用分离钳分离囊肿壁,直至完整剥除,电凝囊腔出血点,缝合成形卵巢。(2)输卵管切除术:提起一侧输卵管伞端,沿輸卵管系膜凝切输卵管至峡部,切除输卵管。(3)输卵管切开取胚术:在肿块最突出部位沿输卵管纵轴切开输卵管达管腔,勺钳取出妊娠囊和血凝块,创面电凝止血。(4)子宫肌瘤剥除术:在子宫肌瘤周围注射稀释的垂体后叶素6-12u(加入生理盐水10ml),切开子宫肌层达瘤体,分离瘤体与肌层界限,完整剥除肌瘤,瘤腔倒刺线连续缝合,浆肌层水平褥式包埋缝合。缝合术毕子宫肌层注射安列克一支。囊肿、输卵管、妊娠组织装袋直接从穿刺孔取出。子宫肌瘤可以装袋从穿刺孔切割取出或取出穿刺套管,脐部切口呈三角形置入5mm、10mm、5mm穿刺器,如穿刺孔漏气用橡胶手套堵住,自脐部旋切器取出肌瘤。标本均送冰冻及病理检查。重新置入Triport,充气,检查创面,遇有活动性出血采用双极电凝止血或8字缝合创面止血,生理盐水冲洗腹腔,查盆腔创面无渗血,不放置引流管。术毕取出穿刺套管。4-0可吸收线缝合脐部穿刺孔处筋膜,先缝合脐轮凹陷处,成形脐孔,然后再缝合其余筋膜,皮内连续缝合。

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取截石头低臀高位。纵形切开脐孔10mm达筋膜层,10mm穿刺器直接穿刺进腹,注入CO2,压力达13mmHg。置入腹腔镜探头探查。右下腹麦氏点置入5mm套管,分别在左下腹相当于麦氏点位置及脐旁左侧4cm置入5mm、10mm套管,进器械操作。卵巢成熟性畸胎瘤剥除术、卵巢囊肿剥除术、输卵管切除术、输卵管切开取胚术和子宫肌瘤剥除术手术步骤同LESS组。囊肿、输卵管及胚胎组织装入标本袋自右下腹10mm穿刺孔取出,子宫肌瘤自10mm穿刺孔旋切取出。标本均送术中冰冻及术后病理。生理盐水冲洗腹腔,查盆腔创面无渗血,术毕拔镜放气,4-0可吸收线逐层连续缝合脐部穿刺孔。

1.2.4术后处理两组术后常规处理相同。术后3天切口常规换药。

1.3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无手术并发症发生。两组术中冰冻及术后病理均为良性病变。LESS组中不同疾病总的平均手术时间均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但LESS组术中取标本时间、术后疼痛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术后疼痛程度采用数字等级评定量表(NRS):用0~10数字的刻度标示出不同程度的疼痛强度等级,“0”为无痛,“10”为最剧烈疼痛,4以下为轻度痛(疼痛不影响睡眠),4-7为中度痛,7以上为重度痛(疼痛导致不能睡眠或从睡眠中痛醒)。[3]

两组患者均随访3个月,无切口疝等并发症发生。LESS组脐部切口愈合良好,微创美观,基本看不到切口。对照组脐部切口愈合良好。

术中出血量:吸引器瓶中液体总量减冲洗量。

3 讨论

随着微创外科技术的快速发展,最大程度地降低手术创伤、提高美容效果已成为外科医师的不懈追求。NOTES被认为是微创外科新的理念[4],该技术最早于2004年由KALLOO等[7]首先报道,但由于当时技术、器械等原因未得到很好的发展。脐是胚胎时期的自然孔道,提供了另一条进入腹腔的途径,该手术既能隐藏腹部瘢痕,又避免了经胃、阴道、直肠的感染问题,还可以使用传统腹腔镜器械。因此,经脐单孔腹腔镜是现阶段最可行的经自然腔道内镜外科技术。

LESS局限性手术步骤与常规腹腔镜手术基本一致,但单孔入路类似于“同轴平行—管状视野”,还要克服使用单孔腹腔镜器械时手柄在体外拥挤、碰撞、长度不够等问题,从而增加了手术难度,需要使用专门设计的多通道穿刺套管,加长的、可弯曲、直径细的摄像镜头和专用器械。因此,在实施LESS的初期,应该严格筛选患者。本研究中使用的电子腹腔镜头部可向4个方向弯曲,头部上方2cm处可旋转360。这样可以避免器械打架。本研究使用的手术器械是杭州康基生产的单孔腹腔镜专用器械,头部呈三角弯曲,但单孔器械力度不够,本研究中配合传统直的器械,操作中注意左右手器械上下交错,器械选择一长一短,一弯一直,这样可以使操作空间增大。对于腹壁肥厚,穿刺困难的肥胖患者,以及既往有盆腹腔手术史、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导致盆腔严重粘连的患者,LESS存在极大的局限性,目前不建议对这些患者行此类手术。但手术适应症和手术技巧有很大关系,随着单孔腹腔镜技术的提高,有些适应症范围可能会拓宽。

参考文献:

[1]HORGAN S,CULLEN JP,TALAMINI MA,et al.Natural orifice surgery:initial clinical experience[J].Surg Endosc,2009,23(7);1512-1518.

[2]DRAY X,MARTEAU P.The future of gastrointestinal therapeutic endoscopy:NOTES[J].Gastroenterol Clin Biol,2009,33(8-9):758-766.

[3]Torch TA,Pybus DA.Extradural administration of morphine and bupivacaine:a controlled comparison[J].Br J Anaesth,1984,56(2):141-146.

[4]張忠涛.NOTES带给我们什么?-----现实可行的技术还是微创外科的理念[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0,20(3):167-169.

猜你喜欢
妇科手术
吗啡和芬太尼在剖宫产和妇科手术患者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在妇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妇科手术后发生静脉血栓风险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
可吸收医用膜预防妇科术后盆腔粘连的疗效分析
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病患者妇科手术护理干预
品管圈在妇科手术患者健康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妇科腹腔镜手术不同气腹压力时超氧化物歧化酶、TNF—α的动态变化及意义
脉冲中频电疗法对妇科手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