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法浪漫主义时期歌剧重唱研究

2018-10-21 05:39仵威
大科技·D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歌剧

仵威

摘 要:在歌剧的发展史上,重唱是歌剧艺术表演的主要形式之一。本文通过讨论在歌剧方面卓有功绩的意大利和法国的歌剧发展状况,挖掘两国歌剧发展对重唱的影响和作用。

关键词:意法;歌剧;重唱

中图分类号:J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30-0042-02

歌剧产生于16世纪的西方,是一种集戏剧、音乐与舞台布景为一体的综合性表演艺术。浪漫主义时期是歌剧创作的一个高峰。由于浪漫主义时期倡导自由、平等的思想。于是强调人性的自由和灵魂的解放为首要条件的思想在浪漫主义时期发挥到极致。此外,在浪漫主义时期还强调个人情感的释放。这些浪漫主义思潮都影响到了歌剧的创作和发展。由于资产阶级革命,欧洲社会的经济发展转变了方向,各个阶层的经济条件都有所改善。解决基本生活问题的人民大众开始转向精神方面的提升,大力兴建歌剧院,成立歌剧剧团。所以曾经只有贵族才能欣赏到的“高雅艺术”——歌剧,也走进了平民大众的生活。由于浪漫主义时期的自由平等思想,使许多作家作曲家不再受束缚,涌现了许多歌剧作品,有些佳作传诵至今。为了彰显本国特色,意大利和法国都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特点。

1 意大利歌剧和法国歌剧的发展状况

1.1 意大利歌剧的发展状况

意大利是歌剧的故乡,有着悠久的歌剧历史。意大利歌剧也一直贯穿于欧洲的艺术生活。在意大利歌剧的发展史上,一共有四个时期:巴洛克时期、古典时期、浪漫主义时期和民族主义时期。其中浪漫主义时期是意大利歌剧发展的顶峰。

19世纪初,欧洲的文学思潮形成了新的风格,即浪漫主义思潮。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和戏剧都具有其独特的风格特征,在长达两个世纪的意大利歌剧发展史中,其巧妙地结合贵族和下层人民的审美情趣和心理需求,在各个阶层文化生活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意大利正歌剧。18世纪,欧洲广泛流行着意大利正歌剧。但是格鲁克认为歌剧中过分炫耀技巧,破坏了能凸显歌剧艺术价值的质朴和真实。所以他主张删去华丽的辞藻,追求朴实的真情表达。格鲁克的代表作有《奥菲欧与优丽狄茜》、《阿尔采斯特》。格鲁克的改革对18世纪整个欧洲的歌剧有着重要的影响。

意大利喜歌剧。18世纪20年代,意大利正歌剧逐渐有衰退之势,而在意大利正歌剧基础上,意大利喜歌剧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给意大利歌剧注入了新鲜血液。意大利喜歌剧多取材于平民生活,且生动活泼,深入人心。所以意大利喜剧的舞台表演深受大众喜爱。期间比较著名的有:佩格莱西的《女朴作夫人》;帕伊谢罗的《塞维利亚的理发师》;皮契尼的《好姑娘》。因为其轻松活泼的舞台效果,意大利喜歌剧对歌剧发展影响深远。

意大利歌剧的繁荣。19世纪,由于历史原因,意大利歌剧与法国、德国歌剧相比,略微传统。且只有意大利正歌剧和意大利喜歌剧。但是随着浪漫主义思潮席卷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歌剧的演唱和舞台呈现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生了改变:卓越的歌唱演技,人物与角色的恰当融合。此时意大利歌剧一派繁荣景象。其中著名的歌剧有罗西尼《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和《威廉退而》。

意大利歌剧的顶峰。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歌剧重彩描绘了底层贫困人民的劳苦生活。由于歌剧大都反映社会人民生活的真实现状,此时的意大利歌剧已经深入大众内心深处。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普契尼的《蝴蝶夫人》、《图兰朵》。

1.2 法国歌剧的发展状况

由于意大利是歌剧的故乡,所以在欧洲歌剧舞台上,意大利歌剧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而此时法国借鉴意大利歌剧的经验,创造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歌剧艺术。

浪漫主义思潮一经产生,就迅速席卷整个欧洲,法国也不例外。尤其是18世纪晚期,19世纪早期,浪漫主义自由、平等、解放的思想也影响着法国的方方面面:雕刻、画作、小说以及歌剧。其中对歌剧的影响尤其明显。

法国的喜歌剧。巴黎之所以成为艺术的殿堂,与19世纪法国歌剧的发展密切相关。19世纪,浪漫主义气息弥漫着整个法国,受此影响,法国大作家们敢于创作,奇思构想,创作了许多经典的作品。而这些作品为歌剧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推动了法国歌剧的发展。由此产生了法国喜歌剧。法国喜歌剧以其简单的场景、活泼的歌唱、灵活的表演深受观众喜爱。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布瓦尔德的《白夫人》。

法国现实主义歌剧。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对真实的生活充满期待,而不再抱希望于幻想。于是法国现实主义歌剧随之诞生。法国现实主义歌剧多取材于人们的现实生活,且对舞台演员的塑造更贴近于真实人物,舞台场景布置更贴近现实生活。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部作品是《卡门》。《卡门》一经演出就引起了巨大的反向。其强烈的戏剧色彩、大胆的描写手法、奇特灵活的舞台表演使其成为流传后世的经典佳作。

19世纪是意大利和法国歌剧发展的鼎盛时期。在此期间,意大利和法国也随着各自历史和社会的发展而有所改变,从而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歌剧。也使得歌劇在19世纪大放光彩。

2 重 唱

2.1 重唱的定义

在声乐演唱中,重唱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演唱方式。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演唱者按其各自特定的方式同时演唱同一首曲子。在歌剧这一舞台表演艺术中,重唱是表现舞台演员情绪、使演员交流感情的最佳方式。此外,重唱在推动歌剧情节发展、刻画舞台人物心理都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重唱不但能表达演员自己的情绪,还能突出不同舞台人物的共同心声。

重唱这一舞台艺术表现形式在歌剧中运用的十分广泛。它不仅可以用不同声音表达各自的内心独白——或支持,或对立;还能在把不同演员发出的声音作重新的整合,以此来共同表达一个情感——或喜,或忧,或愤怒,或悲丧。从而塑造统一的歌剧形象。在舞台剧中,多人同时讲话肯定会给观众带来听觉的挑战,但是重唱使几个人物角色利用其特定的声线,通过和声完美的呈现歌剧的美妙之处。重唱作为舞台剧表演的重要形式,也帮助舞台剧缩短了时间。舞台剧的表演,是在一定时间里演出一件事情的起承转合或演出生老病死的一种生活。所以需要必要的节省时间,而重唱恰恰解决了这一问题,几个角色同时进行的演唱,既表达各自的情感,又节约了时间。这样帮助控制舞台歌剧的发展进程。而在浪漫主义时期,许多作曲家受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大都在作品的结尾大肆渲染,强烈地抒发情感,于是重唱就成为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所以,当时的歌剧作品,大都以重唱收尾。

2.2 重唱的分类

重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演唱者演唱,所以根据演唱的人数划分,重唱可分为二重唱、三重唱、四重唱、五重唱、六重唱、七重唱等。两个人一起演唱就是二重唱,三个人一起演唱就是三重唱……以此类推。重唱时,不同的角色所表达的情绪是不同的,不同人物情感表达互不影响。如果多人重唱,有时会根据不同的情感表达而分组,有的表达同情,有的表達厌恶,有的表达怜爱,有的表达愤恨……虽然情感表达不同,但都是在同一时间演唱,塑造舞台形象。其中《茶花女》中的饮酒歌是具有代表性的二重唱作品;普契尼的歌剧《艺术家的生涯》中还有著名的四重唱;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中第三幕呈现了一段妙趣横生的六重唱,甚至还出现了七重唱。

3 意法浪漫主义时期的歌剧对重唱的影响

重唱是由9世纪欧洲宗教音乐中一种复式音乐形式经过一系列的演化和变革发展而来的。由于浪漫主义思潮的出现,18世纪后半叶以及19世纪前半叶,重唱在意大利和法国歌剧中蓬勃发展。

18世纪的意大利,正处于正歌剧时代。为了能凸显歌剧艺术价值的质朴和真实,逐渐把二重唱运用于歌剧舞台剧表演中,借此来表现演员朴实无华的真情表达。虽然此时多人重唱还不是很多,但是重唱的运用已经让大众了解不同角色同时表达情绪的一种新方式。这对重唱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意大利的喜歌剧时代,作曲家佩尓戈莱西在他的作品中出现了对话式的二重唱。另外一位作曲家尼古拉·洛格罗希诺,他常常在他的歌剧作品中的结尾运用重唱,形成了一个高潮,因此也形成了他歌剧的特点。使观众在欣赏歌剧的同时了解了重唱在歌剧中的作用。

法国的现实主义歌剧,多取材于人们的现实生活,且对舞台演员的塑造更贴近于真实任务,舞台场景布置更贴近现实生活。在许多法国歌剧作品中,因为要展现现实生活中表达各自情感的真实性,往往采用重唱的方式。比如《卡门》中多处用重唱,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强烈的情绪对比。

4 结 语

意大利歌剧和法国歌剧在欧洲歌剧发展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意大利是歌剧的故乡,而法国学习意大利的经验,发展了具有本国特色的歌剧,并且在歌剧史上影响巨大。所以研究意大利和法国的歌剧发展对重唱研究至关重要。本文通过总结意大利歌剧和法国歌剧的发展历程及发展特点,阐述了重唱的意义和分类,进而说明了浪漫主义时期的意大利歌剧和法国歌剧对重唱的影响和作用。重唱在歌剧中的表现形式、独特的艺术价值以及对歌剧的发展都有着重要作用。因此,为了歌剧作品更好的展现,我们还要更加深入的对重唱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英]约翰·罗瑟里,著.王朝元译.莫扎特传[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0:87.

[2]林伯杰.一夜变成歌剧通[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

[3]于润洋.西方音乐史[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收稿日期:2018-9-25

作者简介:仵 威(1985-),男,满族,山东人,研究生,主要从事美声声乐教学方面工作。

猜你喜欢
歌剧
乔纳斯•考夫曼及桑德拉•拉德瓦诺夫斯基将领衔苏黎世歌剧院2022-2023演出季
普契尼歌剧的戏剧性分析与解读
为什么歌剧演员都很胖?
歌剧中的“折子戏”
歌剧
童话歌剧
童话歌剧
当代中国歌剧人的责任和使命
音乐小百科(四)
歌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