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绝非简单的家校“沟通”

2018-11-01 05:44梅洪建
新校长 2018年4期
关键词:沟通家校班级

文 / 梅洪建

家长是很重要的教育资源,家长对教育的理解和家庭的教育氛围可能决定孩子一生的发展,这也是家校沟通的必要性所在。

班级作为家长最常接触的教育场所,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就十分重要。在我看来,家校沟通是有技巧、需要循序渐进的。

我第一次和家长进行沟通时,就先给家长详细介绍了我设想的“第三种班级生态”,这个生态包括人性的温度、自由的空间、成绩的保障和创造力的发掘,并将班级的生态特征、教育理念、保障措施等逐一向家长进行了详细介绍。这些带班思路让家长相信我的能力,是吸引家长与我合作的基础。

第一阶段:情感磨合

这一阶段,班主任可运用各种技巧和艺术。

艺术和技巧有点缀作用,但它们构不成沟通主体。因为家长不但要“观你言”,更要“看你行”。

“看你行”不可能让家长到学校里监督观察班主任,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让孩子的言行传递班主任的教育效果。我采取的是“你言我语”,具体而言就是把孩子们的日常言语加上我的点评,通过即时通讯工具发送给所有家长,让家长们从孩子的言论中感受班级的变化。

孩子的变化,家长真切的感受,是班主任与家长最好的沟通。班级管理的好坏,不是靠班主任自夸,而是用生动的案例来呈现。这两个孩子的鲜活变化摆在那里,不用我解释,家长就能感受到孩子的成长。

这项工作贯穿班主任带班的始终,也就构成了家校沟通的经线——情感线。

第二阶段:工作让渡

很多班主任抱怨,自己付出了很多心血,还是有个别家长不参与班级事务,而给班主任工作带来被动的往往就是个别家长。

让家长们参与班级事务的最好方式不是要求,而是让家长们有存在感。有存在感的方式就是让家长为班集体做事情,优秀班主任一定懂得安排一些事务让渡给家长去做。

家长进课堂(蔡军摄)

家长们参与班级事务后,会感觉到“我很重要”“我很自豪”“我是班级的主人”。家长这种班级主人翁意识的树立,必须通过班主任的主动“让渡”才能实现。

第三阶段:共营班级

无论班主任的沟通艺术有多么高明,如果家长感受不到班级的变化和孩子的进步,所有的“艺术”最后都是空。如要确保班级和孩子们有不断向上的变化,我们需要引进一个名词——“班级品牌”,也就是一个个让班级出彩的特色,让一个个班级特色组合成班级品牌。班级涌现出的一个个“品牌”就是班级不断进步的证明,也是让家长对班主任工作放心的重要保障。

由“班级品牌”到“品牌班级”,实为班级发展的一条纬线,自然也是家校沟通最重要的纬线。这个阶段班主任一定要和家长们“共营”,而不要一个人“承包”。共营是责任的分担、家长的参与性体验,更是最好的家校沟通。

我采取三级家长会的方式共营“班级品牌”,直至构建了“品牌班级”。

第一级是班主任和家委会会议。向家委会介绍“从班级品牌到品牌班级”的打造理论及其意义,介绍学校大环境和班级现状,然后大家一起探讨如何调动全体家长和学生们的积极性。

经过大家商议,我们决定构筑早读品牌、跑步品牌、卫生品牌、生态品牌、宿舍品牌、学法品牌、绅士/淑女品牌、研修品牌等,内容涉及常规管理、学业提升、生活环境、个体修养、品质提升等多个方面。几个品牌由易到难,由块状构建到结合成整体的优势。

第二级是家委会指导下的局部会议。每个家委会成员分别组织各自领导下的家长小组召开会议。通报一级会议精神,征询大家意见,将几个“班级品牌”按实现的难易程度进行排序。然后商议作为家长如何协助老师把设定的“班级品牌”落实到实处,最后由家委会进行意见汇总。

第三级是分小组家长会。各个小组领任务对具体打造每个品牌的细则进行探讨和交流,提出可行性方案。显然,这是将“班级品牌”的打造进行具体化操作,把共营的蓝图由设想化为现实。

共营的过程,就是家长参与的过程,就是家长不断成长变化的过程,自然,也是家校沟通的过程。如果家校可以共营班级,这不就是家校沟通的目的所在吗?

班主任会发现,一个“品牌”稳固了,班级发展就拥有了一个亮点,一个个亮点的组合就点亮了整个班级。这样的班级能不优秀吗?孩子们能不优秀吗?家校一起共营出优秀的班级,不就是家校沟通最好的结局吗?

总之,家校沟通,表面是沟通,实则是带班路径——由愿景到实现的过程。其间,良好的家校沟通只是条件。故曰:不修能力,而妄谈沟通,实为舍本逐末。

家校沟通,绝非简单,与诸君同勉前行。

猜你喜欢
沟通家校班级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决策咨询活动中的沟通艺术
家校合作,让“名著导读”落到实处
班级被扣分后
家访是家校联系的"润滑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