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帮扶体系研究

2018-11-07 23:17陈艳玲刘利坤刘玉凤
继续教育 2018年9期
关键词:支教顶岗英语教学

陈艳玲 刘利坤 刘玉凤

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地方高校需要准确把握办学定位,强化“地方性”“应用型”办学,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发挥重要作用。我国农村现阶段英语教育存在着办学经费不足,师资力量薄弱、评价体系不完善等诸多问题。地方高校应该依托自身丰富的英语教育资源为农村英语教育解决困难,促进农村英语教育质量的提升,切实发挥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能,因此,地方高校帮扶体系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地方高校;农村英语教育;帮扶体系;服务社会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高等教育的社会服务职能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作为地方高校,其发展的目标定位之一是能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提供服务,我国农村英语教育处于基础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城乡差距较大,因此改善农村英语教育的落后面貌,大力发展农村英语教育迫在眉睫。

一、农村英语教育的困境与现状

(一)教学条件差,师资力量薄弱

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欠发达,自然条件较差。无论是教学环境、还是薪资待遇等方面都很难吸引英语专业的毕业生来任教,也鲜有足够教学能力的英语教师扎根农村的现象,部分教师服务农村学校的意识淡薄,农村英语师资向城镇学校迁移的现象比较严重,造成农村英语师资严重匮乏;现有师资力量多为兼任英语教师,在一些偏远山区,一名英语教师承担全校英语教学的现象屡见不鲜。许多英语教师非科班出身,专业水平不高,没有受过必要的、系统的师资培训,长期处在边教边学的状况,他们在教学中往往只能照本宣科,课堂教学呆板,致使学生兴趣丧失。随着《新课标》的引入,教学大纲、教材、学生都在不断发生着变化、许多农村英语教师更感到无所适从。

(二)经费投入不足,教学设备匮乏

2005年12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的通知》,以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但由于我国农村义务教育长期积弱积贫,在资金分配上有限的经费只是杯水车薪。就目前情况来看,学校获得的教育经费大多维持日常教学工作,能投入教学设备上的微乎其微,导致部分农村地区中小学英语教学设施经费严重不足,多数农村学校缺少必要的多媒体设施和英语语言实验室,英语课程只能以传统的英语读写课程进行,无法进行听说课程的教学,学生学的是哑巴英语。

(三)评价体系不完善,忽视了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在当前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中,以升學为目标的应试教育思想贯穿了教育的全过程,教师仍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忽略了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降低了学生的参与度,学生学习效果较差,尤其在语言听说技能方面令人堪忧;重知识轻能力的评价体系也忽略了对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考查,忽视了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使语言学习丧失了其交际功能,脱离了整个社会大环境发展的要求。在社会生活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化的今天,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薄弱落后的农村英语基础教育已经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成为阻碍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

二、地方高校发挥区域社会服务职能取得的成效

(一)以黑龙江省绥化学院为例

近年来我国许多地方高校在服务新农村英语教育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根据《中国教育报》等多家媒体的报道,黑龙江省绥化学院为了改善绥化市农村教育水平的落后现状,在东北三省率先实践了“顶岗式”实习支教,从2007年开始每年向农村贫困中小学输送优秀学生进行支教实习,并制定了长远规划,采取“滚动式,双向培训式”的方式,支教生利用课余时间为农村教师进行免费培训,为他们纠正不正确的语音语调,教授教师制作课件、教具等,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二)以黑龙江省黑河学院为例

黑龙江省黑河学院自2008年3月起开始启动师范生顶岗实习支教工作。到目前为止,已累计派出英语师范生100余人次,顶岗实习支教解决了黑河地区农村英语教师短缺,教师年龄偏高,缺乏活力等实际问题。英语专业的优秀支教生朝气蓬勃,专业扎实,为受援学校带来了新鲜的气息,为农村英语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村英语教育的质量。此外,顶岗支教学生还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成为各种文体活动的骨干和组织者,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为新农村文化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达到了为地方建设服务的目的。

三、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英语教育帮扶策略

(一)继续推进大学生顶岗支教工作

教育实习实训、顶岗支教是教育方针的“试金石”,通过顶岗支教活动学校办学定位更加明确,增强了办学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地方高校应加大对英语师范生到农村学校参加顶岗支教的支持力度。拓宽支教工作思路,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英语教学活动,提升农村中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高校在开展顶岗支教过程中,应该实行全程监控与监管,使学生在各自岗位上切实发挥作用。目前,我国高校英语师范专业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而作为地方高校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相比国内知名院校毕业生明显不具有竞争优势。顶岗支教一方面为英语师范生提供了很好的实习实践机会,一方面促使更多英语师范生了解到了贫困地区的民情,改变了原有的就业观念,增强了扎根基层学校,为农村英语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的信心和决心。

(二)课程设置上实现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对接

随着高等教育从社会边缘逐步走向中心,服务社会已经成为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内部动力。地方高校应改变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在英语师范专业的专业设置、培养计划制定、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设施建设、教育资源利用、毕业生就业、科学研究的目标和内容等方面都要从服务于社会的目的出发,要充分考虑农村英语教学的实际需要;教师应有针对性对农村英语教学改革开展相关的课题研究,使教学内容实用化。课程设置上真正实现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对接。

(三)师资培训上实现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对接与共享

组织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专业技能培训是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教学水平,促进其专业发展,推进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落实中央及省英语教学改革的具体体现。地方高校可以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根据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为农村英语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形式多样的培训工作,如利用寒暑假对农村英语教师进行校本培训,通过互联网开展网络课程培训,还可以通过微信或QQ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通过多种渠道向教师推广前沿教学理论,传授适合农村英语教学的教学方法,提高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文化素养,促进其专业发展。

(四)关注留守儿童,构建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对接的家庭教育帮扶体系

弥补学生家庭教育缺失,构建家庭教育帮扶体系也是农村英语教育水平提升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问题成为农村英语基础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地方高校应鼓励英语在校生与农村留守儿童结成对子,通过书信、家访、深入课堂等形式了解农村留守儿童在英语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困難,对其心理问题进行正确的疏导,以弥补其家庭教育缺失造成的负面影响。高校还应定期组织教师和学生到农村,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宣传和组织,纠正家长对英语学习的错误认识,这些举措能切实触动学生的心灵,也能提升家长对学生英语学习的关注度,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结语

地方高校服务农村英语教育是切实可行的,也是高等教育区域服务职能的具体体现。地方高校应精准把握办学定位,结合自身优势,实现地方高校、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之间的联动机制,本着共同发展的原则,在协商的基础上形成稳定的地方高校支持农村英语基础教育帮扶机制,在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教学研究、教育资源共享等方面进行广泛交流与合作,实现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共赢发展,为农村英语教育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文娟.新时期农村英语教师素质提升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8(3).

[2]程晓堂.关于当前英语教育政策调整的思考[J].课程 教材 教法,2015(5).

[3]陈跃娟.地方高校教育资源服务新农村英语教育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2011(2).

[4]汪倩,郑晓然.农村初中新任英语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障碍和解决方法的个案研究[J].基础教育,2018(3).

[5]张晓敏等.农村教育走出师资困境的实践探索与反思——基于某高校音乐支教志愿服务的个案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6(1).

猜你喜欢
支教顶岗英语教学
海外支教 心静如花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我在印尼的支教之旅
粮储扶贫 支教圆梦
我的泰国支教之旅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基于现代学徒制下高职学校顶岗实习的安排与策划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