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温度,走近“特殊”的家长

2018-11-10 01:58孙秀娟
江西教育B 2018年7期
关键词:特殊班主任家长

孙秀娟

导 读:

在特教学校工作多年,长期担任班主任,和家长沟通、交流是一项重要的工作,特别是特殊需要孩子的家长,他们敏感、心灵脆弱,更需要老师的支持和帮助。接纳孩子、包容孩子,真诚地和家长交流,有效地沟通,做一个家长信任的老师尤为重要。作为班主任,要摆正心态,凡事不能斤斤计较,而且还要用专业知识充实自己,做好家长的顾问。班主任工作不会一帆风顺,但只要正确对待,家长就会理解、谅解。

当了二十多年的班主任,作为学校里最小的官,深知其中的乐趣和不易,除了要和孩子们打交道,还要协调各种关系,其中最难处理的就是班主任和家长的“小”关系了。看似小,其实学问深着呢。

家长疼爱孩子,都能理解,但是如果过分疼爱,就成了溺爱,如果放到学校,就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和矛盾。特别是在特殊学校,面对身体有缺陷,而心思独特的孩子,许多家长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生怕孩子受委屈。

和同事聊天的时候,经常听到无奈的声音:哪个家长不讲理,哪个家长不配合,哪个家长爱找领导。而有时和家长说话,会听到家长的埋怨:哪个班主任不管孩子,哪个班主任厉害,哪个班主任自私等,问题也是不少。

作为班主任,我认为真诚的交流,有效的沟通,做一个家长信任的老师尤为重要。

一、真心地接纳孩子,包容孩子的一切行为

前几年,国家还没有出台零拒绝的文件,面对刻板行为严重、有暴力倾向的重度自闭症孩子,我原本可以选择拒绝。但当领导安排给我的时候,我虽然也有一丝丝不情愿,不过看到单纯的孩子和对入学“望眼欲穿”的家长,我那颗不算硬的心终究没有硬起来。

在我的意识里,孩子总归要入学,我是特教老师,接收孩子是我的义务和责任。于是孩子顺利进入了我的班级,并且没有试读期(学校规定,孩子入学初,试读一个月,如果不能适应学校生活,可以让他退学)。

既来之,则安之,则好好待之。义务教育法也规定了,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虽然孩子的小状况不断,只要我能处理的,不伤及孩子,我决不会打电话“骚扰”家长,也不会撵孩子回家,都是事情过后,和家长商量、讨论,共同寻求解决的办法。

我的做法得到了家长的认可,他们也竭尽所能配合我的工作。在工作中我发现,大多数自闭症孩子欠缺和人交往的能力,但绘画和动手能力往往很强。于是,我和家长一起探讨对孩子进行扬长教育:绘画、十字绣、数字油画等,进入了孩子们的生活。付出总有收获,孩子们的许多作品得以在报纸和杂志上发表。

我曾多次和家长交流,也许就因为孩子太聪明了,所以他的想法特别多,有“话”不会表达的他,便用他独特的方式呈现出来,却不知道会造成别的伤害,而作为老师和家长只有尽力去揣摩孩子的心思。在孩子的问题上,我选择了接纳和包容,也得到了家长无私的帮助和支持。

二、摆正心态,做个糊涂的班主任

作为班主任,除了做好学生的工作,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和家长打交道。我接触的家长,大多文化水平不高,说话也很随意,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清代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曾题过一幅匾额“难得糊涂”。这四个字用到我的经历上,也再合适不过。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告诉我,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在许多事情上要糊涂一点。

比如:一次放学,君君妈看着君君邋遢的样子,又开始数落她,而且很大声地说君君“越学越瞎”。同事听得清清楚楚,我当然也听见了,可我“无动于衷”。同事看不下去,往办公室走的时候问我:“老孙,君君妈说那样的话,你也不反驳她两句,真气人。”我说:“她说她闺女,又不是对我说的。”我没心没肺的样子。

君君妈心直口快,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确实不是说给我听的,我也绝不会去自找麻烦。但第二天早晨,我还是和君君妈做了有效的沟通,肯定了君君的进步,让她看了君君的绘画作品和获奖证书,君君妈的态度也慢慢转变了,我的内心感到很舒畅。

在这件事情上,我了解君君妈的心情,也知道她不是针对我,她有点恨铁不成钢的感觉。因此我没必要生气,而是换一种思路考虑问题,在和谐的氛围中把稍显复杂的问题解决于无形之中。

在班主任工作中,每天和孩子们在一起,经常和家长打交道,什么样的家长都会有。遇上那不懂事又爱喝酒的酒鬼家长,每天醉醺醺地去接孩子,答个问卷还给我勾选上“偶有体罚”。酒醒之后就是各种的道歉,作为老师能有什么办法?只能放平心态,一味地埋怨,只会让自己陷入困境,有时不妨糊涂一点。

三、学点心理知识,给家长当好顾问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在学校工作中,与学生接触最多、最为密切的就是班主任。现在的学生自我意识强,如果引导不当,非常容易产生对抗或逆反心理。如果能根据学生心理和生理发展的年龄特点,管理教育学生,会有不一样的效果。

近几年,轻度的孩子都去了普通学校随班就读,而进入特教學校的都是中度和重度的孩子,再加上许多孩子到了青春期,问题真真正正地摆在了老师们的面前。对老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班主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我在业余时间积极参加班主任培训,看有关心理方面的书籍,收获颇丰,处理学生问题不再头大,而且还能适时帮到家长。

一天家长的电话打了过来。“孙老师,然然老发脾气,还骂人、摔东西……,直接是不让人活了!我闺女让我带他去精神病院看看。”一个晚上,然然妈打电话,诉说自己对孩子的无奈。

然然是家里唯一的男孩,有奶奶疼,父母爱,姐姐宠。小的时候,对于然然个别任性的行为,家人都采取听之任之,不加管束的状态。他们总以为然然小,不会做太出格的事,然然任性地嬉戏打闹是正常的,忽视了习惯的养成。然然进入青春期后,父母的工作开始变得忙碌起来,时常外出工作,一去就是好几天,把然然留在家里,等父母干完那一单活回到家里,再送然然上学。然然就成了真正的“留守”儿童。他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正常的生活规律被打乱,他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于是就用极端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出现了一系列的暴力言行,给家人带来了无限的困扰。

结合自己学过的知识,再与然然父母交流,有了明确的答案,我及时打消然然家人送他去精神病院的想法,让家长吃颗定心丸,同时给家长分析然然“疯狂”的原因。我告诉他们平时与然然说话的时候要沉住气,不能急躁,多给然然温暖,重要的是孩子的生活要有规律。

家长既要赚钱养家,还要照顾好孩子,真的是不能兼得,我能理解家长。面对孩子的问题,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给予精神上的抚慰,做好他们的顾问。家校结合,共同帮助然然度过青春期。

身为班主任,和家长沟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老师试着接纳孩子,包容孩子,让家长心情放松,把自己当作帮助父母处理问题的助手,而且让父母相信自己的好意。

班主任工作不会一帆风顺的,但只要正确对待,真诚处理,家长就会理解,就会谅解。

猜你喜欢
特殊班主任家长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夸夸我的班主任
我心中的好家长
班主任
家长请吃药Ⅱ
一次“特殊”的考试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