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描写:倾听内心的声音

2018-11-10 01:58赵凯宁
江西教育B 2018年7期
关键词:幸运星贺卡礼物

赵凯宁

儿童习作的本质是交流——通过写作实现与他人交流,与自我心灵的交流。由此,我们的习作教学必须在“儿童视角”的关照下全程开展,与儿童心智和言语发展的内在规律保持一致。唯有“儿童视角”下的习作教学,才能真正促进儿童习作能力和语言素养的发展。儿童习作教学首先应以儿童发展为本,站在儿童的立场上,怀着对儿童天性的尊重,深入孩提世界,发现一个个童真童趣的习作话题,采用儿童欢喜的方式,让他们在一次次作文交流中享受快乐、畅所欲言。

同时,语文教师也应具备儿童语言发展的系统知识。在习作教学实践中,尽心呵护儿童喜游戏、爱故事、善幻想的天性,把习作知识润物无声地融入儿童乐于接受的学习方式中,唤醒儿童的习作意识,增长儿童的习作知识,提升儿童的习作能力,发展儿童的习作素养。下面,笔者以一节自主开发的五年级写作教学《谁是幸运星》为例,谈谈我在“儿童视角”下的写作教学实践。

一、身在现场:游戏激发内心的涟漪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一个漂亮的礼盒,里面装着我要送给大家的神秘礼物。大胆猜一猜,会装着什么宝贝呢?(板书:神秘的礼物?)

生:我猜里面装着日记本。因为您总是跟我们说写日记很重要,希望我们能和您一样每天都坚持,所以我觉得会是日记本。

师:你把我平时苦口婆心的话全记在心里了,真是个爱学习的好孩子。真好。

生:我猜可能是老师最新写的古体诗词。因为您是一个古诗词发烧友,经常把自己创作的古体诗词拿来和我们分享,所以我猜这次也会是您的新作品。

师:老师的一点爱好全被你们知道了。谢谢你愿意把我写的一点小东西当成礼物。

生:我觉得盒子里可能放着作业免写卡。因为这是老师平时激励我们的法宝,只有考试特别好的同学才能获得。这也是我们大家最喜欢的礼物。

(全班大笑)

师:哈哈,你说出了大家伙儿的心声。看来我平时发放“作业免写卡”时太吝惜了,以后我要更“大方”一点才好。

师:同学们,猜想不是瞎想,刚才几位同学的猜想都是有依有据的,真不错。今天我准备的礼物很珍贵,正因为“物以稀为贵”,所以只有一份,想要得到这份礼物的同学请坐正!

(全班坐得笔直)

反思:习作教学不是儿童身在“象牙塔”内的“高级文字游戏”,而应该成为儿童现实生活的“必需品”。如此,才会产生无限的表达热情。好的作文教学,就是需要教师想方设法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让儿童的表达身在现场,而并非“远在天边”。儿童内心渴望游戏,童年本身充满游戏。游戏,不仅为儿童习作提供了内容、方法,还为教师的习作教学提供了策略、路径,在写什么、怎么写和怎么教上,均提供了丰厚的资源。这里,教师颇具匠心地带着学生玩了一场“谁是幸运星”的游戏,于有限的教学时空中,最优化地为儿童创设出“心灵过山车”般的心理体验。

师:好的,待会儿我会给每位同学发一张密封好的贺卡。悄悄打开你的贺卡,如果里面写着“幸运星”三个字,恭喜你,神秘礼物就属于你了。在发贺卡之前,我们要明确几点要求——(课件出示)1.抱臂坐正,关注自己的内心;2.凝神静心,观察同学的反应;3.听从命令,不抢拆不偷看。明白了吗?(师发贺卡)

师:贺卡已经拿在手里了,仔细端详它,你有什么感觉?

生:我拿着它,好像是一张大大的彩票,打开了就能中五百万。

(生大笑)

师:真是个小财迷。真要中了五百万,记得给我们大家都分一点哟!

生:我看着它,心里想:阿弥陀佛,保佑我!一定要是“幸运星”啊!

师:你都求佛祖保佑了,瞧这中奖的心有多急切啊!

生:我是紧紧捏着它的,生怕吹来一阵风,把它吹跑了。

师:这种感觉就叫“珍惜”。

师:同学们,认为自己会是那个“幸运星”的请举手?

(板书:我会是“幸运星”吗?)(一大半的学生举了手)

师:你们真是“迷之自信”。请一位同学说说看,为什么这么自信?

生:因为我看过一本心理学的书,说人只要心心念念地想着一件事,这个事情的发生概率就会大很多。所以我就努力地相信自己是“幸運星”。

师:厉害!能用心理学的知识暗示自己。你是一个乐观主义者!再请一位没举手的说说。

生:您太抠门儿了,我们班这么多人,您就准备一份礼物,我当“幸运星”的可能性太小了,所以我不抱啥希望。不过,如果真的是我,那就是加倍的惊喜!

师:你心态超然,先抱一颗平常心,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喜悦。

师:此时此刻,大家最好奇的就是“谁是幸运星”了。接下来,听我口令,大家同时打开贺卡。切记——(课件出示:悄悄关注自己的卡,相互之间不交流。心如止水要平静,不让他人猜出来。)明白了吗?开始!

(生悄悄打开贺卡)

师:同学们的隐蔽工作做得都非常好。究竟谁会是“幸运星”呢?我先请大家相互来观察,谁能猜出“幸运星”,也能得到一份大奖。(板书:究竟谁是“幸运星”?)开始!(生相互观察神色)

师:好,想必大家都有点目标了。谁来猜猜?注意,猜想可是有依据的,你也要说出点道道来。

生:我觉得会是诗雨,因为当我盯着她的眼睛时,她都不敢看我,可见心里一定有“情况”。

师:很好,你认为眼睛是最能看见心灵秘密的窗户。

生:我认为是方圆,当我问她是不是“幸运星”时,她不像别人那样表情随意和失望,而是嘴角微微地翘了翘,有点不易察觉的喜悦。

师:你跟福尔摩斯一般,捕捉到了她的微表情。只是准确性有多大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生:我觉得会是孝坤。因为他刚才一直在说“不是我,不是我”,我感觉他演得有点过了,似乎就是在掩饰自己是“幸运星”。

师:看来他的演技还没达到浑然天成的状态。如果你猜对了,那你就太厉害了,将来可以当导演,去选演员。

师:究竟谁猜对了,还是都没猜对呢?现在,我们将进入最激动的环节。请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幸运星”走上讲台。

(“幸运星”上台,欢呼)

师:恭喜你!当你打开贺卡,得知自己就是“幸运星”时,你的心情如何?

生:我差点要叫出声来。感觉自己太幸运了,簡直是“人品大爆发”!

(生笑)

师:我的要求是“心如止水要平静”。你是怎么做到的呢?

生:尽管我心里欣喜若狂,但我不能表现出来,于是赶紧咬住自己的嘴唇,让微微的疼痛感帮助我克制喜悦。而且我紧皱眉头,做出一种有点失落的表情。

师:你的演技真是精湛!大家都没猜出是你。你是如何隐藏自己的呢?

生:因为我很低调,不多说话,只是做出观察别人的表情,这样大家就不会猜到是我了。

师:哈哈,那我给你起个外号——低调哥!请打开礼物盒,看看你期待已久的礼物吧!

(生打开礼物盒,一套精美的手绘四季明信片)

反思:这里以《谁是幸运星》这个小游戏为线索,充分优化,设置思维梯度,和学生一起在充满童趣的氛围下展开猜测,层层剥笋,步步递进,且玩且聊中,用游戏本身的魅力巧妙地召唤起儿童心中潜藏的语言,从而水到渠成地激活起本次教学的主题——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教师先以礼盒里的神秘礼物激起儿童的好奇心,学生自然就融入到游戏中的角色里,是为起。再故弄一点玄虚,让学生拿到贺卡后“不抢拆不偷看”,猜猜自己是否会是“幸运星”,以此有意延迟儿童的心理期待,是为承。当学生悄悄打开贺卡后,又让所有人都保持镇定,进而猜想“谁是幸运星”,这看似已经知晓答案的游戏,又经历了心理上的“柳暗花明”,是为转。最后,揭晓众人瞩目的答案——请“幸运星”上台讲述自己的心路历程,是为合。一番“起承转合”,正是记叙文的经典结构。

二、范文引路:交流揣摩内心的感受

师:有位同学也玩了这个活动。他是这样记述的:今天的课上,老师带来了一个漂亮的礼盒。他告诉我们这里面装着一份“神秘礼物”,只有一个同学能够获得。大家都想成为“幸运星”,我也很渴望。但老师很会卖关子,他先给每位同学发一张密封的贺卡,让大家猜猜自己有没有可能“中奖”。再让大家悄悄地查看自己的贺卡,但要不动声色。当我掀开贺卡的一角,看见里面写着“谢谢参与”时,我很失望,“幸运星”不是我,但我仍然努力保持冷静。随后,老师让我们观察同学,猜测谁是“幸运星”。大家七嘴八舌,但都没有猜对。这个活动真有趣!

师:这位同学的记叙,你们满意吗?

生:不太满意,因为他写的很不生动,没有趣味。

师:你的点评我也有点不太满意。咱们都是文化人,所以要做些专业的点评。不能光说他写得不生动,没趣味,你要说说如何才能写得生动有趣呢!

生:我觉得这个游戏过程中,我们的心理就像坐了“过山车”一般,起起伏伏。一定要把这种心理活动的变化写出来,才叫生动。

师:很好!要把自己丰富的心理感受和变化写出来(板书:心理感受)。请大家来帮助这位同学,可以在哪些地方丰富心理感受?

生:首先,老师拿出礼物盒时,我们都在猜会是什么宝贝?这个猜测的心理活动就值得写。

生:当老师说只有一份礼物时,我们的心里都很兴奋,盼望着自己能是那位“幸运星”。这个心理活动也很值得写。

生:拿着贺卡又不能打开时,心里的期待也可以写!

生:当老师让我们开启贺卡时,是最紧张的时候了,每个人心里都在默默祈祷,而当看到结果后,绝大多数人都很失落,又要表现出平静,心理想法一定很多,是最应该详细描写的。

生:我觉得老师让我们猜“谁是幸运星”时,有的人在思考推测,有的人在表演,心理活动一定很丰富。

生:当幸运星走上讲台时,大家方才恍然大悟,没有人猜对,这里的心情也可以写。

师:同学们,把这些心理感受描写出来,这篇文章就能让人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师:这位同学吸收了大家的意见,做了修改,让我们先来读一段。

生:终于可以开启贺卡了。我的心里好紧张啊!一定要是我,一定要是我!可当我看见第一个字是“谢”时,心里凉了半截:嗯,怎么回事?难道是“谢谢你成为幸运星”吗?这句子也说不通啊!怎么可能。阿弥陀佛保佑我,让我成为“幸运星”吧!

师:觉得这段话的心理描写有进步吗?

生:他把自己心里说的话直接写了出来,我们就能感受到他的内心期盼。

师:真好!这叫“心里话,写出来” 。咱们再来看一段:看清楚了,真的看清楚了——“谢谢参与”。我果然不是“幸运星”。唉。我的手气怎么从来就没好过呢。上次,超市大抽奖,妈妈让我抽,结果人家抽的都是洗衣液、盒装奶,轮到我只抽了一小包纸巾。还有每次和老爸一起打扑克,我从来就没摸过好牌,每次都是“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好在我心态好,一开始就做好了心理准备,重在参与,友谊第一嘛。

师:这段描写有什么可取之处?

生:他联系到了以前的生活,比如在超市抽奖啊,和爸爸打牌啊,还引用了鲜活的歇后语。这样心理活动就生动多了。

师:太棒了,这叫“展开联想”。联想一展开,心理描写的世界就天宽地阔了。

生:我还觉得他有点“阿Q的精神胜利法”,很可爱。

师:我们有时候就得需要一点“阿Q精神”,这样心理才更强健,更开朗。若能把这些心理感受真切地描写出来,那就再好不过了。

反思:如何写好“心理活动”,最简单的办法自然是范文引路,通过范文向学生展现具体的写法。然而什么样的范文引路才最有价值?实践证明,好的范文引路应该犹如一粒石子入水,在学生心海上激起道道思维的涟漪。在围绕范文做充分的交流中,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该怎么写”以及“这样写究竟好在哪里”。难能可贵的是,教师给予儿童以充分的自主和信任,选取了一篇问题明显的“范文”后,请学生来做“小先生”。学生先指出其缺漏,进而作出了精当的总结和精彩的指导。从写清楚到写具体,进而到写细腻,写好心理活动的标准在学生的意识里逐步得到提高。

三、交流习作:揣摩表达内心的方法

师:现在就请你们紧扣“打开贺卡那一刻”,把自己的心理感受描写具体。写完了好好读一读,给你的描写方法取个合适的名字。

(學生十分钟练笔,然后交流,并把描写方法写在黑板上)

生:我用的是“直接表达法”:一定要是我,一定要是我!如果我能当选幸运星,那感觉实在是太棒了。礼物倒无所谓,我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我希望同学们都叫我“幸运星”。

生:我用的是“心理分析法”:虽然明明知道中奖概率很低,但还是抱着强烈的希望。我要抱一颗平常心,得之坦然,没得到也要泰然。

生:我用的是“经验推论法”:以往我的运气一直都很好,大家都叫我是“小福星”。希望这次能延续我一贯的好运,再当一次“幸运星”。……

师:同学们,你们真是创意无限啊。正如你们所说的,要想写好心理感受,方法有很多,但最重要的是要调动自己全身心的体验,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这样你的文章就一定能感动自己,温暖别人。回去以后,希望你们能够运用这些写作知识,把今天的活动详略有序地写好。期待你们的佳作!

课毕。

反思:本环节中,教师及时让学生描写“心理活动”,并开展交流。在交流中适时根据具体的心理描写语言,赋予学生对自己的写作方法以“冠名权”。这实在是最符合儿童立场的写作知识。当前的儿童写作教学呼唤“写作知识”的呼声越来越响亮。笔者甚至听过有老师高喊:“写作知识,作文教学的王者归来。”不可否认,写作教学,当然离不开“写作知识”的点化。但是,切莫忘记儿童写作教学,首先面对的是儿童,传授给孩子们的写作知识必须是从他们的写作经验出发,是儿童可以理解、能够运用的知识。在这里,学生从自己的言语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写作知识,这些知识才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让儿童真正乐于接受,会然于心。

“让孩子易于动笔,乐于表达”,需要教师关注儿童的真实生活,主动走进儿童的生活,自觉守护真实的童年世界。“儿童视角”下的写作教学,教师的一切教学行为,都应建立在儿童主体的写作之上。站在儿童的立场上,以儿童发展为根本,让儿童习作回归童年真实的生活,努力激发儿童内在情感,发展儿童思维,引领儿童在身心体验中,悟得习作知识和技巧,表达儿童内心的真情实感,促进儿童写作素养形成与发展。让儿童的目光关注自己的日常生活,让儿童学会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让儿童习作成为心灵的歌唱。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长江路小学 )

□责任编辑 敖小英

E-mail:545126112@qq.com

猜你喜欢
幸运星贺卡礼物
新年写贺卡
新年贺卡
幸运星还是倒霉蛋儿?
中秋贺卡
贺卡里的爱
爱的礼物
礼物
无敌幸运星畅游迪士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