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者素质对城市旅游目的地可持续成长的影响研究
——基于城市智力基因的思考

2018-11-13 06:52张晓米豆豆
度假旅游 2018年10期
关键词:旅游者目的地智力

张晓,米豆豆

(浙江传媒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在全球性流动更加频繁与广泛的今天,在旅游活动日渐成为人们生活的常态化必选项目之后,旅游的文化属性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外来旅游者在大量涌入目的地旅游城市的时候,也一并传播了自身文明,甚至影响了到访城市的整体意识形态。当地居民的综合素质无疑会对所在旅游城市的形象度和美誉度产生质的影响,而同样地,外来旅游者的自身素质也会强化旅游地的窗口作用。他们在带来异质文化的同时,也在向目的地灌输着某种行为方式与价值取向,这其实在间接上属于一种旅游教育功能的发挥,也就是说一个旅游主体对另一个旅游主体的影响。然而,这种主体间的关系决定了旅游者与当地居民都是事实上的主人,旅游者在实施旅游活动的时候也是在构建一种主人文化,并且是经历观察者身份向执行者身份的角色转化,是自身文明的输入。因此,当地居民不再是旅游地竞争力的唯一重心,外来旅游者素质对于目的地成长的塑造作用渐渐成为旅游城市全新的发展哲学与重要命题。

1 关于城市智力基因的解读

在中国构建全球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语境下,旅游作为一带一路全球化战略的先行者,其产业属性显然已经不足以支撑先行者的全部内涵,站在历史转折的关口,旅游的文化属性呼之欲出。旅游者选择从事旅游活动的内驱力也会由过去传统的可自由支配收入和闲暇时间等客观条件,变为更加强调与注重旅游者人生品味导向。换言之,到什么地方旅游,以什么方式旅游,决定于一个人的品位,而品位在根本上就是一个人文化素养的个性化表达。所以,旅游者的素养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所及目的地的形象度和美誉度等提升其竞争力的重要因子,从而决定其成长性的好坏。

1.1 城市智力基因概念缘起

城市智力基因这一概念,是中国石油大学法学院青年教师由然在今年青岛市两会上提出来的一个全新的名词,它代表了一座城市里优秀人才的比例,以及对下一代的延续和影响。她认为,国内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通过高考将大量优秀人才或者说是“智力基因”集中到了城市之中。所以,一座城市想要更好地发展,吸引优秀人才是关键。与此同时,由然认为,一座城市在吸引人才时,除了给人才提供优厚的物质资源外,增强城市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不容忽视的。

1.2 旅游城市智力基因的提出

毫无疑问,旅游者必然构成了城市智力基因的一部分,生成旅游类别的城市智力基因。基于此,笔者认为,在同理可证的情况下可以移植并深化城市智力基因这一提法,形成旅游领域的城市智力基因,或曰旅游城市智力基因、旅游智力基因。就广义上来说,旅游城市智力基因与城市智力基因同根同源,它不仅仅代表本土化的旅游者,亦可以囊括具有短暂停留性质的惯常意义上的旅游者。当然,无论是原生旅游者还是最终演变成该旅游城市永久居民的次生旅游者,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城市旅游目的地形象窗口的树立者与竞争力的缔造者。旅游城市智力基因应当不仅仅指那些所谓的优质旅游者,而应是普遍概念上的一切旅游者。因为任何旅游者个体都是旅游城市智力基因的种子,对于其他旅游者、旅游地居民乃至后代都具有强大的传播扩散作用[1]。优质旅游城市智力基因会给目标城市旅游目的地带来正向的积极的良性的影响,而非优旅游城市智力基因则会给目标城市旅游目的地带来负面的消极的恶劣的影响。因而,旅游者素养的高低和品质的好坏将会直接作用于所到访城市的可持续成长。

2 绿色发展背景下大众旅游与文明旅游的关系

绿色发展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重大变革,已经深入到了社会诸领域。坚持绿色发展,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共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旅游活动或已成为一种普通民众皆能触手可及的生活方式和常态化选项,所以说,旅游的绿色化在旅游的大众化发展阶段一定是大势所趋的必然。而且,绿色发展的理念是协调大众旅游与文明旅游新业态的一支有效杠杆。

2.1 解读大众旅游

图1 1994-2015年中国出境旅游人数及增长率(万人次)

随着人均GDP的不断增长,旅游的大众化时代悄然降临。大众旅游意味着每一个公民都可以轻松享受到旅游的权利,体验旅游的乐趣,旅游不再是少数贵族人士所拥有的特权。当前,无论是国内旅游市场还是国际旅游市场,都出现了异常繁荣的局面,形势一片大好,特别是出境旅游市场的火爆程度可见一斑[2]。有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大陆出境旅游达到5739万人次,首次超过了过夜入境旅游人次;2012年,出境旅游达到8318.27万人次,从绝对数上,中国大陆出境市场已经超过了德国与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市场{3}。反观国内旅游客源市场,2015年人均出游也多大2.9次。种种迹象表明,大众旅游阶段的到来既是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大众旅游时代的主要特征表现在:一是旅游消费的大众化,常态化;二是旅游就业和创业的大众化;三是对旅游市场、旅游产品、旅游话题的关注社会化;四是互联网、高铁等大众科技与旅游结合日益紧密;五是旅游投资的大众化;六是在国内旅游大众化之后,出境旅游业迅速大众化。

2.2 解读文明旅游

旅游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社会对于旅游文化的追求便顺其自然地被提上了议事日程。这种文化性的归属是旅游活动内涵提升的重要方面,是助推旅游业迈向更高层级的关键元素。文明旅游既是最低要求,也是最高标准;既是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旅游可持续成长的题中之义。文明旅游是旅游发展成熟的标志,也是旅游能够生生不息的法宝。文明旅游,包括以厕所革命为典型事件的旅游供给侧改革,成为了政策导向的着眼点,而“文明”的焦点还是在于旅游主体。我国旅游人次的数量优势显而易见,而质量优势的国际化追求有赖于旅游者文明素养的提高。经济发展遭遇瓶颈期的时候,文化的跟进、支撑与反哺是主旋律,人文素养的提升是文明旅游总体进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2.3 文明旅游与大众旅游的内在关联

文明旅游的践行主体是旅游者,而大众旅游的组成元素也是旅游者,这一点是相吻合的。文明旅游在大众旅游时代被逐渐放大,似乎衍生为一种约束条款,体现其无可替代性。有了文明这个前提,大众旅游才可以有章可循,秩序井然。文明旅游是大众旅游阶段提升旅游地竞争力的不二法门和有力武器,大众旅游的新时代也对文明旅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绿色、低碳、无污染,不单是针对生态环境而言的,对人文环境更是如此,物质层面的无污染或许不难实现,可是精神层面的无污染确实需要主体内在性的塑造。文明旅游与大众旅游其实并不抵触,反而相得益彰,大众旅游加速了文明旅游的生长,文明旅游则延长了大众旅游的生命。

3 基于城市智力基因的旅游者素质对城市旅游地成长的贡献度

旅游者一切外显的行为都是其内部素质通过某种机制起作用的结果,旅游者个体素质的高低程度或将决定旅游目的地的成长性,进而影响到旅游地的生命周期。旅游者的作用力无疑是深刻的,无论是旅游者的内部素质还是外部素质,尤其是内部素质,能够极大地制约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这种可持续发展既可能是因为旅游者实质的智力贡献,也或许是由于旅游者间接对于旅游地形象度和美誉度等无形资产的贡献。

3.1 旅游者内部素质的形成

旅游者的综合素质兼有内部素质和外部素质两个方面,其中,旅游者内部素质是旅游者整体素质的核心,也是本文论述的中心。它包括个性特征、自律意识、知识结构、心理基础和思维方式等若干方面,这些维度都是相对隐形的,不显著的,内化的特质。而恰恰是这些需要长期积累和熏陶所成型的看不见摸不着的素质,却发挥着无与伦比的潜在作用,被称为隐形作用。旅游者内部素质的培养与历练一方面依靠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另一方面需要公民教育和旅游教育的双管齐下。出于理性的考虑,旅游者在从事旅游活动的过程中,当处于旅游的情景时,其精神世界与外显行为的模式应当与旅游环境保持某种一致性,并要符合旅游领域特定时空范围内的基本伦理。旅游主体自我身份的认同与自我意识的觉醒,与旅游者具备的综合素质和专门的旅游素养息息相关,某种意义上影响到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也反作用于旅游者自身的体验品质。

3.2 旅游者素质对城市旅游地的影响分析

尽管说城市旅游目的地被认为是一个相对封闭的自循环系统,当旅游者暂时打破这样一种平衡,闯入到既定的系统之中,成为系统一部分的时候,他们必然需要制造毫无必要的愉悦感。就是在制造毫无必要愉悦感的过程当中,旅游者的种种以语言、行动甚至是静态形象所展示出来的外显时空行为,必将对目标旅游目的地的成长和发育以及维持恒久张力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从赴泰航空飞行器上辱骂空姐到香港珠宝购物店打人事件的发生,大众的文明旅游观念的确需要得到某种强化[4]。当旅游者的身份表达出现偏差的时候,其所到访的旅游目的地必然会发生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现象。这种所谓的殃及池鱼,一定牵涉到旅游地的口碑、到访率、投资与建设等方面。旅游地的敏感性要求在高度现代化的当今社会,必须将文明旅游贯彻到底,旅游地才能获得某种自洽性,体现出一以贯之的秩序感。需要加以说明的一点是,旅游者素质对旅游目的地的贡献度既包含正面的影响,即正贡献度;也包含负面的影响,即负贡献度。因此,重视旅游者素质的提升是重中之重。只有从旅游活动的第一源头把关,才能根本上确保智力基因的质量,进而才能对旅游地的成长产生积极的作用。反过来,这样的旅游地也会吸引到更多高水准的旅游智力基因。

4 主体间关系导向下旅游者与旅游地的互动

当旅游者被视为旅游地重要的城市智力基因的时候,旅游者也顺其自然地成为该旅游目的地的建设者,而非单纯意义上的旁观者。换句话说,实际上,旅游者的身份具有了双重属性:一个是传统认知上的外来旅游者,一个是被标签化的携带智力基因的旅游地新型开拓者。从这个角度来讲,正如全域旅游所提倡的那样,人人皆为旅游形象,共同参与旅游目的地的建设中。

4.1 主体间性理论

主体间性理论最初是由德国哲学家、现象学大师胡塞尔提出的,是在其现象学后期所研究的理论,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现象学导致的唯我论[5]。主体间性代表了一种关系的统合,它主张主体与客体之间应当摒弃主客二元色彩,不应再是生硬的对立关系,而是自我与他我的和谐统一。这种哲学的范式表达,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自身内部身心灵之间的一致性。旅游者和当地居民都属于利益相关者群体,当他们二者联立的时候,旅游者素质对于旅游地的贡献,本质上就可以理解为生命影响生命,比如价值理念的灌输,行为方式的效仿。回归文化本位,其实就是异质文化的结合与碰撞,海纳百川与兼收并蓄,而旅游者在与旅游地的相处中所发生的情感体验也是至关重要的。

4.2 旅游者与旅游地的互动模型

主体间性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思维导向,当主体与客体的边界逐渐模糊的时候,当旅游者与当地居民、旅游者与旅游地都成为主体的时候,旅游者对旅游地的影响,既可以通过自身固有的主体性的发挥直接作用于旅游地,也可以通过作用于当地居民而间接对旅游地产生贡献度[6]。那么,当两个事物都是主体且同时存在的时候,旅游地的可持续成长一定是两个主体共同发挥功能,同心同力的结果。全域旅游所提出的全过程、全要素、全服务和全时空这些关键词,恰如其分地协调了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指出了各个主体的平等地位与相互连接的必要性。当外来旅游者不再强化“外来”角色的时候,当外来旅游者能够以主人翁姿态参与到旅游地发展建设的时候,这种潜在的主体间关系就变成了现实的主体间关系。

图2 旅游者与旅游地互动模型

如图所示,旅游者与旅游地互动模型所要表达的模型语言是:旅游者的内部素质和外部素质共同构成了旅游者的综合素质,而旅游者、旅游地与当地居民三者都具有主体身份,属于主体间性的关系[7]。旅游者对于旅游地的终极影响可以通过旅游者直接作用于旅游地,从而产生相应的影响;也可以是先由旅游者作用于旅游地当地居民,再由当地居民作用于旅游地,从而产生间接影响。那么,当旅游者对旅游地产生正面作用的时候,旅游地就会获得持续成长;当旅游者对旅游地产生负面作用的时候,旅游地就会出现衰退现象[8]。旅游者对旅游地具有“输血”功能,并担负“有限责任”,当地居民对旅游地具有“造血”功能,并担负“完全责任”。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第一,旅游者对于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成长是有影响的,而且这种影响是巨大的,也是双向的;第二,旅游者与旅游地居民主体间关系的构建,表明旅游主客体竞争关系到旅游主体间合作关系的转向。旅游者对旅游地的影响,归根于主体影响主体、生命影响生命,是旅游者人格魅力的注入。这既是一种情感化设计,也是旅游教育功能的发挥;第三,城市智力基因是其他旅游者自身素质习得的重要原始动力,它的传播方式呈现碎片化状态,并将广泛影响其他旅游者、目的地居民以及城市智力基因携带本体的继承者。

旅游语境下的产业融合不光是产业实体之间的互通有无,一定还有在此基础上的具有文化属性的人的排列组合方式。而旅游者和当地居民由过去泾渭分明的两极发展到现在划归到一个同心圆的共有区间范围内,成为一个谱系下的盟友。毋庸讳言,这种新型“一体两翼”的互动关系是对旅游者内涵的深化与拓宽,也算是一种独特的跨界与转型。由此可见,城市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归根结底依旧是以旅游者和当地居民为核心的人力资本的竞争,是一场智力基因的大比拼。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从来都不只是目的地居民专属的圈地活动,城市旅游目的地的成长离不开旅游者内部素质的强化与提升。旅游者是相对流动的,其内部素质也是动态发展的[9]。提高旅游素养,增加旅游城市智力基因的含量与构成,才能真正获得旅游者自我成长与旅游地成长的双赢格局。

随着时代的更迭与生活的变迁,成为旅游者是现代性的标志之一。大众旅游浪潮的席卷,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意识到了作为旅游者的我们,也将由原来的观察者转变为执行者,与目的地居民一样具有主人意识,共同捍卫旅游城市的品牌与价值[10]。所以,顺应着国际旅游壁垒逐渐减少的趋势,不同地域的旅游者的流动带来了城市智力基因的交换,这使得旅游的时空界限更加畅通无阻。由此,全球的亦是本土的,本土的亦是全球的。这种智力基因的流动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在经历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中逐步升华,深埋于旅游目的地的沃土之中,同时给旅游目的地施加有益的贡献,从而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那么,哪里能够招徕到足够优质的旅游者,哪里能够吸引到更多顶级的城市智力基因,哪里就会拥有后续成长持久的动力支撑。

5.2 讨论

不同于以往投放更多的关注点,给到旅游目的地当地居民对于该旅游地成长性的影响。本文通过反向视角,从作为旅游主体的旅游者入手,首次借由城市智力基因这样一个全新提法,试图探讨旅游者自身素养对于所到旅游目的地的深远影响。言下之意,作为一个具有主体表征的文化符号,旅游者无论是经过短暂驻足后重返客源地还是就地演变成旅游地的常住居民,他们都会留有痕迹,成为一种象征,构成旅游地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他们的直接智力贡献抑或外显行为方式所产生的辐射效应都会不同程度地反馈到旅游地本身,塑造着旅游目的地的名片形象。从以往的研究作品来看,专门进行旅游者素质分析的文章并不算多,本文在宏观旅游背景下,将旅游者的综合素养作为横切面,以新颖的观点研究旅游者素质之于旅游地的显性和隐形作用,并致力于构建旅游者与旅游地互动关系模型。由于初次尝试这样一个视角,会有许多不足之处,也缺乏对于城市智力基因的进一步解剖和大数据统计的实证研究,这都是以后努力的方向。

猜你喜欢
旅游者目的地智力
恋爱中的城市
迷宫弯弯绕
喀拉峻风景区旅游者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行为研究
动物可笑堂
智力闯关
智力闯关
旅行社未经旅游者同意安排购物属违约
欢乐智力谷
浅论生态旅游者的分类与识别方法
等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