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致病菌谱和耐药性分析

2018-11-15 12:13赖玮婧黄艾晶王少清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经验性头孢菌素腹膜炎

赖玮婧,黄艾晶,高 芳,王少清

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肾病科(成都 610500)

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是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重要肾脏替代治疗方法,目前已有超过20万的ESRD患者选择PD[1-2]。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eritoneal dialysis associated peritonitis,PDAP)是其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也是导致PD患者退出PD或死亡的重要原因[3-5]。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细菌变异和耐药性的出现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很大困难。明确PDAP的致病菌谱及耐药性,对指导临床用药及提高PDAP的治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近4年收治PDAP的致病菌及耐药性,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肾病科2013年8月至2017年8月发生PDAP的患者资料,排除未行病原菌检查者,最终纳入PDAP共122例次。其中,男56例次(45.90%),女66例次(54.10%),年龄22~79(56±14)岁,PD治疗时间0.1~46(15.4±12.0)透析月。原发疾病:糖尿病性肾病32例次,高血压性肾病31例次,慢性肾小球肾炎11例次,痛风性肾病6例次,狼疮性肾炎、梗阻性肾病、多发性骨髓瘤肾病各2例次,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和多囊肾各1例次,不明原因34例次。

1.2 方法

1.2.1 PDAP的诊断标准 参照2016版国际腹膜透析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peritoneal dialysis,ISPD)指南[6],PDAP的诊断至少应符合其中两项:1)存在腹膜炎临床症状和体征;2)透出液(留腹时间>2 h),白细胞计数> 100/μL或>0.1×109/L,多核细胞百分比> 50%;3)透出液培养阳性。

1.2.2 标本留取 疑似PDAP者,在启动抗生素治疗前留取透出液送检。采用无菌操作法,用“无抗凝真空采血管”留取5 mL透出液送检腹水常规,用细菌培养杯送检微生物涂片;用血培养瓶(需氧及厌氧)留取10 mL透出液送检病原菌培养。

1.2.3 PDAP的治疗 PDAP的治疗参照我中心基于ISPD指南[6]所制定的标准方案进行,即使用第1代头孢菌素联合第3代头孢菌素腹腔灌注行经验性治疗,感染严重时(如伴发热等)同时给予静脉滴注治疗。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并按指南建议的疗程进行抗菌治疗。一旦确诊真菌性腹膜炎,尽早拔除腹膜透析导管,并使用静脉抗真菌药物。结核性腹膜炎起始联合使用4种抗结核药物:利福平、异烟肼、吡嗪酰胺和氧氟沙星,经抗结核治疗并严密观察5 d仍无明显缓解,拔除腹膜透析导管。

1.2.4 药敏试验 采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vitek 2 compact system,美国生物梅里埃有限公司)进行菌株鉴定及药敏分析。结果判定依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推荐的标准执行。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PDAP病原菌及其构成

122例次PDAP中,84例次培养阳性(68.85%),其中混合感染4例次。共检出菌株88株,包括革兰阳性菌(G+菌)63株(71.59%),革兰阴性菌(G-菌)21株(23.86%),真菌3株(3.41%),抗酸杆菌1株(1.14%)(表1)。

表1 122例次PDAP培养阳性的致病菌构成情况

2.2 PDAP致病菌的耐药性

G+菌中有多重耐药菌43株(43/63,68.25%),主要为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41/43,95.35%),其中主要G+致病菌表皮葡萄球菌的多重耐药率为90.91%(30/33);2013~2015年检出多重耐药菌17株(17/32,53.12%),包括表皮葡萄球菌8株(8/17,47.06%),溶血葡萄球菌6株(6/17,35.29%),人葡萄球菌2株(2/17,11.76%),缓慢葡萄球菌1株(1/17,5.88%);2016~2017年检出多重耐药菌26株(26/31,83.87%),包括表皮葡萄球菌22株(22/26,84.62%),缓慢葡萄球菌1株(1/26,3.85%),溶血葡萄球菌1株(1/26,3.85%),屎肠球菌1株(1/26,3.85%),粪肠球菌1株(1/26,3.85%)。与2013~2015年相比,2016~2017年PDAP多重耐药菌的比例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菌中有多重耐药菌2株(2/21,9.52%),均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而主要G-致病菌大肠埃希菌均为非多重耐药菌。3株真菌均为非耐药菌(表2~3)。

表2 引起PDAP的G+菌药敏结果

表3 引起PDAP的G-菌药敏结果

2.3 PDAP的转归

122例次PDAP中,退出19例次,退出患者中1例次死亡,18例次转血液透析,其余均治愈,治愈率84.43%,退出率15.57%,病死率0.82%。对不同致病菌所致PDAP的预后分析发现,真菌的退出率高达100.00%,明显高于G+菌、G-菌及培养阴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G+菌、G-菌及培养阴性者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4)。

表4 不同致病菌所致PDAP的预后差异分析[n(%)]

注:*与真菌比较;**与分支杆菌比较;***G+菌、G-菌以及培养阴性3者比较

3 讨论

ISPD指南[6]提出,PDAP透出液培养的阴性率不应超过15%。本研究透出液培养阴性率31.15%(38/122),明显高于ISPD要求,可能原因包括:1)部分患者就诊时已经验性使用抗生素,或因其他感染近期曾使用抗生素;2)非典型菌感染;3)培养系统待优化。Chow等[7]指出,留取50 mL透出液,经3 000 g离心力离心后,取沉淀物用3~5 mL上清液再悬浮,随后接种于固体培养基或者标准血培养基,培养阳性率可提高5~10倍。本中心还试行抗生素使用前各留取10 mL透出液于两套血培养瓶(需氧和厌氧),似能提高阳性率,但具体临床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本研究发现,PDAP最常见的致病菌仍为G+菌,其中以表皮葡萄球菌最常见。其次是G-菌,以大肠埃希菌最常见。致病菌构成与国内外报道[8-11]基本一致。回顾本研究G-菌所致PDAP,发现16例次存在腹泻,3例次合并便秘,12例次合并菌群失调,1例次存在不完全肠梗阻,7例次进食不洁饮食。余学清等[12]也曾指出,G-菌腹膜炎可由肠源性问题如憩室、便秘、结肠炎以及使用抗酸剂等导致细菌跨黏膜移行所致。因此,进行正确的饮食指导,纠正肠道菌群失调,改善便秘、腹泻,避免肠道菌群移位是G-菌腹膜炎防治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此外,本研究3例次真菌性腹膜炎均发生在使用抗生素之后的老年患者,其退出率高,预后差,必要时对于类似患者可早期预防性使用抗真菌药。

ISPD[6]指出,PDAP在留取标本送病原学检查后应立即行覆盖G+菌和G-菌的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并推荐选择万古霉素或第1代头孢菌素联合第3代头孢菌素或氨基糖甙类。本中心经验性使用头孢唑林联合头孢唑肟行抗感染治疗。本研究发现,G+菌对头孢唑林的耐药率为42.86%,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的耐药率为0.00%。G+菌对头孢唑林的高耐药率可能与本中心长期将其作为PDAP的经验性用药有关。头孢唑林将不再是本中心经验性用药的优选方案,而鲜有耐药的万古霉素值得考虑。已有腹透中心将万古霉素用于PDAP的经验性治疗,以期能减少难治性腹膜炎的发生,并指出使用万古霉素前后,残余肾功能的改变较使用头孢唑林无明显差异[13-14]。因此,结合ISPD指南[6],本中心可选择万古霉素替代头孢唑林。此外,利福平是一种能够穿透菌膜的杀菌剂,对于考虑细菌定植的复发性腹膜炎,可选择万古霉素腹腔灌注联合利福平口服治疗,目前本中心已按此方案成功治疗15例葡萄球菌定植的复发性PDAP。万古霉素联合利福平治疗复发性腹膜炎具有一定疗效,且无明显副作用发生。G-菌对美罗培南、莫西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噻肟均敏感,对头孢唑肟的耐药率为12.50%,头孢唑肟仍可作为本中心的经验性用药。对头孢菌素过敏者,可选择氨基糖甙类如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等。ISPD指南[6]将氨基糖甙类和第3代头孢菌素放在经验性治疗的同等位置,因为它不仅价格便宜,而且安全、有效,短时间使用氨基糖甙类不会对患者的残余肾功能造成明显影响[15-16]。

综上所述,正确留取标本和选择合适的培养系统将有助于提高培养阳性率。PDAP的致病菌仍以G+菌为主,培养阴性者应警惕非典型菌。由于PD技术进步和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PDAP的致病菌谱发生了一定变化,应根据各中心细菌谱和耐药情况选择合适的抗生素。由于本研究是单中心回顾性研究,其在人群中的普遍代表性有一定局限性。此外,本研究纳入病例的时间跨度不大,病例数相对不足,在未来工作中,将继续关注细菌谱的情况,定期分析总结,以指导临床用药。

猜你喜欢
经验性头孢菌素腹膜炎
肿瘤医院感染患者革兰阳性菌分布与耐药性及经验性抗MRSA的研究
降雨型滑坡经验性降雨型阈值研究(以乐清市为例)
头孢菌素使用的三大误区
先验性与经验性的融合: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实质
《法哲学原理》的经验观——兼论马克思对概念的逻辑的经验性批判
注射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与常用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分析
依替米星联合三代头孢菌素治疗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