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剑锋:贸易战,谁说中企只能被动防守?

2018-11-15 23:51廖丹
中外管理 2018年8期
关键词:连续性商业模式规则

廖丹

2018年7月,中美贸易战正式开打,迄今为止人们谈到的中国企业应对方式,都是防守型思路,例如现金为王、安全第一就最为典型。但著名管理学家、《华为基本法》起草小组组长彭剑锋对《中外管理》讲,中国企业真正的思路是站在未来看未来,放弃弯道超车思路,主动转为变道超车思维。

换句话说,就是中国企业不应只是被动应对,而是在追求非连续性、颠覆性的变道超车中获得对未来的主动权。以下是彭剑锋教授对中国企业如何在变局中掌握主动权的框架性建议。

“彎道超车”路已不通,今后是“变道超车”者的天下

《中外管理》:中美乃至全球的贸易战,这是美国对二战之后的国际规则已经不满意,在重新谋求一个新的国际格局的构建,所以现在很多人讲我们需要变道,对于“变道”您怎么理解?

彭剑锋:中美关系发展到今天,已经由过去的合作进入到成为战略竞争对手的阶段。

从二战以后所建立的国际体系来讲,美国是受益的。但是特朗普上台后,他认为需要改变现在的局面。这有两个原因:第一,和平演变对中国是失效的;第二,他认为二战以后,尤其是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全球化贸易里发展中国家占了便宜,而美国是吃亏的。所以美国想改变现在整个的国际贸易格局,同时也改变全球的游戏规则,通过游戏规则的改变使得美国的利益最大化。作为一个企业家出身的总统来讲,这是符合特朗普的个性的和价值诉求的。

但美国的战略转变对中国企业来讲,显然会面临一个全新的挑战——依靠全球自由贸易体系、产业分工体系,依靠国内的低劳动成本、人口红利和粗放式资源投入的方式,去获得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已经成为过去式了。

所以对中国企业来讲,我们必须要从追求“弯道超车”,向“变道超车”思维转变。

变道超车,实际就是我们不能再有过去那种追求连续性的企业成长思维。必须要由过去的连续性、渐进性成长思维,转变成非连续性思维。

首先,非连续性思维意味着在战略思维方式、商业模式的创新方面,必须去追求颠覆式的商业模式和创新。

第二,产品和技术不能再是过去的简单模仿,要有原创!要开始真正地去加大技术、产品的创新投入。

第三,发展路径不能只是弯道超车,这还是跟着别人跑,而且路不通了,需要真正地站在未来看未来,去打破过去产业发展的连续性曲线,去创新自己的成长模式、发展模式——这就是从简单的弯道超车成为变道超车。

其实就是要改变连续性思维,追求非连续性的、颠覆性的新商业模式和发展方式,核心还是创新。

利用数字化时代成果“变道”,才能参与新国际规则制定

《中外管理》:您曾讲过全球供应链的问题,认为中国企业的传统供应链打造方式要变成全球供应链的打造方式,这个怎么讲?

彭剑锋:过去是按照全球产业分工体系来讲的,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美国在做高端,高技术、高端制造等等,中国在做低端制造,所以中国提供零部件、组装等等,事实上中国在整个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是属于最底端的。

《中外管理》:如果成功“变道”,中国企业比较理想的状态是什么样?

彭剑锋:比较理想的状态就是中国企业在“变道”中做到真正产业升级。第一,至少要从低端升级到中端,由低端向中端、高端去迈进。第二,至少在产品服务里加大技术创新这种附加价值,不能只靠低劳动成本的这种优势。第三,发展模式要利用数字化时代成果,利用产业互联网去创新商业模式。就像BAT一样,它们本身就是商业模式创新的产物。

工业文明时期,整个世界的产业规则是由欧美所确定的,但是到了数字化时代、人工智能时代、知识和共享经济的时代,世界产业分工的游戏规则中国是可以参与制定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我们的企业可以利用数字化时代、人工智能时代和共享经济的创新去创新规则,参与规则制定,这样就可以实现变道超车。

变道超车在某种意义上,不是被动地去适应别人所制定的规则,而是要主动参与规则的制定,参与规则的重造,这样才能重新给自己设置一条新的跑道。

猜你喜欢
连续性商业模式规则
商业模式画布
数独的规则和演变
不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解的非线性连续性
非连续性实用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例谈
让规则不规则
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关注科技、环保创新应对商业模式之变
TPP反腐败规则对我国的启示
半动力系统中闭集的稳定性和极限集映射的连续性
连续性
2006-2007年度最佳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