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在乳腺癌并发抑郁中的应用

2018-11-17 06:05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21期
关键词:龙骨牡蛎汤加减

杨 扬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血液科,吉林 长春 130000)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患者生命健康具有很大的威胁。目前,临床上通常采用手术以及术后化疗的方式进行治疗,效果显著,但由于治疗过程漫长,且化疗对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极易使乳腺癌患者出现抑郁症状,影响其生活质量以及治疗效果[1]。针对此情况,本文以我院2016年1月—2018年4月收治的92例乳腺癌并发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方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我院2016年6月—2018年3月收治的患者中随机抽取92例乳腺癌并发抑郁患者,均为女性,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年龄为31~72岁,平均年龄为 (48.86±8.13) 岁;在病理分期上,Ⅰ期15例,Ⅱ期19例,Ⅲ期12例;其中左侧肿瘤25例,右侧21例;肿瘤直径3.04~5.20 cm,平均直径为(3.79±0.56) cm。观察组年龄32~71岁,平均年龄为(49.12±7.96)岁;在病理分期上,Ⅰ期16例,Ⅱ期20例,Ⅲ期10例;其中左侧肿瘤24例,右侧22例;肿瘤直径3.21~5.18 cm,平均直径为 (3.47±0.62) cm。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经过临床检查和诊断,均符合《新编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和《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中有关乳腺癌并发抑郁的诊断标准[2],排除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药物过敏、凝血机制异常、妊娠以及哺乳期患者,所有参与研究患者及其家属皆已签署知情同意书。2组患者在年龄、疾病分期、肿瘤位置、肿瘤直径等临床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对比。

1.2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接受相同的治疗措施和护理干预。

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氟西汀药物(山西仟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3985),20~40 mg,1次/d,口服。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方治疗,配方为:柴胡、远志、党参、石菖蒲、黄芩、郁金、清半夏各10 g,茯苓15g,丹参、炒酸枣仁、合欢皮、生龙骨、生牡蛎各30 g,龙齿、夜交藤40 g。加200 mL水煎,1剂/d,分早晚2次口服。1个疗程为7 d。

1.3 观察指标 治疗1个月后统计2组患者的抑郁评分(HAMD评分)、生活质量评分(QLQ-C30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1)抑郁评分: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评分) 进行评估[3],有24项,每项0~4分,评分≥35分为严重抑郁;29分>评分≥20分为中度抑郁;20分>评分≥8分为轻度抑郁;评分>8分为无抑郁症状。(2) 生活质量评分:采用生活质量调查量表(QLQC30评分) 进行评估[4],项目包括认知功能 (CF)、情绪功能(EF)、角色功能(RF)、社会功能(SF)、躯体功能(PF)和生活总质量评分(QL),每项满分为100分,分数与患者生活质量水平成正比。(3)不良反应发生率:根据临床医师记录的治疗报告记录,获取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相关数据,加以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通过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HAMD评分比较 2组患者HAMD评分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2组患者HAMD评分对比 (±s,分)

表1 2组患者HAMD评分对比 (±s,分)

组别 例数 t值 P值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6 56.81±5.32 7.76±2.43 56.880 0.000对照组 46 57.25±4.78 15.52±3.16 49.393 0.000 t值 0.417 13.203 P值 0.339 0.000

2.2 2组患者QLQ-C30评分比较 观察组QLQ-C30评分中每个项目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后QLQ-C30评分对比 (±s,分)

表2 2组患者治疗后QLQ-C30评分对比 (±s,分)

组别 例数 C F观察组 4 6 8 4.2 9±9.7 4 R F 7 5.4 6±6.5 4对照组 4 6 7 3.6 4±8.5 3 7 2.1 5±9.5 3 6 7.8 2±7.7 6 t值 5.5 7 9 4.4 5 5 5.1 0 6 P值 0.0 0 0 0.0 0 0 0.0 0 0组别 例数 S F P F Q L观察组 4 6 6 8.6 5±5.7 1 7 2.9 3±8.8 4 7 6.2 8±9.6 7对照组 4 6 5 5.9 2±6.7 9 6 6.0 7±7.1 6 6 5.3 7±8.4 9 t值 9.7 3 2 4.0 9 0 5.7 5 0 P值 0.0 0 0 0.0 0 0 0.0 0 0 E F 8 1.1 2±9.7 8

2.3 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有11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其中恶心呕吐4例,头晕头痛3例,失眠3例,发热1例,发生率为23.91%;观察组有2例发生不良反应,恶心呕吐1例,头晕头痛1例,发生率为4.3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33,P=0.017<0.05)。

3 讨论

乳腺癌是发生于乳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99%发于女性患者,由于乳腺不属于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器官,因此,原位乳腺癌并不致命,可以通过手术切除以及术后化疗治愈,以避免癌细胞转移[5]。在乳腺癌治疗过程中,由于多方面因素影响,患者通常会出现抑郁症状,严重影响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临床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针对乳腺癌并发抑郁症状,通常采用氟西汀等抗抑郁药物进行治疗,虽然具有一定的效果,但见效缓慢,且不良反应较多。乳腺癌并发抑郁在中医上属于“郁病”“百合病”等范畴,病机为忧郁不解,肝失疏泄,脾失健运,引起痰气郁结,心失所养,神志失于内守,长此以往,极易对患者机体健康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方主要由和解清热、和胃降逆、扶正祛邪、镇惊安神等功效的药材组成,用于乳腺癌并发抑郁患者治疗中具有很大的可行性。

在本研究中,采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方进行治疗,其中柴胡具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阳的功效;而龙骨牡蛎汤加减方中的生龙牡、龙齿具有重镇安神的效果,清半夏、党参、石菖蒲、茯苓等药材具有清热解毒、和胃利气的效果,对乳腺癌并发抑郁患者的症状具有显著的效果。因此,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的QLQ-C30评分量表中每个项目评分均大于对照组,而其HAMD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则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方在乳腺癌并发抑郁患者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方应用于乳腺癌并发抑郁患者治疗中效果显著,不仅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抑郁症状,改善其生活质量,还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在临床上具有很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龙骨牡蛎汤加减
Modified Gexiazhuyu decoction (膈下逐瘀汤加减方) alleviates chronic salpingitis via p38 signaling pathway
架龙骨
一种建筑钢结构龙骨连接结构
法国培育出多口味牡蛎
昙石山文化的牡蛎器
《如何煮狼》:煮狼的女人爱牡蛎
归脾汤加减联合体针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48例
当归拈痛汤加减治疗湿热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28例
识别真假龙骨
牡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