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解冻 上游回暖—访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国际所所长王建君博士

2018-11-22 02:13
中国石油石化 2018年19期
关键词:油砂油公司勘探

○ 文/本刊记者 郑 丹

近日,《全球石油公司勘探开发业务发展动向与策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发布。《报告》通过对去年三大类油公司(7家国际石油公司、12家国家石油公司、21家独立石油公司)上游储量、产量、收并购活动的分析,揭示了全球主要油公司上游业务发展趋势和战略,为我国油公司海外业务发展提供了借鉴。

《报告》撰写人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国际所所长王建君博士认为,2017年以来,全球油气供需格局得到大幅度改善,国际油价进一步企稳回升。在这个时期,油公司多措并举、转型升级,经营业绩获得大幅度提升,展现了新的增长态势。

全球油公司发展动向与策略

中国石油石化:王所长,您好!根据您对全球石油公司勘探开发业务的研究,现在油公司上游呈现出怎样的发展动向?

王建君:2017年,全球石油公司勘探开发业务呈现三大发展动向:随油价回升重回增长、持续资产组合优化和积极布局能源转型。

中国石油石化:重回增长、资产优化和布局转型,油公司在这三方面有哪些具体行动?

王建君:首先,油价企稳回升,重回增长战略,注重效益增长。2017年,油公司现金流强劲,39家油公司现金流累计达1284亿美元,预计2018年持续增加。2017年,全球油公司最终投资决策大型项目32个,远超过去两年。同时,油公司上调了2018年勘探开发预算。2017年,全球油公司积极布局上游,促进长远发展,注重增长效益,实现短期盈利。埃克森美孚、壳牌、BP、雪佛龙、道达尔、挪威国油和埃尼“七大油公司”购入区块168个,总面积达36万平方公里,较上一轮低油价期间高出一倍以上,虽然不能与2008和2012年高油价期相比,仍显示油价回升期国际石油公司重视勘探区块购入。2017年,全球油公司油田开发盈亏平衡价格进一步下降至52美元/桶,实现了利润快速回收。

其次,全球油公司持续优化资产组合。2017年,全球油公司并购持续活跃,交易数量同比增加5%,金额同比增加12%,达1570亿美元。2017年,油公司致密油气、深水和油砂资产的交易比例持续稳定上升。当年,全球致密油气资产交易额543亿美元,占总交易额的34%;北美致密油气交易额528亿美元,占全球致密油气交易额的98%。油砂资产方面,由于油砂产量占比较小、投资收益降低以及相关国家环保法规和开征碳排放税的影响,非加拿大本土公司退出油砂业务,转向更高收益资产;本土油公司则购入优质油砂资产,实现专业化规模发展,“核心化+专业化+规模化”带来油砂开采效益的提升。预计未来加拿大油砂产量出现大幅提升。深水资产方面,国际油公司加大深水资产投资,产量快速增长。此前,巴西、墨西哥等国家的几轮深水区块招标吸引了BP、壳牌、埃克森美孚等国际巨头和包括国内“三桶油”在内的许多国家石油公司踊跃参与。

再次,积极布局能源转型。世界能源发展已演变到“油气时代”,油公司正在积极布局天然气/LNG业务和可再生能源,重组架构促转型。

三大类油公司各具亮点

中国石油石化:在您看来,全球主要油公司2017年上游勘探开发显现哪些亮点?不同油公司上游发展战略具有怎样的特点?

王建君:我们把全球石油公司分为三大类:国际石油公司、国家石油公司和独立石油公司,开展分类对比和典型解剖。

2017年,国际石油公司即“七大油公司”上游业务强劲增长,引领行业快速复苏。数据显示,去年“七大油公司”油气储量总体增长1%,有5家同比出现增长;油气产量总体增长4%,其中,BP增长10%,雪佛龙、挪威国油增长5%以上。从去年国际石油公司整体业绩表现看,经营效益实质改变,可支配收入大幅增加。2017年,“七大油公司”储量置换率和自由现金流实现逆转:平均储量置换率为130%,创十年来最好水平;自由现金流平均为75亿美元,6家公司由负转正,为公司长远发展和规模上产奠定了基础。

以雪佛龙为例,2017年公司上游发展战略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大项目推动,实施多元增长战略。过去几年,雪佛龙注重深水、LNG、非常规等大型项目,显示了国际大型石油公司在专业资产投资领域的专注和力度。二是优先发展非常规,提高短期回报投资占比。雪佛龙拥有8800平方公里二叠纪盆地作业面积。2015-2017年,公司优先发展二叠纪盆地。从2020年前公司中短期规划情况来看,以二叠纪盆地为主的页岩气和致密油产量将有大幅度提升。同时,公司短期回报投资占比提高,2017年75%的投资预计在两年内产生现金流。

中国石油石化:2017年,国家石油公司和独立石油公司各自又采取了哪些上游发展战略?

王建君:2017年,国家石油公司发展路径特色显著,资本短缺导致成长分化。

新兴国家石油公司,包括国内“三桶油”和印度主要表现为“寻资源”,即在全球范围内获取油气资源,海外油气储量、产量稳中有升;资源+资本型国家石油公司,如沙特、阿布扎比、卡塔尔、俄油和俄气主要表现为“拓市场”,即投资炼厂、收购下游资产,拓展中国、印度等消费需求高增长国家;资源型国家石油公司,如委内瑞拉、墨西哥、伊朗、巴西、利比亚、哥伦比亚、哈萨克斯坦,主要表现为“找资本”,即进行频繁的区块招标和出售项目,积极将国内资源货币化。以印度国油为例,2017年重振国内增长,推进全球增长,发展战略主要包括加大国内勘探开发力度,增加本土油气供给;推进全球增长,提升海外产量水平;积极降本增效,桶油发现成本降至2.5美元,海上钻井成本降低37%。

“三桶油”走出国门的脚步在“一带一路”金桥上延伸。供图/视觉中国

2017年,独立石油公司发展战略相对比较灵活,表现为持续聚焦核心业务,专业化造就增长动力。主要手段是积极剥离非核心资产,做大核心资产,加大短周期项目投入。以康菲为例,2017年,公司注重收缩国际业务,实施价值增长。2015-2017年,康菲通过持续剥离非核心资产获得约200亿美元收入。其中,2017年出售加拿大油砂业务获得160亿美元。同时,聚焦美国本土非常规核心资产,提高了单井生产效率。

启示与建议

中国石油石化:在您看来,全球油公司勘探开发动向和发展战略对我国石油公司上游业务发展具有怎样的启示?

王建君:通过对三类油公司开展分类对比和典型解剖,深入研究各类油公司在经营动态、方向策略、资产组合优化等方面的发展特点和发展战略,我们得到以下几方面的启示。首先,加强行业周期的认识,把握不同阶段的投资机会。鉴于油气行业具有明显的周期性,需要抓住有限窗口期实施优质规模收购。其次,严控油气勘探开发成本,提升油公司经营业绩。2015年以来,我们与国外机构合作,跟踪全球主要地区和油气资产类型成本和价格指数的变化。研究显示,2014年左右这一指数达到最高,为2000年的两倍多。在本轮低油价期间,全球油气开发投资和操作成本指数持续下降,到2016年降至谷底。2017年,随油价回升逐步上涨。我们初步判断,2025年,油公司操作成本和单位投资成本的标准将回升至2014年的水平。再次,重视深水资产勘探开发,加强天然气业务发展。此外,加强技术储备和创新,迎接能源行业转型升级。

中国石油石化:您对我国油公司上游未来的发展有什么建议?

王建君:根据对全球油公司收并购活动趋势进行分析,我们判断:2019年是我国国家石油公司开拓海外油气市场、获得资源的机遇期,对我国石油公司上游业务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准确预测开发成本变化规律,合理评估海外目标资产价值;不断实施降本增效战略,实现油公司高质量发展。

勘探领域向深水转移,优化海外资产,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天然气业务布局,适应清洁能源的现实需求,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加大国际合作和自主创新,提升非常规、深水等领域的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围绕绿色低碳方向,开展新能源科技创新,积极关注相关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猜你喜欢
油砂油公司勘探
油气勘探开发三年滚动计划编制的思考
勘探石油
立秋
加拿大油砂恐难再见天日
浅析测绘在煤矿勘探中的应用
油公司模式下安全管理模式的探讨
油砂矿含油率的测定
油砂未来能源地位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