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金军:欲成匠 先做工

2018-11-22 01:43文/付
中国石油石化 2018年19期
关键词:津门储罐原油

○ 文/付 强

津门工匠刘金军:“我就是对新事物感兴趣,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

遇到难题,刘金军总能想到好点子。摄影/付强

4月4日,天津市大礼堂。天津市2017年“津门工匠”命名大会在这里隆重召开。来自天津各行业的10名优秀职工代表被授予“津门工匠”。中国石化炼化工程集团四建公司职工刘金军赫然名列其中。

4月6日13时21分,天津南站,高铁G167驶出站台,奔向杭州。座位上的刘金军双眼凝视着窗外。刚刚获得“津门工匠”证书的他没有去参加朋友为他举办的聚会,而是在家短暂地陪伴父母妻儿,便提前买了返程票奔赴工作岗位。他知道施工现场更需要他。

难不倒的智多星

1996年8月,刘金军技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四建公司铆工岗位,成为一名技术工人。实习期间,他深感学校的理论知识无法满足复杂施工的需要,自己不懂得的东西太多,要做一名合格的技术工人。就必须从头学起。从此,施工现场和宿舍成为他工作、生活的两个坐标点。自学技能书籍和研究图纸,占据了他大部分业余时间。遇到困难就虚心向老师傅请教,如饥似渴地学习、汲取着工作中的“养分”。不知不觉,他逐渐掌握了铆工的技能和现场施工的常识。

2013年,在天津国家战略储备油库工程施工中,项目部遇到难题:10万立方米原油罐罐底边缘板需要切割,呈扇形,一面圆弧,三面直口,且带坡口。为了节省时间,刘金军对常用的操作方法提出改进意见:采用火焰数控多枪头同时切割,增加枪头,加长轨道,设定参数。经过反复试验,措施可行。在他的督促、指导下,施工人员仅用两个月便完成了8台10万立方米原油罐2928张板材的切割任务,若在以往至少需要6个月的时间。刘金军的创新方法不仅减轻了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效率,而且节约成本200多万元。

智多星的十八般兵器。摄影/付强

“刘金军就像是智多星,遇到难题总能想出各种别人想不到的好点子。”身旁的同事这样评价他。2000年,刘金军所在的四建公司设备一队承担了天津石化炼油厂检修改造的施工任务。催化装置提升管原油喷嘴安装,作业环境差、技术要求高。队长把原油喷嘴安装任务交给刘金军时将了他一军:“你要是能一点不差地拿下来,以后我管你叫师傅。”刘金军虽然忐忑,但是不服输的信念立马占了上风,拍着胸脯一口答应下来。

直径0.8米的提升管内只能容得下一个人操作,刘金军爬进去在里面反复观察、琢磨。提升管原油喷嘴在标高16.5米的平台处,4个喷嘴沿着管径圆周均匀分布成45°夹角,安装要求4个喷嘴的中轴延长线必须交叉到一个点。刘金军反复思量后,将原油喷嘴法兰按孔中心做好标记,在套管外壁上临时焊接自制的调节螺杆,用高精度角度尺度量,将调节喷嘴插入套管的深度与标高,用角度尺测量角度。两天时间,提升管的4个原油喷嘴安装成功。经质量检验,误差不超过±0.1°,标高误差不超出0.5毫米,焊接无变形,低于作业手册规定参数,业主和监理人员纷纷向他竖起了大拇指。队长也兴高采烈、心悦诚服地叫了刘金军一声“师傅!”

学以致用出成果

2016年6月,四建公司成立了4个“劳模创新工作室”,其中就有以刘金军名字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刘金军在自豪的同时,感到沉甸甸的压力。

在天津公司基地的刘金军工作室的灯并不常亮着,因为他经常在外阜的施工现场。然而,每次回到基地他就一头钻进工作室,专心致志地翻阅专业书籍,着了魔般地研究工作中遇到的难题。

在天津国家储备油库8台10万立方米原油罐加固圈L型钢的预制过程中,预制成型后变形是一直困扰施工的难题。受平时学习的《金属材料与热处理》《铆工加工工艺》两本专业书的启发,经过反复分析,刘金军终于发现问题所在:由于切割变形、组对误差、焊接收缩等原因,12米长的L型加固圈在预制成型后圆弧度与图纸尺寸偏差较大,导致安装后罐体的椭圆度发生偏差和变形。于是,在他的指导下,施工人员将板材火焰切割后彻底打磨氧化铁,再按焊接顺序焊接,同时及时更换、维修、调试老化的焊机,彻底消除焊缝间隙,变形问题得到解决,有效地保证了储罐的整体安装质量。此项技术,经过整理、发布和评审获得四建公司年度优秀QC成果一等奖。

“我就是对新事物感兴趣,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刘金军这样说。在山东龙口储罐项目施工中,刘金军改变以往储罐板材、型材、管材传统的氧气—乙炔火焰切割工艺,采用自己研发的空气等离子切割法,从设备调配、工具使用到人员技能操作,都全程参与、亲自操作。5台5万立方米的原油储罐除主体施工外,其余所有板材、型材、管材全部采用空气等离子切割法,速度快、质量优,为项目节约资金100多万元。此项创新成果在四建公司推广应用至今。

工作室成立以来,刘金军编写的《数控火焰切割机的改进与实用》《提高大型储罐板材下料的预制精度与效率》等项目分别被评为2014、2015年天津市“讲理想、比贡献”活动优秀项目。

宝剑锋从磨砺出

四建公司对人才的培育为刘金军提供了展示技能的舞台。

2013年初,四建公司选派刘金军参加全国工程建设系统职业竞赛。他所在的冷作钣金工组的竞赛,融入了识图、划线、切割、钻孔、组装、焊接、成型等各项技能操作,兼容了钳工、焊工、冷作钣金工的知识要点。

接到参赛任务后,刘金军回到基地参加培训。他晚睡早起,刻苦训练,双手都磨出了老茧,每天总是最后一个离开训练室。当年4月,在竞赛中刘金军沉着、冷静,从来自全国九大行业共计140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撷取冷作钣金工组金奖,取得个人总成绩第一名,为中国石化赢得了荣誉。

工作中,刘金军更是不甘示弱,勇往直前。由他加工的形状各异的钢板应用于储罐从未发生过误差,他的产品合格率一直保持100%,被业主和监理授予免检产品。工作中,他毫不保留地主动将自己的技术传授给其他同事,手把手包教包会,受到大家的欢迎和称赞。在四建公司舟山LNG储罐项目施工中,他白天工作,晚上则总结每天工作的情况,琢磨着有没有可以再提高的地方。随着他一道道难关的攻克,一项项荣誉也接踵而来——全国技术能手、全国建设系统技术能手、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公司劳动模范、公司首席百名员工、公司优秀共产党员,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冷作钣金工技能大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这就是刘金军—一名响当当的“津门工匠”。

猜你喜欢
津门储罐原油
名家
大型LNG储罐设计计算关键技术
在役球形储罐埋藏缺陷的监测方式探讨
大型LNG储罐珍珠岩在线填充技术实践
基于地震响应分析的大型LNG全容式储罐储罐基础方案设计
春华秋实出津门
含蜡原油非牛顿流变特性
推进生态治理 清水畅流津门
大数据是“原油”,不是“汽油”
黑马会天津分会成立,津门创业者蓄势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