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治疗前后支气管灌洗液中TNF-α、IFN-γ、IL-6水平观察

2018-11-22 10:58陈俊袁保东彭孝红姚芳李佺陈国玺兰星
山东医药 2018年40期
关键词:洗液抗结核结核

陈俊,袁保东,彭孝红,姚芳,李佺,陈国玺,兰星

(武汉市肺科医院,武汉 430030)

近年来全世界结核疫情严重,结核感染率及发病率均升高。2015年全球新增结核患者约10 400万,约1 800万例患者死亡,我国为全球新发结核病例最多的6个国家之一。气管支气管结核(TBTB)是结核病中危害最大、传染性最强、肺功能损害最重的一类结核病。TBTB治疗困难、疗程长,部分患者甚至出现耐药、结核复发、肺功能严重受损等。所以优化TBTB治疗方案并减少后遗症是结核治疗中的重点和难点。气道内免疫治疗可能成为新的突破点。有报道提出免疫因子TNF-α、IFN-γ、IL-6可作为结核感染后的有效生物标志物[1~3],在对结核分枝杆菌(简称Mtb)的免疫应答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通过检测TBTB患者支气管灌洗液中细胞因子(TNF-α、IFN-γ、IL-6)水平,分析它们在TBTB发病及转归中的变化,探讨这些细胞因子在TBTB病程中所起到的免疫调节作用及意义,为TBTB的气道内免疫治疗提供理论依据,进一步优化TBTB治疗方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1.1 TBTB组 选取我院2016年1~12月明确诊断的40例TBTB住院患者作为TBTB组。TBTB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36.75±12.45)岁,吸烟11例,有既往病史12例(糖尿病4例、慢性胃炎2例、乙肝病毒携带2例、胃大部切除1例、慢性咽炎1例、合并小儿麻痹症后遗症1例、有肺结核病史者1例)。TBTB诊断依据2012年气管支气管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4]。纳入标准:所有TBTB患者治疗前痰结核菌涂片(STB)、痰结核菌培养(人型分枝杆菌,CTB)均阳性,CTB药敏无耐药,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检查提示气管、支气管结核(病变累及主支气管、叶、段支气管,部分患者病变累及主气管),灌洗液普通细菌培养、霉菌涂片和培养均阴性,血清降钙素(PCT)正常。TBTB组患者接受抗结核治疗及异烟肼联合地塞米松雾化吸入治疗。所有患者定期随访,治疗2月末患者痰STB均转阴,纤支镜检查提示气管、支气管病变明显好转,肺部影像学较前吸收。治疗前及治疗1、2、6月,纤支镜检查时留取支气管灌洗液。

1.1.2 菌阴组 选取同期住院诊断为菌阴肺结核患者40例(均为健康体检时发现)作为菌阴组。菌阴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34.13±11.42)岁,吸烟13例,有既往病史6例(糖尿病3例、慢性胃炎1例、乙肝病毒携带2例)。入选标准:3次STB及1次CTB均阴性,常规抗感染治疗无效,临床排除其他非结核性肺部疾患。胸部CT检查符合典型结核影像学特征(经两位胸科影像学专家共同阅片证实)。结核菌素试验(+++~++++),T-spot阳性。纤支镜检查证实气道无明显异常(经两位纤支镜专职医生认同),选取病灶相应肺段行支气管灌洗留取标本。受试者1个月内无明显呼吸道感染史,既往无心肺疾病和过敏性疾病史,纤支镜灌洗液普通细菌培养、霉菌涂片和培养均阴性,PCT正常。菌阴组患者接受诊断性抗结核治疗并随访观察,抗结核治疗2月,肺部影像学较前吸收好转,诊断性治疗有效。

1.1.3 对照组 选取同期住院行纤支镜检查的纵隔淋巴结结核患者8例、可疑纵隔肿瘤2例为对照组。对照组男6例、女4例,年龄(42.40±13.08)岁,吸烟5例,有既往病史4例(乙肝病毒携带2例、糖尿病1例、白细胞减少1例)。入选标准:胸部CT检查肺部无实质性病变(经两位胸科影像学专家共同阅片证实),纤支镜检查证实气道无明显异常(经两位纤支镜专职医生认同);受试者术前1个月内无呼吸道感染史,既往无心肺疾病和过敏性疾病史;纤支镜灌洗液普通细菌培养、霉菌涂片和培养均阴性,PCT正常;3次STB及1次CTB均阴性。纤支镜检查时选取同一肺段(右上支气管)行支气管灌洗留取标本。

三组性别、年龄、吸烟比例、有既往史比例比较P均>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患者知情同意。

1.2 支气管灌洗液TNF-α、INF-γ、IL-6检测 各组纤支镜检查时,每次灌洗10 mL(生理盐水),共3次,尽量回抽灌洗液留取标本,低温离心(2 000 r/min),留取上清,置-80 ℃冰箱保存待测。采用ELISA法检测TNF-α、IL-6、INF-γ,试剂均购自上海沪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按说明书操作。

2 结果

TBTB组治疗前后及菌阴组、对照组支气管灌洗液TNF-α、INF-γ、IL-6水平比较见表1。

3 讨论

TBTB是发生在气管、支气管黏膜、黏膜下层平滑肌、软骨及外膜的结核病[4],属于下呼吸道结核病,严重影响气道结构及功能。

表1 TBTB组治疗前后及菌阴组、对照组支气管灌洗液

注:与菌阴组及对照组相比,*P<0.05;与本组治疗前相比,△P<0.05;与本组治疗1月相比,○P<0.05;与本组治疗2月相比,●P<0.05。

在TBTB发生发展过程中,有多种细胞因子参与了气道内的免疫应答及其病理过程。有研究[2,3,5]发现,在结核患者的血清、胸腔积液以及实验动物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均可检测出TNF-α、IFN-γ、IL-6,提出这些因子可作为结核感染后的有效生物标志物。预防结核感染的AERAS-402气溶胶疫苗接种引起恒河猴强大的细胞免疫应答,在实验动物肺泡灌洗液中发现特异性CD4及CD8效应性T细胞,并产生大量细胞因子,如IFN-γ、TNF-α等[6]。但目前国内外尚无TBTB患者支气管灌洗液中TNF-α、IFN-γ、IL-6水平研究的报道。

TNF-α是一类由激活的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所分泌的细胞因子,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能促进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并有利于清除胞内Mtb,促进机体产生有效的肉芽肿应答。Dorhoi等[7]发现,超高水平的TNF-α与结核病变加重相关,所以TNF-α起到保护性免疫和致炎的双重作用,TNF-α表达的波动可以明显影响疾病的病程。TNF-α亦可诱导内皮细胞和巨噬细胞释放IL-6,并调控早期IL-6的产生[8],形成因子之间相互促进、复杂的协同作用。本研究发现,TBTB组治疗前支气管灌洗液中TNF-α较菌阴组、对照组明显升高,TNF-α产生增多有利于激活多种免疫细胞及因子,促进机体清除结核感染。Navarra等[9]研究发现,在亚洲结核病流行地区,接受TNF-α拮抗剂治疗的患者结核患病风险增加。TBTB组患者治疗2月时气管、支气管病变明显好转,肺部影像学较前吸收,TNF-α检测值下降,与疾病恢复一致。Shameem等[10]研究发现,在耐多药肺结核(MDR-TB)患者中,血清TNF-α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结核病患者,建议将TNF-α作为MDR-TB患者对二线抗结核药物治疗有效的指标。因本文未纳入MDR-TB患者,若支气管灌洗液中TNF-α持续升高,我们是否需要警惕MDR-TB可能,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IFN-γ主要由活化的Th1细胞产生,它可以促进巨噬细胞活化、清除胞内Mtb,提高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Ⅱ(MHC-Ⅱ)分子表达,促进抗原识别[11]。IFN-γ水平的高低可区分活动性和潜伏结核感染[12]。目前广泛开展的t-spot检测技术,可检测血清IFN-γ水平用于诊断结核病。本研究发现TBTB组治疗前支气管灌洗液中IFN-γ水平较菌阴组、对照组明显升高,提示IFN-γ升高与气道内结核感染相关。Adewole等[13]随访监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在治疗前3月血清IFN-γ水平,发现治疗1月时较治疗前水平升高,治疗3月时血清IFN-γ明显降低。本研究发现在治疗1月时,TBTB组支气管灌洗液中IFN-γ较治疗前轻度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析原因可能为有效的抗结核治疗导致Mtb大量死亡,死亡菌体抗原刺激淋巴细胞导致肺组织T淋巴细胞产生增加;其次为部分患者支气管结核较重,病初干酪坏死物堵塞气道,当支气管逐步通畅,灌洗液中IFN-γ检测值较前升高。随着病情好转恢复,患者于治疗2月IFN-γ水平明显下降,治疗6月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IL-6在炎症及免疫反应中起到多效应性作用,并促进结核感染后有效的宿主免疫反应。其作用机制为促进T、B细胞成熟,介导急性炎症反应。Lopes等[14]研究发现,IL-6能刺激早期IFN-γ的产生,IL-6基因敲除小鼠IFN-γ产生低,提示IL-6在对Mtb的保护性反应中起关键作用。IL-6水平升高可增强组织细胞对TNF-α的敏感性。而另一方面,IL-6又可下调巨噬细胞杀微生物活性,抑制INF-α的产生,由Mtb感染的巨噬细胞分泌的IL-6可抑制未感染的巨噬细胞对IFN-γ的反应[15]。有研究表明,IL-6可能发挥多重效应,并对宿主控制Mtb感染产生影响。本文发现TBTB组治疗前支气管灌洗液IL-6水平明显高于菌阴组、对照组,但治疗1月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早于TNF-α、IFN-γ,考虑可能与IL-6免疫调节的双向性和复杂性相关,若IL-6水平持续升高,反而抑制受Mtb感染的巨噬细胞中IFN-γ诱导的自噬功能[16],不利于炎症恢复,可导致组织坏死加重及MDR-TB。TBTB组患者治疗2月及治疗6月支气管灌洗液IL-6水平与菌阴组、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atima等[17]研究发现,活动性肺结核和MDR-TB患者血清IL-6明显高于接受抗结核治疗的患者。本研究TBTB组患者抗结核治疗后支气管灌洗液IL-6水平也明显下降。

本研究不足之处:因均为痰菌阳性的支气管结核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有导致Mtb播散、病灶增多的风险,故纤支镜治疗留取标本均采用支气管灌洗,灌洗后尽量回抽留取标本,以免灌洗液流入其他叶段支气管导致细菌播散。其次需进一步探讨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复杂的网络联系,更深层次了解免疫状况及机制。

猜你喜欢
洗液抗结核结核
以危废焚烧尾气洗涤塔水处理飞灰水洗液的可行性研究
免疫功能和SAA、MMP-9、MMP-14在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中的临床评估
重症肺炎肺泡灌洗液miR-127-5p、 miR-3686、 sTREM-1的表达及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376例分析
肺泡灌洗液G和GM试验对早期诊断AECOPD患者并发侵袭性肺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一度浪漫的结核
层次分析模型在结核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贵州夏枯草的抗结核化学成分研究
五味黄连洗液止痒抗过敏作用的实验研究
链霉菌CPCC 203702中抗结核分枝杆菌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与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