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县域经济创新发展

2018-11-27 01:22吴文良明光市科学技术局
安徽科技 2018年5期
关键词:明光滁州市全市

◎文/吴文良(明光市科学技术局)

近年来,明光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创新发展的战略部署,顺应科技发展趋势,遵循科技创新规律,强化市场导向作用,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着力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有力促进了全市科技创新综合指标大幅提升、单项指标不断突破,在2017年滁州市科技创新综合考核中名列全市第2位。

一、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机制是根本

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涉及面广泛的系统工程,明光市委、市政府充分认识到,科技创新不能只是科技部门单打独斗,必须从根本上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一是制定完善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明光市结合省、市印发的科技创新政策文件,出台了《明光市实施四大工程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及配套文件,系统梳理提炼成59条科技创新政策,逐一传达到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及拟重点培育的企业。

二是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推进机制。一方面,建立科技创新联席会议机制,由全市13个责任单位组成,定期召开推进会议,互通工作信息,加强协调配合。另一方面,建立科技创新工作考核机制,将科技创新工作纳入到对各乡镇街道及市直责任单位的目标绩效考核之中,实行“科技创新项目化、项目推进责任化、责任落实考评化”,为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三是加强科技部门的干部队伍建设。一方面,增加市科技行政管理部门编制,增设了科技创新办公室,增加1名行政编制和1个股级职数。另一方面,配强配齐科技行政管理部门领导班子,班子平均年龄下降8岁,并在学历、人员结构上进行了优化。

二、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是保障

一是加大对科技经费的投入。按照滁州市“各地建立科技创新投入长效机制,政府每年加大对科技经费投入力度,2017年增长率应高于15%”的要求,2017年明光市财政科学技术专项预算为2156万元,中期追加天使基金2000万元、创新券配套资金100万元,全年实际累计投入5520万元,比2016年全年累计投入4627万元增长19.32%,切实保障了全市科技创新需求。

二是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明光市每年从科技专项经费中安排资金,以政策引导企业在研发投入、平台建设、成果转化和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加快发展,对首次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及时兑现本级配套奖励资金16万元,对企业引进的高层次科技人才按不同档次给予10万~800万元的奖励或补贴。落实高新技术企业按15%征收企业所得税和研发费用加计抵扣等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2018年3月,在明光市工业经济暨创新发展大会上,全市一次性兑现了2017年度的企业奖励扶持资金1646万元,使符合条件的企业充分享受了政策红利,支持了企业创新发展。

三是切实提升R&D投入占GDP比重。在全市R&D投入比重不高、结构不合理的情况下,明光市科学安排,加强政策引导和工作调度,积极鼓励支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加大研发经费投入,突出企业在创新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不断提升企业竞争能力。此外,充分发挥科技联络员的作用,力争做到自主研发新产品方面应报尽报、应统尽统,做实研发项目支撑,切实提高源头数据质量。

三、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强化人才集聚和平台建设是关键

一是实施人才引进行动。明确明光市发展战略定位,聚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开展了三大人才引进行动。2017年,全市新建立院士工作站2家,填补了明光无院士工作站的空白;招引“千人计划”专家1名,在明光建设新能源新材料科技项目。新招引了中科大量子纠缠项目、中交遥感无人机等6个高层次人才团队在明光创新创业。

二是推进平台基地建设。明光众创空间暨产业互联网园成功运营,入驻企业103家,被认定为滁州市众创空间。新培育现代农业众创空间——国家级“星创天地”1家。获批安徽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滁州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个。明光市政府与安徽农业大学合作共建的皖东综合试验站,有效促进了农业现代科技的推广应用。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成功申报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

三是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明光市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推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培育和壮大一批竞争力强的高新技术企业。在2017年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中,明光市两批共11家企业申报全部通过专家评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数的180%,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由17家增长到26家。

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产学研合作和成果转化是落脚点

一是积极与国家一流院所开展合作。2017年新促成企业与国家一流院所签约合作项目6个,分别与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58研究所、中国矿业大学、郑州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等签约合作,完成滁州市下达任务数的300%。

二是主动为亿元以上企业寻找技术依托单位。在深入调研企业技术难题及技术需求的基础上,主动牵线搭桥,促成全市31家企业与38家高校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其中18家亿元以上科技型企业全部明确技术依托单位,推动企业积极开发新产品或新技术。

三是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出台相关政策,鼓励符合条件的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科研人员带着科研项目和成果到明光市开展创新工作,创办企业并开展科技成果转化。2017年,全市新引进、签约10名科研人员带着科研项目和成果落地转化。如吉林大学药学院将专利成果在明光艾珂尔制药有限公司进行了转化;江苏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将专利成果在留香泵业公司进行了转化,共同申报的高效节能泥沙泵关键技术研究与系列产品开发项目,荣获了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过程中,明光市将遵循“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抢抓机遇,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全力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县域经济加速创新发展。

猜你喜欢
明光滁州市全市
夏至
有个地方叫童乐谷——安徽省滁州市永乐小学新时代少先队工作创新试验田
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山铜矿床成矿模式研究
总是去执行秘密任务的男人
习作点评
朱明光 :选择“逆行”的村支书
谢师宴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