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宝宝的肢体语言

2018-11-29 14:33匡雯肢体语言学家
妈妈宝宝 2018年5期
关键词:双臂肢体情景

文/匡雯 肢体语言学家

“肢体行为比语言更诚实,语言可以歪曲事实,但肢体行为却无法掩盖内心所想,更能真实地透露人的内心世界。” ——美剧《Lie to Me》

2岁的孩子大概掌握了200个词语,但其中常用的比较熟练的只有50个左右。而且,这个阶段的孩子还在不断地接触新的情绪,当他们还没有学会处理时,就会用沉默来代替表达。这时,你就需要从宝宝的肢体语言中了解孩子内心所想。

情景1在一件新玩具面前,他的双臂在身体前面交叉。

错误解读

我喜欢这个玩具!

真实意思

我有点害怕它!

在肢体语言学方面,双臂交叉有多达67种含义,双臂叠抱在胸前示意自我防范,普遍传达一种不安的情绪。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着很强的探索欲,如果他对一个事物不感兴趣,就不会出现害怕的表现。

正确的回应

如果孩子面对着玩具流露出犹豫或惧怕的神色,你要做的是鼓励他克服。最好的办法是用自己的示范减轻孩子的恐惧心理,比如自己先玩给宝宝看。不要笑他胆小,更不要勉强他玩,这很可能引起他大发脾气而彻底放弃对玩具的尝试。

情景2面对陌生阿姨,他用衣服遮住脸或躲在你身后。

错误解读

我不想看到她!

真实意思

我不喜欢她盯着我看。

孩子的这种反应很可能是由于对方的行为让自己感到不自在。首先,你可以观察他的表情,如果他是笑着的,那没有问题;如果他有点不高兴,那他很可能想要躲起来,因为陌生的氛围让他感到不安。

正确的回应

首先一定不要大惊小怪,这没什么大不了。你可以先向朋友解释:“他可能有点害羞。”一定不要以责怪的口吻随便给孩子贴标签,类似“唉,这孩子就是不闯实”“你这样多不礼貌”等。最好以一个旁观者的口吻平静地对他说:“看得出来你好像有点不太适应,没有关系,我给你一点时间,等你调整好就加入我们。”

情景3你从外面进来时,孩子不跟你进行眼神交流。

错误解读

我做错事了,但我不想让你知道。

真实意思

我为我做的错事感到自责。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随着“害羞”心理的出现,“羞愧”“自责”心理也相应出现。这是好事。美国一项研究发现,2岁时就表现出“愧疚”“自责”心理的孩子,在日后出现行为问题的概率比那些没有这些心理的孩子要低得多。孩子回避与家长的眼神交流并不是说孩子一定在掩藏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正确的回应

当你发现孩子试图掩盖什么时,通常妈妈们的第一反应是到处翻找看孩子究竟闯了多大的祸,但其实他可能只是为了一件小事而自责。家长的反应首先要淡定,其次态度要积极。当你知道孩子犯的错误时,你可以简单地指出,让他以后改正。当你还不知道宝宝羞愧的原因时,你可以说:“我知道发生了些事情,而且你也不是故意的,没关系。”引导他向你敞开心扉,以后不再躲避你。

情景4原本黏人的“小棉袄”突然推开你。

错误解读

离我远点!

真实意思

我可以自己来!

推开原本依赖的双手,对孩子来说是件好事,说明她开始相信并使用自己的能力。

正确的回应

千万不要想当然地认为你的宝宝依然需要你的帮忙。如果她想要独立完成一件事情,不要插手,除非他向你发出邀请,或是他的行为有危险性。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把孩子当成汽车,而你就是加油站。当他需要安慰和你的补给时,他会走向你。

猜你喜欢
双臂肢体情景
情景交际
我在街上走
肢体语言
石化企业情景构建的应用
锐角寻亲记
肢体写作漫谈
楼梯间 要小心
把美留在心里
双臂锻炼六法
我在街上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