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遗传发育所发现植物免疫系统生成的调控机制

2018-12-04 10:30
中国农村科技 2018年11期
关键词:拟南芥免疫系统幼苗

新生儿出生后其免疫系统经历了快速、剧烈的变化。那么,植物在种子萌发后其天然免疫系统是否也会随个体的发育而逐步成熟呢?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吕东平研究组与福建农林大学唐定中研究组合作发现,由免疫受体FLS2介导的免疫反应在拟南芥幼苗的生长过程中逐步增强,而且,这个过程受免疫受体FLS2基因转录的控制。进一步研究发现,两个AP2类转录因子TOE1和TOE2可以直接与FLS2基因的启动子结合,并抑制FLS2基因的转录。已知TOE1和TOE2为小RNA miR172靶基因,该研究发现,在拟南芥幼苗的生长过程中,miR172的丰度逐步升高,TOE1和TOE2的蛋白积累逐渐降低,因此,TOE1和TOE2对FLS2转录的抑制逐步减小,这使得FLS2基因在幼苗的生长过程中的表达逐渐提高,最终促成植物天然免疫系统的生成(Ontogeny)。

该研究结果于10月18日在线发表于The Plant Cell 杂志。该研究得到科技部“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资助。

猜你喜欢
拟南芥免疫系统幼苗
行为免疫系统对个体就医行为倾向的影响*
种玉米要用“锌” 幼苗不得花白病
拟南芥栽培关键技术研究
Staying healthy
You’ve got questions, she’s got answers (but you probably won’t like them)
拟南芥
口水暴露了身份
默默真爱暖幼苗
“五老”倾注心血 呵护“幼苗”成长
红色热土育幼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