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成本管理理论在企业中的运用

2018-12-07 17:45
经营者 2018年24期
关键词:成本核算成本理论

刘 宇

一、企业中运用成本管理理论的必要性

在现代企业经营过程中,主要有两大目标,一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二是实现成本最小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成本最小化与利润最大化就是一个概念,只是看待问题的角度不一样。要想达到成本最小化的目标,促进企业经营效益提升,就要合理运用成本管理理念,用最低的代价生产出最多的产品。并能运用成本管理理念实现对成本的有效控制,防止生产过程中的浪费。此外,成本管理能够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有效指导,对于企业生产定价、销售决策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成本管理理论在企业运用中的问题

(一)成本管理观念有待提高

成本管理理论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现实的生产活动中,由于各种原因,企业对于这一块的重视程度仍旧有待提高。一直以来,大部分企业对于成本管理的理解不够彻底,更多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普遍存在将成本管理等同于降低成本的误区。有的企业对于成本管理不得其门而入,将节约作为降低成本的主要手段。这样的成本管理显然并不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因为,一味地厉行节约或许慢慢就会演变成产品原材料品质的下降,从而导致产品质量的降低,久而久之企业的口碑就会变差,企业效益也随之降低。总体上来说,这样的成本管理观念是一种被动的、消极的、落后的成本管理方式。

(二)成本核算方法错误导致成本信息失真

所谓的成本核算,就是指根据一定的分类标准,将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涉及的所有成本进行分类和整理,再以这个为基础进行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计算。总成本和单位成本能够更加直观、更加具体的体现出产品的利润状况。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是成本管理的基础,也是成本管理的核心。然而在当前企业的现实情况中,成本核算的方法存在一定的误区。有的企业没有根据企业自身生产的特点来选择适合本企业的成本核算对象、成本项目以及成本计算方法,最终导致得到的结果是错误的、信息发生偏差。有的企业没有很好地对成本项目进行整理和分类,成本项目混乱,分类错误。例如,有的企业将普通生产工人的工资支出列支到了制造费用的类别里,而将管理人员的费用支出列支到了生产费用的类别中。在有些人的认识中,成本核算可能只是一个小小的技术活,但是如果成本核算出现错误可能会导致你的决策出现重大错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三)企业成本管理方法落后,缺乏系统性

在现实的企业成本管理中,有些管理者可能存在这样的疑问:对于成本的控制已经十分具体了,甚至对于夏天是不是开空调都有相关的规定,为什么还是没有做好企业成本管理工作。其实这是一种误区。对于企业成本管理来说,不能仅仅依靠缩衣节食来降低成本,这样的成本管理方法已经是非常落后的,也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成本管理体系。当然,这并不是说复印两面用纸的做法不好,也并不是说夏天的空调越低越好,节能环保当然还是值得提倡的,该节省的地方也还是要节省的。但我们这里强调的成本管理方法更多的是要考虑其对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性。然而目前,很多企业管理者没有进行系统思考,缺乏统筹性的安排,更多的时候不能够从总体上控制成本,往往会发生这个环节的成本下降了,导致另外一个环节的成本上去了,结果总成本还是没有降低。

三、成本管理理论在企业中的运用建议

(一)企业成本管理者要拓宽视野,改变观念

作为一个企业管理者,不能够仅仅着眼于眼前的蝇头小利,更多的时候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企业的经营问题。首先,企业管理者要不断地拓宽自己的视野,更新自己的管理观念。真正的成本管理并不是简单地等同于减少支出、降低成本,而是应该将成本管理理解为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资本产出效率的管理手段。其次,要将企业成本管理作为一种战略目标,高度重视成本管理的科学性和精确性。成本管理不仅仅只是财务人员的工作,在制定计划、原材料购买、生产制造、销售经营,甚至是产品售后维修中均涉及成本管理,成本管理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涉及整个企业的运营过程。最后,企业管理者要改变自己的管理观念,加强成本控制意识。同时,要动员所有员工共同参与到成本管理中。如果企业管理者自身缺乏足够的成本管理意识,那么员工也无法发挥自己的成本管理能力;如果管理者自身对于成本管理十分重视,但是企业的员工却不能够配合企业的成本管理方案,那么管理者的成本管理方案也不能够得到很好的落实,同样不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

(二)重视成本核算的正确性,提供真实信息

既然成本核算是一种基础性工作,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对于企业的战略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企业就要重视成本核算的工作,避免在细微的地方出现差错,最终导致巨大的损失。第一,提高会计财务人员对于成本核算的重要性认识。只有从观念上认识到成本核算的重要性后,才能够在平时的工作中重视,避免不仔细、笔误等低级错误的出现。第二,要加强会计人员的知识培训和教育,不断更新他们的知识体系,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只有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不断地提高,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知识性错误,才能够真正将成本核算工作做好做精。然而,专业知识不仅仅需要通过一系列的理论学习,还需要真正接触生产加工的具体环节,了解产品生产中涉及的各个成本项目。第三,要进行相应的监督与核对工作。企业管理人员要不定期地对成本核算的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通过监督和管理提高企业成本核算的正确性。因此,管理人员也要具备相应的知识,真正做到将成本核算运用到企业决策中去。

(三)引进成本管理先进方法,加强系统性成本管理

首先,企业管理要树立正确的成本管理理念,正确认识到成本管理的系统性和全局性,对于成本管理中涉及的成本控制、存货成本、供应成本、销售成本、人力成本、环境成本、时间成本、机会成本等一系列成本概念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和分析,并将这种理念推广到整个企业的员工。其次,要对成本管理先进方法进行分析。时代在进步,成本管理理论也在不断更新。企业管理人员要对成本管理理论具有敏感度,对于先进理论要进行及时的学习,并对之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取舍。将真正适合企业的,能够降低企业成本的先进管理方法进行吸收,并进行相应的改造,使其能够真正为企业所用。最后,要重视技术创新,运用现代化技术提高成本管理效率。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为成本管理人员提供畅通的成长机制,让他们能够发挥自己的创新才能和学习能力,根据企业内部情况和信息化技术,不断地改进企业成本管理方法,最终找到最适合企业自身的、有针对性的长期战略决策。

(四)努力加强成本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现代成本管理观念在形成人们的管理意识前,往往都要经过由管理理论到管理实践的磨合。对于成本管理专家而言,能够以资本运作的方式成立相应的咨询公司,实现成本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合理地运用新型成本管理理论,使企业效益得到有效增加。正是因为供需双方的直接接触,才能将成本管理理论转变为社会生产力。在此过程中,可以将一些行之有效的成本管理经验介绍给有需要的企业,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增加,同时还可以对这些观念与方法进行强化与推广,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成本管理观念。

四、结语

成本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不仅仅需要企业管理人员予以重视,同时也需要企业中的每一位员工的配合。只有真正地将成本管理理论科学的、正确的运用企业管理中,才能够根据成本管理所得的信息进行战略决策,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益。

猜你喜欢
成本核算成本理论
医院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公路施工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
坚持理论创新
浅析通过产品质量统计的改进规范质量成本核算
浅析建筑业营改增对工程成本核算的影响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二孩补贴”难抵养娃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