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会计成本核算问题探讨

2018-12-07 17:45刘媛媛
经营者 2018年24期
关键词:成本核算事业单位单位

刘媛媛

事业单位目前大部分均采用预算会计制度,使用的资金来源也大部分是国家财政补助,单位预算由国家财政来平衡。这样一来基本没有资金压力,也不需要承担过多的经济责任,因此事业单位很多都没有进行成本核算,近期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已经展开,事业单位绩效预算也在深化,成本核算已经势在必行。

事业单位会计成本核算主要是指事业单位在提供服务活动和生产产品过程中所耗用的无形劳动和有形劳动的价值总和。包括日常公用支出、人员支出、购置固定资产和大修理、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税费。事业单位成本核算也是一定时间内单位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事业单位成本核算是应用广阔、内涵丰富,包括预算、核算、计算、监督、分析、管理及控制。

一、事业单位会计成本核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事业单位当前的成本核算存在局限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收付实现制,没有办法全面、客观的反映事业单位资产负债情况

事业单位会计所采用的收付实现制,强调某一年度内,事业单位收支产生的现金流量情况,对非本期的资本性支出,收付实现制是以现金的实际支付日作为费用核销,不是本期发生的业务不能在会计上有所反映,很难全面反映单位资产及负债情况,也很可能会分不清资本性支出和经常性支出,可能会造成事业单位数量信息和国有资产规模失真,对这些信息和资产的控制和监督也可能不准确。

(二)收付实现制使得会计信息可比性缺乏

近年来,事业单位资金不再仅仅是财政拨款,事业单位市场化进程也在不断地推进,投资主体不再单一而是多元化,私人部门也开始介入事业单位领域,从而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透明度提出更高要求,由此可见收付实现制已远远不能适应事业单位投资主体多元化改革的要求,在收付实现制下会计所提供的信息没有可比性。

(三)收付实现制下,不能够客观反映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和绩效情况

单位实行收付实现制,是以款项的实际收付来确认收入和费用,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的是一定会计期间内资金使用、来源及报告当日现金余额这些信息,反映的是将事业收入总量和事业支出总量相配比,这种配比只是简单的比较,不能反映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和绩效情况。

二、加强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的必要性

市场竞争、价值规律、优胜劣汰要求事业单位必须要进行成本核算。国内、国际经济的不断深化发展和市场经济日趋成熟,事业单位要想在市场竞争中长远发展和立于不败之地,一定要通过成本核算,通过找出问题和发挥自身优势不断改进从而加强内部管理。

事业单位自律建设要有成本核算做后盾。我国各项法律及法规正在一步步完善,也正在从人治社会转变到法制社会,人们的法律及各方面意识也在增强。企业和人们的选择空间已很大,事业单位也一定要加强自律建设从而重新塑造在人们心中的形象,树立好的品牌效益,获得到更多的企业和人的认同,这些方面都必须加强成本核算,从而争取到更多竞争机会,这样才能获得更大发展空间。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也要进行事业单位成本核算。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长期以来的一项改革措施,其主要目标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我国事业单位收入分配改革也要按这个目标进行下去,要实现这个目标一定要进行成本核算。

事业单位进行预算的资料大部分都来源于成本核算。事业单位的每年预算和长远规划主要的资料来源于成本核算,成本核算是这些工作的基础,没有成本核算,很多预算工作都会无法进行,从而规划和预算可以说是凭空猜测,要想建立规划和预算的科学性、真实性、指导性一定要依据成本核算。

三、单位会计成本核算的重要性分析

资源配置要求事业单位进行成本核算。每一个单位都有成立、成熟、发展这样的过程,这也是单位在整合资源就是在资源配置的过程。单位加强成本核算,会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及单位资源,积累社会财富,节约成本,加强资源合理配置。

加强成本核算有利于促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每一个事业单位的工作都会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达到两个效益的和谐统一即既要创造出社会效益又要创造出本单位的经济效益,而两方面的统一也只有通过成本核算来完成。

成本核算会加强事业单位的发展历程。事业单位的发展有一个很大的发展历程,在计划经济时代,事业单位的命运掌握在政府部门的手中,这是由于事业单位所需要的资金绝大部分由财政拨款而获得;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发展,市场经济时代到了,政府对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这样一来财政拨款主要集中在公用事业部门,别的事业单位资金需要中财政拨款已大幅度减少,很多事业单位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成本手中,事业单位的服务成本、生产成本高低,将关系他的生存和发展,事业单位要在竞争中立足并发展,一定要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事业计划的执行情况需要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当前主管部门和政府对事业单位的考核是通过检查事业单位目标责任制来完成,而单位的目标责任制主要是通过单位的服务成本生产成本。

四、单位进行成本核算的意义

国家制定收费项目提供参考标准需要事业单位进行成本核算。现阶段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对事业单位的收费项目不再是计划经济时代的计划价格,而基本是宏观指导价,事业单位的灵活的定价权和自主选择权有很大增加,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事业单位通过成本核算反映成本的大小,还社会服务项目的一个真实价位,为国家宏观指导价的制订提供参考依据,通过相互参考促进成本和服务的对等性。

税费的核算需要事业单位进行成本核算。国家对事业单位的税费有一些的减免规定,事业单位的税费还必须按相关法律及法规执行,加强事业单位成本核算会有利于税费的检查和税费的核算缴纳。

事业单位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需要事业单位进行成本核算。事业单位的改革有部门合并编制人员多少等的改革,这些改革都要依赖成本核算。单位成本核算可以合理确定部门的重要性与非重要性,定编定员,合理安排人员需求,减少国家财政负担,度过事业单位发展瓶颈,在岗人员安心工作劳有所得,分流人员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获得更多的收入,改革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也改革了分配制度,促进事业单位向着精简、高效、服务方向发展。

五、成本核算应重点做好的工作

加强单位管理者成本核算意识。作为管理者应树立正确的成本核算意识观,正确去工作中实践,如果没有此意识,就不能说是进行成本核算,这是成本核算的前提。单位管理者应不断的参加培训和进行学习,来加强成本核算的方法、意识等。

固定资产成本核算。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也是比较重要的一部分,也应按企业会计准则计提折旧,还有其他一些固定资产的问题,比如固定资产到达使用期的更新换代怎样处理,固定资产收费标准如何制订,到期成本能否收回,这些问题,想要解决则既结合事业单位自己的实际又要结合企业一些相关财务制度,从而制定出一个确实可行的固定资产成本核算方法。

存货及材料采购成本核算。有的事业单位对材料的采购和存货没有进行成本核算,平时善于管理,出现拆了东墙补西墙,使单位材料和存货的使用产生严重恶性循环。只有对材料采购及存货进行成本核算,建立良性运行模式,才能管理好单位的存货及材料采购,进入管理的良性循环。

销售成本核算。有的事业单位没有进行销售成本核算,平时及考核时报表上是盈利,数据来源不够准确,问题很多。事业单位每个月都应该做好销售成本的核算,做到有来源有依据。

社会对事业单位财务信息需求的增加和预算会计环境的变化,对会计信息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上述要求,本文对现行事业单位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识和分析,并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和改进措施,事业单位采用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相结合的会计核算基础,同时改进资产、负债、收入、支出的会计处理,从而使事业单位提供的会计信息更全面、更客观、更真实、更及时。

猜你喜欢
成本核算事业单位单位
医院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公路施工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
浅析通过产品质量统计的改进规范质量成本核算
浅析建筑业营改增对工程成本核算的影响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Theme Analysis on Pursuit of Friendship in Oliver Twist
长度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