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东征与西征

2018-12-18 19:34张荣
世界家苑 2018年12期
关键词:东征

摘 要:长征胜利之后,红军紧接着进行的东征和西征,建立了拥有200万人口、约13万平方公里的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红一方面军也发展到2万余人,并与国民党东北军、第17路军建立起日益广泛的统战关系,巩固与扩大了陕甘苏区,为胜利实现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实现将中国革命大本营根据地放在西北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东征;西征;红一军团;红十五军团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对蒋介石发动的第五次围剿反击失利后,被迫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江西瑞金,开始了艰苦卓绝,史无前例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长征初期,由于中共中央领导人在军事上犯了先是冒险主义,后是逃跑主义的错误,使党和红军在湘江战役中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中央红军由长征出发时的8万人,锐减到了不足3万人,几乎陷于绝境。1935年1月7日,红军攻克遵义城,15日——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红军的基本原则,改组了遵义领导机构,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军事上的领导地位。在历史极端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在新的中央领导指挥下,四渡赤水、南渡乌江、佯攻贵阳、分兵黔东、诱出滇军、巧渡金沙江,摆脱了国民党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随后,又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5月,翻越了终年积雪的夹金山,8月红军又穿越纵横六百里渺无人烟的茫茫达草地,攻破天险腊子口,越过岷山后,继续北上。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结束了历时一年之久的战略转移,而将中国革命的大本营和民族抗战的出发点放在了大西北。当时,中华民族正处于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日本导演的"华北五省自治运动"正紧锣密鼓地进行,华北五省已经名存实亡。国民党政府却继续推行其"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正在调动几十万大军对陕北苏区大举进犯,妄图乘中央红军立足未稳之际,一举消灭。

中共中央到达陕北时,中日民族矛盾进一步加剧,为了尽快将国内阶级斗争的车轮推上民族抗战的轨道,中国共产党高举“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旗帜,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确主张。

1935年12月,党中央在瓦窑堡召开了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分析了全国政治形势和党的策略路线、军事战略,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策略,讨论了转变党的策略方针的必要性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可能性。制定了红军军事战略的基本原则是:把国内战争同民族战争结合起来;准备对日作战;扩大红军。红军的军事部署和作战行动,应确定地放在"打通抗日路线"与"巩固、扩大现有苏区"这个基点上。具体步骤是:把红军行动与苏区发展的主要方向,放在东边的山西和北边的绥远等省,提出了"抗日反蒋、渡河东征"的口号。

党中央到达陕北后,面临的两个最紧迫的问题就是国民党对西北革命根据地发动的第三次围剿和陕北肃反扩大化的问题,这两个问题解决之后,中共中央终于在陕北站稳了脚跟,获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来考虑和处理一些全局性的问题。那么,在上述这两个问题解决之后,真正的困难才显示出来,一方面,西北革命根据地面积虽然不算小,但是沟壑纵横,土地贫瘠,经济发展相当落后,而且连年的自然灾害,以这种情况养活陕甘红军已经很不容易,中共中央到达陕北后,红军给养更加困难,加之国名党对根据地又进行不断的围剿,使根据地人民的生活更加艰难;另一方面,从军事方面来看,数万红军集结于陕北,很容易遭到国民党优势兵力的围攻。为此,为了巩固和扩大西北革命根据地,宣传我党的抗日主张,实行直接对日作战,中共中央决定,红一方面军以“中国人民抗日先锋军”的名义,进行东征。

1936年2月20日晚,渡河东征的战斗正式打响。红一军团和红十五军团兵分两路,从北起绥德县沟口,南至清涧县河口百余里的河防线上突击强渡,一举突破阎锡山的晋绥防线,阎锡山得知红军渡过黄河的消息,立即调集十四个旅的兵力,编成四个纵队,从东、南、北三个方向,向红一方面军发动反击,双方在兑九峪展开激战,红军先后攻克了祁县、襄陵等县城。阎锡山惊惶万状,急电蒋介石增援,蒋介石急调十个师的兵力入晋。为了顾全大局,避免内战,红军主动回师陕北。5月5日,中共中央发出《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东征宣告结束。

东征历时75天,打了胜仗,唤醒了民众,扩充红军8000余人,筹措抗日经费30万元,宣传了我党的抗日主张,击溃了晋军30多个团的围追堵截,转战山西50余县,歼敌13000余人,俘敌4000余人;同时,组织地方游击队30多支,建立了县、乡、村苏维埃政权,发展了党的地方组织,在山西播下了抗日的革命火种。虽然说这次东征并未达到中共中央预期的目标,但它使我党在政治上和军事上获得了很大的帮助。

东征回师后,蒋介石仍坚持剿共政策,调集重兵,准备对西北根据地发动新的围剿。1936年5月13日——15日,中共中央在延川县太相寺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总结东征部署西征。5月18日,中革军委决定组成西方野战军,彭德怀任司令员。并成立了以彭德怀为首的西方野战军。主要任务是打击坚决反共的马洪奎和马鸿兵部,在陕甘宁三省边境地区创造新的根据地,其余部队留在南线,东线坚持游击战争,牵制国民党军队,以掩护红军主力和保卫西北根据地。

西征团结了回族同胞,争取了东北军,实现了局部停战,扩大了抗日阵地,为建立陕甘宁边区奠定了基础,西征还为迎接红二,红四方面军北上,实现了三大主力会师创造了条件。

这次战斗,作为一次影响中国革命进程的战略行动,奏响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奋起抵抗日本侵略军的战斗序曲,为在抗日战争初期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把山西作为坚持敌后抗战的战略支点奠定了历史性基础,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里程碑。

作者簡介

张荣,女,汉族,1990年2月12日生,籍贯陕西延安,毕业于陕西省安康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大专学历,现在延安大学在读本科,就职于延安革命纪念馆,讲解员职务。

(作者单位:延安革命纪念馆)

猜你喜欢
东征
红色传承引领绿色发展
姚宪民
论亚历山大东征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影响
龙行“乾坤”华夏“永和”
浅析十字军东征的原因
彭雪枫东征
杜文秀起义扩张
浅析亚历山大东征成功的原因
“东征”与实现民族统一
北伐与东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