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双脚触摸西部乡村

2018-12-19 07:48王薇
西部大开发 2018年11期
关键词:调研农民农业

文 / 本刊记者 王薇

乡村振兴就是要让农民富起来,让农业成为更多人向往的事业

陈烁 果树学硕士

调研地点

伊犁·特斯克县

伊犁·霍尔果斯市

吐鲁番·托克逊县

三个调研队花了40多天,整个暑假贯穿在这件事情当中,当时觉得辛苦,现在看来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影响深远的事。托克逊县维吾尔族人数占到95%以上,一开始非常担心语言不通带来沟通不畅,但我没料到他们汉语说得还很熟练,令我印象深刻。另外少数民族热情似火,接待饮食都无比周全。基于当地劳动人民的智慧,日照资源充足的托克逊县林果发展成熟,为了发展旅游业,很多地方都有设施齐全的民宿。头一次在“家门口”住青旅的我不禁心中感慨:乡村振兴就是要让农民富起来,让农业成为更多人向往的事业。乡村振兴实施的越好,农业发展愈发兴旺,农民就越有富起来的希望。我们作为农业院校的大学生,平时在学校学习,无法感知肩头的重任,但经过一次调研我会更有自信,更有社会责任感,同时明白我在从事一个怎样伟大的事业。

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这都是一次非凡体验

宋以若 英语专业

调研地点

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

榆中县有23个乡镇,268个行政村,前后展开了18天的调研。搜集了相关数据,完成了268个行政村的所有问卷。榆中县最主要农业产业莫过于高原夏菜的培养,高原夏菜在全国发展向好,并且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但经过调研,我们也深刻感受到交通不便的局限性;看到只剩些老人、小孩儿的空心村;他们也发展中草药种植,牲畜养殖,但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我们共同经历了如何利用新闻的力量打消疑虑,增加信任感;经历了怎样和不同身份的人打交道以便沟通顺畅;经历了怎样与不太配合的村镇干部获取资料;经历了怎样对路途遥远的乡村进行电话访谈以获得一手资料。总而言之,这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次非凡的体验,我们有苦,但更多的是满足与收获。走过太多次冤枉路,就会懂得在前一天晚上规划明天的路线,吃过一些亏,就会提前提醒队友要在哪方面加强注意,我们彼此也在调研中对家乡的认识更加清晰客观起来。

年轻领导班子对‘乡村振兴’有自己的认识和规划,他们对工作充满干劲

范成成 英语专业

调研地点

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

我是山东人,我的队友是安徽人,相对于在家乡调研的同学们而言,我们两个东部人在西部乡村调研的难度可想而知。在一个周一青海下起瓢泼大雨,水淹过裤脚,我们俩在经过一个周末的等待后耐心即将消磨殆尽。但在屡次遭拒、沟通不畅的沮丧时刻,我感受到了真诚沟通的魔力和校友力量的强大。经过西农校友的牵线,城北区政府办公室主任得知我们是从西安千里迢迢而来,感动万分。调研中,我们两个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不但逐步建立起对母校的荣誉感,并且有了对基层乡村振兴事业的信心。城北区相对于西宁市的湟中、湟源这些有旅游资源的县是比较弱势的,村民大都以打工为生。但当地主动吸收“新鲜血液”,年轻的领导班子们对“乡村振兴”有自己的认识和详细的发展规划,充满干劲,让人感受到乡村振兴中年轻力量带来的活力。

年轻劳动力的流失仍是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软肋

冯浩澜 经济学专业

调研地点

陕西省宝鸡市

我去了一个叫北坡的地方,他们当地发展特色旅游业,有肉夹馍、面皮、豆花泡馍等特色小吃,有凤翔剪纸等特色文化。农民都很勤劳能干,如果政府和社会能给他们提供生产技术专业协作和农业生产的指导培训,更有利于发挥他们的长处。但更为典型的是我调研的城中村,他们有较高的土地流转比例,农民把土地的使用权交给种植大户和农业企业,让他们来进行集约化经营,提高土地收益,同时给这些农民土地使用费。但即便土地效益不差,而在我看来,年轻劳动力的流失仍是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软肋;另外,很多村落应该在扩大宣传,提高知名度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搞一些特色文化创意产业,转变传统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对于我个人而言,作为在校大学生,能在暑期参加这样一个活动是一次难忘的经历,不仅增强了我的社会责任感,而且对于个人实践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培养,都是不二的选择。

猜你喜欢
调研农民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对比示范,才是打开农民心结的“金钥匙”
小酸枣打开农民就业增收路
耕牛和农民
联合调研备足询问“粮草”
“三注重”扎实做好调研工作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