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试验区建设制度创新案例

2018-12-19 07:48
西部大开发 2018年11期
关键词:西咸杨凌云端

案例1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咸新区能源金融贸易功能区

建设西咸云端自贸产业园探索打造“云端自贸区”新模式

实施背景

西咸云端自贸产业园,是能源金贸区功能区积极贯彻《工商总局关于支持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支持实行‘工位注册’‘集群注册’”的相关要求,创新建设的我国西部首家“集群注册”产业服务平台。该平台是整合“互联网+云技术+大数据”新技术综合优势,打造创业创新便利化环境的积极探索,也是提升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互动发展的有效尝试。重点是依托西咸云端自贸产业园,研究探索“集群注册+远程注册”的创新登记模式,以及“一网通管理、一站式服务”的创新管理服务,创新构建集工商注册、税务登记、法律、商务、信用、人才、技术等服务为一体的便利化在线综合服务模式。

主要做法

围绕中小企业发展需求,降低企业注册门槛,减少市场主体创业时间与空间成本,发挥网络经济效能,搭建中小企业融资、市场信息、项目合作等服务平台,使得中小企业享受到自贸试验区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补齐自贸试验区初期因缺少办公场所导致项目进展缓慢的短板,促进产业快速聚集发展,打造便利化的特色“云端自贸试验区”综合服务体系。

一、采用“集群注册+远程注册”便利化工商注册登记模式。

能源金贸区联合西咸新区市场服务与监督管理局,以云端自贸产业园为试点,专题研究突破传统登记体制,推行“集群注册+远程注册”注册登记模式,实现了“简、便、快”的便利化服务。

网页注册:申请进入产业园的企业,首先登录“西咸新区云端自贸产业园官网”首页,进入“在线申请-公司注册”,再跳转到“陕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网上办事大厅”按要求提交相关信息即可完成登记注册。

云端自贸产业园发挥网络经济效能

西咸新区政务服务大厅“云端自贸”窗口

云端自贸产业园效果图

微信注册:首先关注“西咸新区云端自贸产业园微信公众号”,进入“园区优势-公司注册”,再跳转到“陕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网上办事大厅”按要求提交相关信息即可完成登记注册。

集群注册:能源金贸区为西咸新区云端自贸产业园管理有限公司提供办公场所,申请入园企业无需再提供独立的办公场所租赁协议等资料,直接选择产业园所在地即可完成集群注册,实现“一址多照”,享受产业园的托管服务,同时接受监管。

二、打造“一网通管理、一站式服务”综合平台。

融合八项服务,构建“互联网+”生态。以西咸新区云端自贸产业园官网和微信公众号为载体,完善开发网页版和微信版功能,为集群注册企业提供“一站式”的在线综合服务体系,包括商务服务、运营服务、信用服务、ODR在线调解、金融服务、技术服务、人才服务、产品分销等八大功能,构建互联网生态圈集群效应,发挥“一网通管理、一站式服务”的综合服务平台作用。

三、汇聚数据流量,创新云端服务监管体系。

规划建设集“集群注册与信用服务平台、众包协同平台、全渠道供货平台和专线物流仓储网络”为一体的“四位一体综合服务平台”,汇集商业流量和交易数据,为西部产业链升级提供大数据运用,助力我省电商与全国各大网商平台有效合作。同时,整合人脸比对认证系统、华为云等技术,为工商、税务、海关、质检等监管部门的主体认证、信用监管、商品溯源、商品质量、交易行为监管、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提供大数据支撑。

实施效果

一、降低了市场主体创业运营成本。以试运营阶段完成注册的50家入园企业为例,根据能源金贸区测算,与传统注册相比,集群注册每年可为企业节省运营成本约300万元(包括年房租约200万元,年房产税约30万元,年水电暖及物业费约70万元)。按照规划,预计未来产业园集群注册企业将突破5000家,将为中小企业创业发展节约大量成本,极大激发市场主体创新创业活力。

三、提高了商事登记便利化水平。目前,云端自贸产业园已在工商登记注册方面与西咸网上办事大厅和微信办照实现了有效衔接,与传统注册相比,通过远程注册为企业节约了大量时间和距离成本,特别是为省外企业对陕投资创业开辟了高效通道。

四、商务配套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目前,产业园电脑端、手机端系统已初步搭建,正在运营测试,并初步计划和华为云联合,免费为初创企业提供视频会议系统、OA办公系统、云存储空间等服务,实现基本的云端办公功能。

毕马威评估

本项举措是陕西自贸试验区在创新政府服务方式,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方面的创新工作成果。该举措通过“集群注册”模式显著降低了小微企业的准入门槛,利用互联网技术打造的综合性“一卡式”服务平台可对企业提供全方位商务服务,是一条在学习先进城市经验后,进行拓展升级,实现显著提升性的改进型创新举措,具有显著的可复制推广性。

案例2陕西自贸试验区杨凌示范区管委会

现代职业农民高校教育培训新体系

实施背景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党中央、国务院站在“四化”同步发展全局上,为解决未来“谁来种田”等问题做出的重大决策。近年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发挥农科教一体化办学体制优势,成立职业农民培育学院,将教育办到生产一线,探索建立了校地联动、教产衔接、开放融合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模式,为提升农民文化素质、促进农民致富履行责任担当。

主要做法

自1960年代起,美国对这道意大利主食的热爱带动意式起司商机。美国餐厅协会旗下的披萨业理事会共同主席玛拉·塔普利夫说,披萨变得更加畅销,尤其是主打快速休闲的披萨连锁店开始提供质量稳定又快速的餐点之际,美国制造的意式起司也逐渐吃掉美式起司的市场。

一、建立职业农民培育学院,让更多农民拥有一技之长。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先后在关中的杨陵区、富平县、彬州市、周至县、眉县和麟游县,陕南的镇坪县、宝鸡太白县,陕北的洛川县等,建立了9个县(区)职业农民培育学院,累计培训农民2万人次,确保了三大区域的农民都能在家门口轻松学到并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

结合县情民意,制定培训计划。本着探索职业教育合作办学模式原则,按照县域产业和群众意愿,重点围绕果树管理、电子商务、手工生产、特色养殖、乡村旅游、经营管理等方面,科学确定专题,合理设置科目,认真制定培训计划。

坚持“四个结合”,创新培训方法。培训中,学院组织专家教授结合当地农民群众的自身特点和产业需求,坚持系统培训与短期培训相结合、基地培训与现场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与巡回培训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创新方式方法,突出培训效果,做到技能性与操作性相统一,培训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二、实施农民学历教育,开设我国首个农民学历教育班,圆农民“大学梦”。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率先实施农民学历教育,开设我国西北地区首个农民学历教育班,招收18名富平县职业农民、32名杨陵村干部来院进行为期三年的专科阶段学习。此举标志着我国职业农民学历教育工作开始步入规范化、学历化和专业化的新阶段。

制定招生计划,确定招生政策和规则。学院与渭南市富平县和杨陵区签订招生合作协议,充分利用示范院校单独招生政策,发布招生计划,通过自主招生考试录取富平职业农民和杨陵村干部上大学,为富平县、杨陵区分别培养农业生物技术专业和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专业人才。

量身定做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院量身定制了富平职业农民学历班和杨陵村干部学历班的人才培养方案,从素质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三方面对人才培养规格做出了定位,确定了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综合实践课五大培养模块。并把学历教育和实用培训紧密结合,确保每位学员有所收获、学有所得。

加强教学管理,打造高效教育。教学采用集中教学与分散教学相结合、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教学与农闲季节相结合的多种教学与组织管理形式。学院的学业成绩考核实行过程性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考核合格者,课程成绩录入学籍档案,考核不及格时,按照规定时间进行补考。学员只有完成专业所有必修课和选修课并修满136学分后,才可获得由学院颁发的国家承认的大专学历文凭。

创新实行“双班主任制”学生管理制度,激发办学活力。由学院和当地分别安排辅导员和工作人员共同担当班主任,学院安排的班主任主要负责学员在校期间的安全教育、日常管理考核工作,当地政府安排的班主任主要负责学员校外期间的安全教育、日常管理工作。

三、启动新生代职业农民塑造工程,为现代农业发展培养后备军。

按照陕西省农业农村厅的要求,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启动了新生代职业农民塑造工程。

结合专业设置,选拔培训学员。学院在生物工程、生态环境工程、药物与化工、动物工程4个有涉农专业的分院中,采取“自愿报名、择优选取”的原则,选拔品学兼优、具备较强专业技能,且热爱农业并愿意毕业后从事农业生产、有创业意愿,并且愿意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优秀学生作为培育对象,在学院进行继续教育与“加餐”式培训。

优化培养方式,提高通用能力。学院在培养方式上结合学员特点,紧紧围绕“学历、技能、创业”三个方面,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培训方案分种植专业和养殖专业两类,培训内容分“创业”和“专业”两大部分。两个专业在创业培训部分的课程和学习内容一致,创业培训内容主要为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和相关政策法规、农村农业经营管理等,同时将经济与贸易分院创业班中一些模拟训练安排进培训中,以加强学生对创业的认识。专业培训部分则根据两个专业的特点分别安排综合交叉课程内容,以农业发展最新生产技术展望和实际生产技能、技术实训等为主。

实施效果

一、农民培育学院。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招收的富平县职业农民、杨陵村干部来院进行为期三年的专科阶段学习。职业农民培育学院的学员中,一些已经获得了杨凌示范区农民技术职称证书,成为活跃在田间地头的“永久牌”土专家、科技二传手。

二、农民学历教育班。2017年,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录取了30名富平县农民、36名杨陵村干部,并新开设了眉县职业农民学历班,招收55名眉县种植大户和村干部来院学习。

三、新生代职业农民培训班。截至目前,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新生代职业农民培训班已经培训了两期共300名学员。一些学员也已经投身广阔天地,为繁荣农村经济、发展现代化农业贡献一份力量。

毕马威评估

本项举措是创新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重大实施成果。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学习借鉴其他省市的各类先进职业农民培训经验,充分利用省内教育资源,以职业农民培育学院、农民学历教育班、新生代职业农民培训班为路径,统筹整合形成了系统性、全面性、普惠性的培训新体系,实现了对原有借鉴经验的综合性提升,是一条具有鲜明陕西农业文化特色的改进型创新举措。该举措实施难度较小,可复制推广性为显著。

猜你喜欢
西咸杨凌云端
陕西杨凌成立彩色小麦团队
四海心连·云端汇聚
解码杨凌:不老的农业
在云端永生
云端旅行
国内第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闪耀西咸新区
杨凌深耕服务“田园”
陕西青年作家采风团走进陕西杨凌
在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