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治疗对神经外科术后重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2018-12-24 01:15王保群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21期
关键词:周径气压神经外科

王保群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山东济南 250012)

神经外科术后重症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其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就是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发生率约为30%[1]。术中创伤、术后长时间卧床、下肢瘫痪、肢体制动、置管时间长等因素均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临床应加强对患者病因的分析,积极消除相关危险因素,并实施预防性治疗措施,以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2]。该研究为了进一步探讨预防性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最佳疗法,选取该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78例神经外科术后重症患者的治疗情况展开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78例神经外科术后重症患者,根据不同疗法将其纳入常规组与气压组,均为39例。常规组:男17例,女22例;年龄43~81岁,平均年龄为(59.2±10.6)岁;疾病分类中,颅内动脉瘤 29 例,脑膜瘤5例,胶质瘤3例,脑梗塞2例。气压组:男16例,女 23 例;年龄 43~82 岁,平均年龄为(59.1±10.8)岁;疾病分类中,颅内动脉瘤29例,脑膜瘤5例,胶质瘤3例,脑梗塞2例。对比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常规组与气压组分别给予常规治疗以及常规治疗联合气压治疗。常规治疗方法:腹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5 000 U,2次/d,连续用药2周;抬高双下肢,,以防出现重力性水肿。气压治疗方法:运用长筒靴型间断气压治疗仪进行间歇充气加压治疗。患者体位为平卧位,治疗仪脉冲压力为130 mmHg,双下肢同步进行,5 s/次,两次间隔10 s,总治疗时间为30~45 min/次,2 次/d,连续治疗 1 周。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诊断标准为:①肢体胀痛、剧痛,股三角区或小腿压痛;皮肤为暗红色,温度变高;浅静脉怒张;Homans征阳性;②有DVT危险因素;③通过超声多普勒、静脉血流图和静脉造影等确诊;④急性期血浆D-二聚体变高;⑤排除急性动脉栓塞、小腿损伤性血肿、小腿肌纤维组织炎等病症[3]。(2)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下肢周径与下肢深静脉血流速度,其中,下肢深静脉血流速度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进行测量。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P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行 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 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对比

气压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 (5.1%)低于常规组(2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对比

2.2 下肢周径与下肢深静脉血流速度对比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的下肢周径与下肢深静脉血流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压组治疗后的下肢周径小于常规组,且下肢深静脉血流速度大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不但会延长疗程,增加治疗费用,还有诱发肺栓塞的危险,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应加强预防与治疗[4]。其临床常规治疗措施主要给予腹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辅以抬高双下肢、制动等措施,效果显著。但是,对于神经外科术后重症患者而言,抗凝药物的使用有增加出血的风险,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肾功能障碍等问题[5]。因此,有必要探讨一种更为有效的疗法。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下肢周径与下肢深静脉血流速度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下肢周径与下肢深静脉血流速度对比(±s)

组别下肢周径(cm)治疗前 治疗后下肢深静脉血流速度(cm/s)治疗前 治疗后常规组(n=39)气压组(n=39)P值32.5±1.8 32.6±2.0>0.05 31.3±2.0 30.1±2.1<0.05 13.3±6.4 13.6±6.2>0.05 16.2±6.2 19.7±5.7<0.05

气压治疗属于物理疗法,其原理是:通过治疗仪气囊的压力对下肢进行挤压,以此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预防凝血因子聚集,继而起到预防血栓形成的效果[6]。气压治疗配合常规治疗措施,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该研究结果显示,气压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低于常规组,且治疗后的下肢周径与下肢深静脉血流速度均优于常规组,提示气压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组。

综上所述,气压治疗对神经外科术后重症患者具有积极影响,可显著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缩小下肢周径,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流速度,值得临床推行。

猜你喜欢
周径气压神经外科
四肢骨折后张力性水疱的处理方法
看不见的气压
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膝关节容积率与术后早期膝关节活动度的关系研究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桃红四物汤在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价值
介入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
压力容器气压端盖注射模设计
CBL联合PBL教学法在神经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电渗—堆载联合气压劈烈的室内模型试验
张波:行走在神经外科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