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骨折患者接受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

2019-01-03 14:22梁善良
中国伤残医学 2019年3期
关键词:石膏四肢皮质

梁善良

(辽宁省朝阳市第二医院,辽宁 朝阳 122000)

四肢骨折通常由暴力损伤造成,不仅会对骨质造成明显破坏、周围软组织受创还会对局部血供造成影响,引起感染、关节功能受限和皮肤坏死等并发症发生。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是通过钢板身互锁结构来实现固定效果的,锁定加压钢板是一种生物学钢板,是与骨膜非接触式治疗方案,能够减少对骨折局部损伤[1]。此方法稳定性好、固定牢靠、愈合率高、愈合时间快等特点在四肢骨折临床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研究主要针对锁定加压钢板对四肢骨折临床疗效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从本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接受的四肢骨折治疗患者中,抽取87名,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3例,观察组44例。对照组中,男28例,女15例,年龄14-48岁,平均年龄(31±17)岁。观察组中,男32例,女12例,年龄13-50岁,平均年龄(31.5±18.5)岁;患者开放性骨折49例,闭合性骨折38例。对于本次研究,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2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P>0.05)具有可比性。

2 方法: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清创牵引稳定骨折治疗后采用石膏外固定,防止损伤加剧或2次受创,打石膏时根据患者伤情判断打石膏时间,避免过早引起水肿、血肿等情况导致溃烂及感染发生。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清创牵引稳定骨折治疗后根据四肢不同部位骨折选择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1)对患者采用全身麻醉或臂丛麻醉后在X光机观察下对骨骼的大小长短及旋转角度等情况进行测量,根据患者骨折类型选择适合的备用钢板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然后对骨折端进行矫正复位并使用多枚克氏针临时固定,同时加强观察克氏针固定位置,避免影响钢板植入;(2)在患者骨折部位远端或者近端切开一个长约3-5cm左右的小切口,使骨折端充分暴露,再对患处进行骨膜与肌肉钝性分离形成组织通道,根据测量情况选择形状、长短、大小合适的锁定加钢板做适当调整,减少固定时钢板对软组织的干扰;(3)经过阻止通道植入骨折处,在X光机透视下观察钢板放置到正确位置后在远离骨折部位处拧入4枚左右单皮质螺钉或者双皮质螺钉(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均使用双皮质螺钉)锁定并对骨干和钢板进行加压固定;(4)再次通过X光机确认钢板固定正确位置后,清洗切口并进行缝合;(5)术后24小时患者可在床上伸屈关节锻炼。术后均对2组患者采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术后1-3天后开始肌肉收缩和关节功能锻炼,1周后可开始不负重训练,3-5周后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逐渐增加进行负重训练。

3 疗效评价与观察指标:根据Gustilo-Anderson 评分功能对2组患者骨折愈合、延迟愈合、肌肉粘连、畸形愈合等发生率、愈合时间以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统计。

5 结果

5.1 2组治疗12周后愈合时间对比:2组骨折患者经过2种不同治疗后愈合时间12周后X片复查结果显示,2组骨折患者骨痂均有不同程度的形成,骨折线模糊,24周后部分骨折患者已经基本骨性愈合、骨折线消失。2组患者愈合时间对比如下:对照组愈合时间(20.1±4.1)周,观察组愈合时间(17.2±3.8)周。组间2组患者愈合时间比较结果t=3.422,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5.2 2组治疗24周后愈合率对比:在经过2种不同治疗方法24周后2组患者X片复查结果显示,2组患者骨折均有不同程度恢复。对照组骨折愈合24例(55.81%),延迟愈合11例(25.58%);肌肉粘连3例(6.97%),畸形愈合5例(11.62%);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35例(79.54%),延迟愈合8例(6.81%),肌肉粘连1例(2.27%),畸形愈合0例(0%)。组间2组患者愈合率比较结果x2=12.870,P=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5.3 2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经过不同治疗后,观察组中有3例发生感染(6.82%),1例钢板固定移位2.27%,0例肌腱损伤0%,并发症总发生率为9.09%;对照组中8例发生感染(18.60%),6例钢板固定位移13.95%,2例肌腱损伤4.65%,总并发症率为37.21%,2组患者总并发症率比较结果x2=22.223,P=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 论

建筑事故、交通事故和体育运动是造成骨折的主要因素,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各大城市建设,汽车的普及等使得骨折的发生率日渐加剧[2]。四肢骨折是临床中最常见的骨折类型,以往对于四肢骨折治疗多采用石膏外固定治疗,此方法虽然病人不会经2次手术带来的痛苦,但是固定时间长,患者缺乏锻炼,引起局部血液循环不顺畅,甚至会导致肌肉萎缩或其他并发症发生;此方法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发生矫正不到位造成骨折愈合时间延长,锻炼时间延后导致肌肉组织粘连等情况发生引起畸形愈合,甚至致残等情况发生,石膏外固定一般适用于骨折对位对线好的线性骨折有较好的效果,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更高,更多人选择恢复更好致残率低的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手术进行四肢骨折治疗[3-6]。

今年来,锁定加压钢板是四肢临床治疗的一种新型内固定技术,在不对骨膜破坏的情况下,对骨折端进行解剖复位的手术,不仅能够有效保证骨折端的正常供血,还能够避免破坏骨折端生物学完整性。由于锁定加压钢板和传统接骨板不同,螺丝拧紧后骨折端没有加压中作用,骨折端不会自动复位,因此需要在钢板放置前提前将骨折复位,对于四肢骨干骨折,可通过旋转畸形和成角对肢体进行恢复,无需解剖复位骨折端。锁定加压钢板手术通过皮下组织通道到达骨折端再由单皮质或双皮质螺钉锁定,是通过自身互锁结构来实现固定效果的,避免了骨摩擦的弊端,而且不需要提前进行折弯处理。锁定加压钢板固定牢靠稳定性好且对骨膜损伤小,对长骨骨折治疗还有较强的抗扭转作用,降低了术后钢板弯折、断裂和螺钉松动的情况发生[7-9]。锁定加压钢板既可使用标准螺钉作为标准钢板使用,也可使用锁定螺钉作为内固定支架使用,加压是种高稳定性、高安全性的固定方法,通过张力带或者对钢板打入偏心螺钉来获得动力加压都达到加压的作用,可使用于骨干或者软组织损伤小的长骨干骨骺端的横行骨折或者斜形骨折[10-11],与传统石膏外固定法相比,锁定加压钢板手术创口小降低了手术带来的损伤,稳定性高,促进了患者骨折愈合,有效减少了愈合时间,是医生和患者乐于接受的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四肢骨折患者接受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后,愈合率为79.54%,愈合时间(17.2±3.8)周,总并发症9.09%,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充分体现了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的优势,此方法不仅愈合率高,而且愈合时间快,稳定性好等优点,在临床中效果显著,适应范围广,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猜你喜欢
石膏四肢皮质
磷石膏资源化综合利用任重道远
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临床分析
跟踪导练(四)
皮质褶皱
迎秋
A Network Pharmacology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Ma Xing Shi Gan Decoction on Influenza
暗香浮动
跟踪导练(四)
石膏之魂
跟踪导练(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