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对牙周膜影响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9-01-03 14:22刘聪颖
中国伤残医学 2019年3期
关键词:植骨口腔厚度

刘聪颖

(锦州市中心医院,辽宁 锦州 121000)

现阶段来看,对牙缺失患者的修复方法为:牙种植技术[1]。牙种植技术在临床具体应用过程中由于受到生理性骨吸收影响和骨组织缺损影响,因此导致牙槽过窄或者出现局部凹陷情况,最终使得牙种植手术失败。随着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有效解决传统技术的不足之处。但是,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所使用的不同口腔修复膜材料对牙缺失患者的手术预后效果产生不同影响。现就此研究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收治的210例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患者。纳入标准:(1)均有1颗牙缺失需要进行种植修复者;(2)均在知情下参与本次研究者。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疾病、凝血功能障碍者;(2)合并全身性感染疾病者;(3)治疗依从性差者。观察组中有60例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龄为(37.15±4.16)岁,平均体质量为(66.36±15.26)kg;引导骨再生部位:55例上下颌、50例前后牙区。对照组中有62例男性患者、43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龄为(37.20±4.12)岁,平均体质量为(66.33±15.28)kg;引导骨再生部位:54例上下颌、51例前后牙区。

2 方法:2组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前均进行X线、CT检查,确定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患者的牙槽骨状况,清楚了解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患者的牙骨高度和牙骨厚度。2组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患者均采用同种系统种植体(选用韩国 OSSTEM 奥齿泰种植系统),再采用不同口腔修复膜材料加以修复牙齿。(1)观察组应用海奥口腔修复膜引导骨再生方法。①进行麻醉处理,再使用种植系统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患者的牙槽顶部取一切口(切口位置距离患者牙齿缺损部位边缘3mm-6mm处);②翻开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患者的组织瓣,将切口继续延伸至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患者的无牙颌骨远中部位(与此同时将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患者口腔牙槽顶部进行垂直切开处理,切口一般位于牙槽远中末端),将准备好的口腔圆钻清除翻开组织瓣后的牙槽附着软组织;③使用口腔小球钻孔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患者的口腔骨皮质,便于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患者的骨髓成细胞能够进入到牙缺损区域中。根据牙缺损的创面大小和形状等剪取大小合适的海奥口腔修复膜,置放在植骨区域之中,海奥口腔修复膜材料应该覆盖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患者口腔种植体边缘的2.5-3mm,再做好相应缝合处理,关闭创口,提供抗生素预防感染。(2)对照组应用钛膜引导骨再生方法。手术方法以及术后缝合方法同观察组,唯一不同之处在于根据牙缺损的创面大小和形状等剪取大小合适的钛膜。

3 观察指标:分析2组种植中引导骨再生患者的修复成功率、1周骨厚度和1周植骨厚度、不良反应发生率(感染、膜暴露、面部肿胀、伤口开裂)。

5 结果

5.1 2组种植中引导骨再生患者的修复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观察组种植中引导骨再生患者的修复成功率为95.24%(100/105),对照组种植中引导骨再生患者的修复成功率为85.71%(90/105),观察组种植中引导骨再生患者的修复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种植中引导骨再生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6%(3/105,1例感染、1例膜暴露、1例面部肿胀、0例伤口开裂),对照组种植中引导骨再生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43%(12/105,3例感染、3例膜暴露、4例面部肿胀、2例伤口开裂),观察组种植中引导骨再生患者的感染、膜暴露、面部肿胀、伤口开裂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5.2 2组种植中引导骨再生患者的1周骨厚度和1周植骨厚度对比:观察组种植中引导骨再生患者治疗后的1周骨厚度和1周植骨厚度分别为(2.65±0.52)mm、(2.54±0.38)mm,对照组种植中引导骨再生患者治疗后的1周骨厚度和1周植骨厚度分别为(2.21±0.33)mm、(2.02±0.24)mm,观察组种植中引导骨再生患者治疗后的1周骨厚度和1周植骨厚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讨 论

现阶段来看,对牙缺失患者的修复方法为:牙种植技术。牙种植技术在临床具体应用过程中由于受到生理性骨吸收影响和骨组织缺损影响,因此导致牙槽过窄或者出现局部凹陷情况,最终使得牙种植手术失败。牙种植技术在临床中已经被广泛熟知,从治疗原理上来看,牙种植技术不是种植自然且真实的牙齿 ,而是通过高科技材料制作成仿真牙齿,再通过外科手术将仿真牙齿植入到患者的口腔中。手术后,对牙槽和已经制作好的仿真牙齿加以操作处理,再完成人工烤瓷牙冠措施。上述过程被称之为牙种植手术操作过程。相关研究资料显示,在种植牙齿过程中,由于患者的骨量出现不足情况,所以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到牙种植过程,严重点直接导致手术失败[2]。随着种植牙齿技术的日益进步和发展,引导性骨再生技术应运而生,有效解决牙缺失患者的骨量不足问题[3]。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技术是在牙周病的治疗过程中引导组织再生技术发展而来,通过使用高分子生物膜覆盖牙缺失患者的牙缺损部位,达到保护牙缺损的目的[4]。

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技术主要利用口腔上皮细胞迁移较快特点以及人体成骨细胞迁移速度较慢特点,使得修复膜材料能够更为高效快速地封闭口腔组织环境,促使牙缺损患者的口腔骨组织生长。大量研究资料显示,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技术不仅仅能够有效增加牙种植之前牙缺损区域内的骨量情况,而且还能够有效修复牙种植过程中的骨缺损情况[5]。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技术能够积极改善牙缺损患者的牙槽骨局部萎缩状况,而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牙种植的成功修复率[6]。大量临床资料研究结果显示,对牙缺失患者进行单纯的牙种植而不进行引导牙骨再生,对于牙种植患者而言预后效果比较差[7]。此时,对患者进行相应的牙骨再生技术显得尤为重要。大多数研究资料表明,相比起不可吸收的口腔修复材料,可吸收口腔修复材料对引导牙骨再生的效果更为理想[8]。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手术中,合理应用口腔修复膜能够在骨缺损部位形成生物屏障,防止牙龈结缔组织细胞侵入到骨缺损部位中,最终使得迁移较慢的成骨细胞先进入到牙缺损区域中,减少覆盖物压力(主要是因为骨细胞的迁移速度比较慢,而上皮细胞的迁移速度比较快,所以需要使用生物膜材料建成一个屏障,保护植骨生存空间)。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种植中引导骨再生患者的修复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口腔修复材料性能直接决定牙种植引导骨再生技术水平高低,钛膜是临床中较为常用的屏障膜,由于钛膜具有不可吸收性,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机体血液营养成分进入到植骨区域中,降低后期康复效果。海奥口腔修复膜是一种能够吸收的屏障膜,相比起钛膜,海奥口腔修复膜能够在一定时间内加以降解,最终降低对机体影响。海奥口腔修复膜还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1)血凝块稳定功能;(2)细胞隔离功能[9-10]。海奥口腔修复膜能够将新生骨组织贴附于生物膜之上,不会诱发宿主的免疫排斥反应,海奥口腔修复膜与软组织接触的致密层还能够维持较为稳定的空间,最终能够促使牙缺失患者的缺损部位植骨生长。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种植中引导骨再生患者的感染、膜暴露、面部肿胀、伤口开裂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种植中引导骨再生患者治疗后的1周骨厚度和1周植骨厚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海奥口腔修复膜相比起传统钛膜具有更好修复牙骨缺损优势,与此同时能够避免感染、膜暴露、面部肿胀、伤口开裂等不良反应发生,使得新生骨与自体骨更为紧密结合[11-12]。

综上所述,随着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有效解决传统技术的不足之处。但是,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所使用的不同口腔修复膜材料对牙缺失患者的手术预后效果产生不同影响。海奥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对牙周膜影响的临床效果较为理想。

猜你喜欢
植骨口腔厚度
Herbert螺钉合并桡骨远端松质骨植骨治疗陈旧性舟骨骨折
显微镜辅助下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颈椎病疗效研究
牙槽突裂植骨前后上颌扩弓对上颌牙槽骨位移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大厚度填土场地勘察方法探讨
慢阻肺患者肺功能与HRCT支气管壁厚度的相关性
大厚度SA-516M Gr.485钢立焊位熔化极气体保护焊
三减三健全民行动——口腔健康
能谱CT在钛笼椎间植骨融合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孕期口腔保健不可忽视
口腔健康 饮食要注意这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