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流程护理对儿童骨折术后疼痛及康复的影响

2019-01-03 14:22祝新萍
中国伤残医学 2019年3期
关键词:规范化流程护理人员

祝新萍

(辽宁省营口市中心医院骨科,辽宁 营口 115000)

儿童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创伤性骨折疾病,儿童生理较为特殊,儿童的骨骼仍在不断的生长发育中,骨骼的生物力学及生理性能在不断的变化,且由于儿童的骨膜肥大、骨质多孔,骨折后不易出现完全断裂。直接暴力及间接暴力是导致儿童骨折的常见原因[1]。手术是当前治疗儿童的常用手段,由于儿童不配合、遵医行为差、容易哭闹等原因,可导致患肢出现骨折断端移位、患肢肿胀等,不利于骨折的预后。研究显示[2],规范化流程护理可有效促进骨折的愈合。笔者旨在探讨规范化流程护理对儿童骨折术后疼痛及康复的影响,以期为儿童骨折病人的护理提供临床实践指导参考依据。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随机将2017年10月-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90例骨折患儿分到观察组(n=45例)和对照组(n=45例)。观察组中男性患儿26例,女性患儿19例;年龄2-11岁,平均(6.89±1.03)岁;骨折部位:尺桡骨骨折21例,下肢骨折19例,其他骨折5例。对照组中男性患儿25例,女性患儿20例;年龄2-11岁,平均(6.84±1.06)岁;骨折部位:尺桡骨骨折20例,下肢骨折18例,其他骨折6例。观察组及对照组患儿的性别、年龄、骨折部位等基线资料通过统计学软件分析,统计结果均显示P>0.05,表示2组患儿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

2 方法:对照组患儿施以常规护理,主要包括监测患儿的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同时指导患儿正确用药等。观察组患儿施以规范化流程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成立规范化流程护理小组。小组成员主要包括护士长、5名具有丰富护理经验的护理人员。由护士长担任小组组长。在进行护理干预前,首先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儿童基本生理、术前术中的护理注意事项、骨折疼痛的基本知识等,着重培训镇痛药物的应用方法、常见的疼痛护理干预方式,同时根据骨折部位的不同讲解护理重点,并明确组内成员的护理分工及具体的护理流程等,由护士长负责把控整个护理的质量,一旦发现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不当行为,应立即进行纠正。(2)入院护理。患儿入院后,首先收集患儿的基本资料及骨折位点,并采用VAS评分对患儿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估。然后对患儿及患儿家属进行疼痛宣教,提高患儿及患儿家属对术后疼痛及镇痛药物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并强调忍受疼痛对预后的影响,提高患儿及患儿家属的正确止痛观念。(3)心理护理干预。骨折患儿由于对住院陌生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强,极易导致患儿出现恐惧、焦虑、不安等不良心理。因此护理人员应热情接待患儿,以缓解患儿的焦虑、不安情绪。(4)骨折术后护理。根据患儿的的疼痛程度,选择适当的止痛手段,并告知患儿在术后早期尽量减少地下活动,同时可采取冷敷等非药物镇痛方法进行止痛。此外,采取个性化护理、超前镇痛护理等护理干预以减少患儿的疼痛。手术后根据患儿的兴趣喜好,给患儿播放其喜爱的音乐或视频,转移患儿的注意力,从而减轻患儿的疼痛。同时根据患儿手术切口的愈合情况,指导患儿及早进行功能锻炼,并将术后恢复的注意事项详细的讲解给患儿的家属。(5)皮肤护理干预。患儿的皮肤比较娇嫩,因此极易出现破溃而诱发感染,若发生感染则极易导致感染的扩散。对于使用石膏外固定者,注意防止压疮、皮肤擦伤等的发生。此外,每次婴幼儿排便后均应对会阴进行清洗,以减少尿湿性皮炎的发生。(6)饮食护理。骨折早期患儿由于哭闹及情绪不佳,饮食不良。因此应指导患儿多进食一些蔬菜、水果等,避免酸辣刺激油腻食物。

3 观察指标:采用VAS评分对患儿的术后疼痛情况进行比较,同时比较2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VAS评分为0-1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儿的疼痛越严重。

5 结果

5.1 2组患儿的VAS评分比较:观察组及对照组的VAS评分分别为(2.31±0.62)分、(5.52±0.96)分,2组比较,P<0.05。

5.2 2组患儿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44%(2/45),其中患肢肿胀1例,肺部感染1例;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56%(7/45),其中患肢肿胀5例,肺部感染2例;2组比较,P<0.05。

讨 论

由于儿童好动性较强,且防范意识低下,且儿童的骨骼系统在力学性能特点、组织解剖学特点及损伤特点均与成年患儿有着明显的差异,因此对于儿童骨折的护理与成人骨折的护理也应有所不同[3]。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表明,规范化流程护理可有效缓解患儿的疼痛症状,并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在本研究中,首先成立规范化流程护理小组,在护理干预前,首先对护理小组成员进行培训,提高了护理小组成员对骨折儿童相关知识的掌握度,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使护理操作更具针对性及更具规范性。同时通过入院护理,拉近了护理人员与患儿的关系,使患儿更信任护理人员,提高了患儿的治疗依从性[4]。通过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了患儿由于陌生缓解所致的焦虑、紧张感,减少了不良情绪对手术效果的影响。通过骨折后护理,有效缓解了患儿的术后疼痛症状。通过皮肤护理干预,有效减少了压疮、皮肤擦伤等的发生。通过饮食护理干预,有效保障了患儿的营养状态,有利于提高患儿的免疫功能[5]。

综上所述,在骨折患儿中施以规范化流程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儿的术后疼痛症状,并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猜你喜欢
规范化流程护理人员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谁“捆住”基层的手脚?——泛滥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脑外科护理人员必须加强自我保护及预防护理纠纷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
点播影院迎来规范化,4K HDR迎来普及之潮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