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对骨科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影响的研究

2019-01-03 14:22任晓冬
中国伤残医学 2019年3期
关键词:骨科血栓下肢

任晓冬

(大连市中心医院脊柱外科,辽宁 大连 116033)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指机体下肢深静脉内部血液发生了异常凝结的情况,下肢深静脉血栓属于十分常见的术后并发症,该病症的发生率极高;若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情况又没有得到及时医学治疗、处理,则极易导致患者残疾,严重病情患者会发生器官栓塞情况,容易造成不利影响;因此,下肢深静脉血栓会十分不利于患者的预后,降低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对骨科术后患者而言,为了有效预防、控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必须实施科学又合理的护理方法,以此达到改善患者的预后结局[1-2]。本文意图是对骨科术后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分析康复护理对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相关数据研究总结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选择骨科术后患者,共计100例,2015年1月-2O17年1月是收治时间,按照数字随机分组方式分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共计50例,男女患者例数分别为30、20例;年龄为43-63岁,(53.33±6.57)岁为平均年龄;按照患者的骨折类型又分为:股骨粗隆骨折、股骨干骨折,患者例数分别有:31例、19例;对照组:患者共计50例,男女患者例数分别为32、18例;年龄为42-64岁,(52.92±6.41)岁为平均年龄;按照患者的骨折类型又分为:股骨粗隆骨折、股骨干骨折,患者例数分别有:30例、20例。患者均不存在其他合并症情况,在手术实施的前4个月均无血栓性病史,经过超声波检查,结果显示无下肢深静脉血栓情况发生。对比组间患者基础资料数据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可比性强。

2 方法:观察组、对照组,分别行康复护理、常规护理。对照组:对患者的术后病情恢复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实施常规流程的抗感染护理;遵医嘱实施用药指导。观察组:(1)依据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制定康复运动训练计划,指导患者开展股四头肌收缩活动,依照关节顺序进行活动和锻炼,每天锻炼5-7次(每次活动时间维持4分钟);(2)每天借助双下肢气压泵进行治疗1次,以此达到促进下肢血液循环的应用效果;(3)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下肢被动伸屈锻炼,护理人员要按照循序渐进的运动原则进行活动教导,活动强度要由弱至强,主要行主、被动功能运动,每天依据患者的锻炼适应强度增加锻炼角度,逐渐将30°的锻炼角度缓慢增加,同时增加患者的运动速度;(4)每天定时按摩患者的小腿,腿部主要做足背伸趾屈的活动,按照医嘱进行抗凝药物治疗。

3 观察项目:对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住院时间进行全面观察。

5 结果:(1)2组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住院时间数据指标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各项数据指标更具有优势性。观察组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0.00%(0/50),对照组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6.00%(3/50)。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2.11±2.66)天,对照组住院时间为(16.23±1.65)分。

讨 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给患者带来的后果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有的患者在形成血栓后仍然可以有效被治愈,但部分患者会由于引发肺栓塞而进一步致死,由此可见,为了不让患者存在死亡风险及早预防是更为重要的;一般而言,骨科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概率是十分高的,这是由于手术中的体位和麻醉方式特有性所导致的。若患者一旦形成血栓则会向周围其他组织结构繁衍,继发出更多的血栓形成,以此使得内部的血管壁粘连到一起,进而致使炎症反应发生。

在骨科常见的并发症类型中,以下肢深静脉血栓最为常见,若患者没有得到及时的医学治疗和护理,则十分不利于患者的预后结局,严重病情患者甚至会直接死亡,由此可见,对骨科术后患者予以积极的护理措施是十分有必要的,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早期康复护理能够尽早预防患者发生血液淤滞的情况,同时能增强患者的肢体锻炼强度,这都是规避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方式。常规护理措施并不能起到最为有效的预防效果;在此次研究中,分析骨科下肢术后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相关因素,并同时给予早期康复护理,主要从4大方面入手:(1)对患者肢体进行早期主动及被动功能运动,以此确保患者下肢进行有效的血液循环;(2)实施对应的物理治疗措施(可以借助双下肢气压泵行按摩治疗),采用被动锻炼的方式促进下肢血液循环,以此修复受损肢体组织的肿胀情况;(3)为了加速患肢静脉血液的循环速度给予治疗仪进行临床应用,尽快将内部的淤血排空,防止血管内膜上粘附凝血因子和预防发生血栓;(4)按照医嘱进行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治疗,但是,实施该种措施的前提是把握好药物使用剂量,药物的使用流程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同时注意相关药物的注意事项,严密观察不良反应。在实施康复护理的期间,还需要配合其他护理措施,如:(1)在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之前,给予疾病相关的健康宣传教育,依据患者的学历水平和接受知识情况制定个性化宣教;增加与患者沟通的频率,及时了解和掌握患者的内心状态,若患者存在不良情绪鼓励其合理宣泄,并实施对应性强的心理疏导方案;提前告知患者手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以此提高配合治疗、护理的积极性。(2)手术实施之后将患者的患肢适当抬高;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尺寸的弹力袜,以此促进局部患肢血液循环。(3)指导患者术后饮食,为患者制定个性化和针对性强的饮食计划,告知患者多饮食低糖、低脂肪、低热量和高纤维的食物,每天摄入的荤腥食物量要严格控制,严禁食用高胆固醇食物。(4)患者麻醉恢复之后,护理人员尽早指导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锻炼的内容主要包括踝泵运动,同时提前告知患者踝泵运动的正确姿势和相关的注意事项,护理人员还需定期检查患者功能锻炼的执行情况[3-4]。康复护理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改善机体内部血液高凝状态,促进静脉回流的运行速度,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发生。在实施康复护理的过程中加入其它有效护理措施相互配合,如:通过术前健康教育让患者重新认识自身病症,以此帮助患者重新正确认知自身疾病;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以此增强机体抵抗能力,促进血液循环[5-6];使用弹力袜能够减少下肢肿胀发生率。康复护理中的各大护理措施都是针对患者危险因素进行实施的,因此,该种模式的护理内容具有预防并发症发生的作用,早期的运动护理能够让患肢的内部血液运行速度加快,防止血液中血栓形成;功能锻炼的实施有助于内部的血栓分解[7-8]。

研究中显示,2组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住院时间数据指标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各项数据指标更具有优势性,其中,观察组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0.00%(0/50),且住院时间为(12.11±2.66)天。上述研究结果与李秀梅在所发表的《优化康复护理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9]文章中阐述的研究结论相似(发表于《临床研究》之中),说明此次研究结果、结论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价值;由此可见,对骨科术后患者实施康复护理,能够将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有效降低,护理措施的实施优势性明显。

猜你喜欢
骨科血栓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术后强化护理预防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研究
高频超声联合彩超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
“数字骨科”专题文章导读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现代骨科“三新”之光——快速康复外科、现代数字骨科、冲击波治疗的临床应用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阿司匹林对“红血栓”无效
Perceptions of the osteopathic profession in New York City’s Chinese Communities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