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2019-01-03 23:13李艳杰
中国伤残医学 2019年2期
关键词:腰椎间盘个性化护理人员

李艳杰

( 辽宁省铁岭市中心医院 , 辽宁 铁岭 112000 )

个性化护理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和不同需求,制定不同的护理计划,实施不同的护理措施,它体现尊重人、理解人、关怀人的护理理念,强调的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模式。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是由于椎间盘的髓核突出症压迫神经根导致腰腿痛或坐骨神经痛的一种常见骨科疾病,发病率较高,逐渐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1-2]。腰椎间盘突出会带给患者极大的痛苦,使患者经常产生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心理状况,生理和心理的双重痛苦,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以此,本研究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了个性化护理能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收到了良好的临床护理成效,针对于此,我院于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具体结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将选择的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1例,女9例,年龄48-72岁,平均(61±2.6)岁,本科11人、专科14人、农民5人;观察组患者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49-75岁,平均(62±2.1)岁,本科3人、专科12人、中专7人、农民8人;纳入标准:(1)自愿参与本次研究;(2)患者或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依据:(1)精神病症;(2)肝肾功能不全。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学历等一般资料方面进行对比,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2 护理方法:(1)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如测量患者的体温、血压等基本生命体征,并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按摩与用药指导。(2)观察组实施个性化护理。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生活习惯、性格特点、疾病的认知与态度,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制定符合患者的护理方案,可根据病情变化随时进行调整。①入院指导。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向其介绍医院的基本情况以及所涉及到的科室,也可以介绍一下主治医师以及护理团队,减少患者的陌生感,这样可以使患者能够更积极的配合治疗与护理工作。②心理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通常病程较长,承受着生理和心理的双重折磨,因此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等基本情况进行了解,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心理疏导,以此缓解患者紧张的情绪,树立其对疾病的正确态度,取得患者的信任与配合,提高依从性。③饮食护理。饮食上主要以含钙、高蛋白质、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E等食物为主,能够有效增强患者的骨骼密度、肌肉力量,且快速恢复身体机能。④健康指导。向患者讲解腰椎间盘的病因、病程以及治疗方法与各项检查的目的及意义。可在医生批准的情况下,进行适当散步,为每个患者制定相对应的个性化运动方式,禁忌患者下床,吃饭、大小便尽量在床上解决,减少运动以此缓解水肿症状。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并且遵循从易到难的原则如抬腿、五点支撑、四点支撑、三点支撑、头、上肢及头后伸等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患者多数行动不便,要保持地下清洁,防止患者滑倒,病房、走廊以及厕所等地方都要设置扶手。告知家属相关的注意事项以及协助患者进行运动锻炼,使患者能够得到更好的照顾,促进康复。⑤人文护理。护理人员应时刻以人为本,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讲述医院的整体环境,同时向患者讲述医院的规章制度,并为患者提供整洁的住院环境,护理人员保证着装完整,态度温和。⑥设置疼痛日记。主要依据澳大利亚国家处方服务中心的疼痛日记为理论依据,对2名工作熟练的护理人员对日记结构进行整理和修改,日记设计为选择的形式,指导患者对自身的情况用日记写出来,让护理人员及时了解。

3 疗效判定标准:采用中文版SF-36健康调查表[3]测量患者的生活质量,主要包括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与生理职能5个方面,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高,患者的心理状态使用焦虑自评表判断,分数越高代表焦虑程度越严重,总分100分;将护理满意度分为3个程度: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5 结果

5.1 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心理状态评分对比:观察组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心理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生理职能以及焦虑自评分分别为(79.74±9.89)分、(66.40±8.39)分、(51.17±11.06)分、(78.82±9.16)分、(47.47±8.60)分以及(34.63±5.89)分;观察组分别为(86.51±5.89)分、(76.5±5.04)分、(60.12±12.17)分、(82.75±4.16)分、(58.31±7.18)分以及(30.22±8.01)分。组间对比t=3.2213、5.6521、2.9809、2.1396、5.2996、2.4294,P<0.05。

5.2 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患者中17例表示非常满意、10例满意、3例不满意,满意度为90%;对照组患者中12例非常满意、8例满意、10例不满意,满意度为66.66%,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 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区多在腰区下部,主要原因是纤维环破裂、腰椎间盘变性、髓核突出症刺激或压迫神经根,从而引起的一种综合征[4-5],患者出现坐骨神经痛,腰痛、腿麻、行动不便等症状,由此可见,疼痛也是腰椎间盘突出的主要矛盾方面[6],患者的生活伴随着剧烈的疼痛,大大降低了生活质量。随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也逐渐升高,并迈向年轻化。个性化护理作为一种新型护理模式,是整体护理的升华[7]。个性化护理强调患者的个别性、特殊性,每个患者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并尊重患者的性格与生活习惯等特点,护理人员站在患者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尽量满足患者的需要。使患者在整个护理过程中能够充分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心、诚心、细心和责任心。以上研究可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与心理状态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与改善,护理满意度也相对较高,从而有效的促进患者的康复。

个性化护理理念,从市场角度的营销理念上而言,主要把被服务人员进行细化,身为护理人员,也要贯穿这一理念,因此为了最大程度的观念进行转变,需要贯彻护理人员的白求恩理念,并对沟通技巧进行强化和指导。在本文研究中,对我院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心理状态评分等进行分析,对照组患者的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生理职能以及焦虑自评分分别为(79.74±9.89)分、(66.40±8.39)分、(51.17±11.06)分、(78.82±9.16)分、(47.47±8.60)分以及(34.63±5.89)分;观察组分别为(86.51±5.89)分、(76.5±5.04)分、(60.12±12.17)分、(82.75±4.16)分、(58.31±7.18)分以及(30.22±8.01)分。在杨洁,马方方,郝冰,等[7]专家研究中,对100例患者进行了临床分析,结果证实,干预组患者干预后的生理功能等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和本文研究相符。

综上所述,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能够大幅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心理状态,应在临床的实践中大力推广。

猜你喜欢
腰椎间盘个性化护理人员
针刺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研究
一种融合PageRank和PersonalRank的多层个性化推荐算法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MRI和CT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温针灸配合超短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脑外科护理人员必须加强自我保护及预防护理纠纷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