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山参真伪鉴别技术

2019-01-05 19:47白山市产品质量检验所
食品安全导刊 2019年33期
关键词:野山参主根疙瘩

□ 綦 特 白山市产品质量检验所

随着野山参价格的增长,过度开挖野山参的现象变得十分严重,部分人员不论野山参体型大小与真伪肆意采收,严重的破坏了野山参良好的生长繁衍环境。随着采挖的迅速扩张,野山参量逐渐减少,“池底子”“老栽子”与园参等通过加工处理当作野山参进行售卖。以此,对野山参真伪鉴别技术进行分析探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野山参真伪鉴别

野山参的芦和艼

“芦”主要为根部上端位置的根茎部分,野山参的芦,相对较为细长,同时存在弯曲度,因为生长时间较久,基部芦头形状以圆柱形居多,常被称作“圆芦”,即芦头相对呈圆滑状态。野山参鉴别阶段,应对圆芦呈现出的形态是否自然与真实进行仔细观察。芦的形态自上至下可以划分成二节芦与三节芦,二节芦包括马牙芦以及圆芦,三节芦包括马牙芦、圆芦与堆花芦。堆花芦位于圆芦上部,芦碗相对较为密集,形似堆花,故称之“堆花芦”,马牙芦位于堆花芦上段位置,形似马牙,因此称为“马牙芦”。野山参的艼属于芦上抽出的形似钉状的不定根,因为生长时间较久,艼体垂直向下延伸,这也成为野山参的特征。

野山参的体和腿

“体”为主根部分,“腿”为侧根部分。一般而言,野山参体形分为文形与武形两种。文形的人参主体较为笔直与文静,武形则体态较为玲珑且自然,因此价格相对较贵。野山参的腿以两个居多,呈现八字形,分腿较为灵活,不存在拧腿或是并腿的情况,这也成为野山参的特征。

野山参的皮和纹

“皮”为人参外表皮,“纹”为主根位置生长的横纹。生长时间更久的野山参,表现为皮紧纹深,表面呈灰黄色。主根上端位置(即肩膀头)存在环状纹,且紧密深陷,纹略微呈现出上兜,又称之为“紧密纹”,不过主根中下部并没有生长此种纹路,这也成为野山参的特征。

野山参的须和点

“须”为须根部分,野山参的须呈匀称、自然且错落有致的状态,柔韧但无法轻易折断,亦被称之为“皮套纹”。“点”为须根位置存在的疙瘩,位于须上,是肉眼可见的珍珠点,亦被称之为“珍珠疙瘩”,这也成为野山参的特征。

野山参类型鉴别

纯野山参

芦因为经过长时间生长,相对较长。以三节芦居多,如圆芦与马牙芦和堆花芦;同样存在二节芦,如竹节芦与线芦、缩脖芦。野山参同园参相比,芦相对更长,芦碗十分紧密,根据芦碗能够估算其生长时间。艼属于芦上生长的不定根,以枣核艼居多,毛毛艼相对较少,艼主要呈现下垂状态。体为野山参主根,体上部圆形位置属于膀,圆润形状称之为圆膀,横灵体以及疙瘩体居多,顺体相对较少。纹为主根存在的皱纹,纹仅在膀处有所生长,相对细密,同时呈现出螺旋状,较深且连续。皮以黄白色以及金黄色居多,皮老同时细腻紧实。须通常超过两条,分档自然,并八字分开,较长,同时清疏不乱,韧性较好,须根位置存在肉眼可见的珍珠疙瘩。

野山参生长发育阶段,主根由于病虫害的影响会出现烂根与虫食等情况,参艼经过长时间生长变为主体,此种情况属于艼便,特点主要为:芦出现偏斜同主根具有一定的角度,在芦下部能够发现原主根残痕。关于体,不存在原主体,艼变为主体并不存在灵体,以顺体居多。关于纹,生长时间较短则膀不存在纹或相对较少,生长时间较久则存在断纹或粗浅纹。关于皮,纯野山参较嫩,须并未体现出明显差异。

移山参

野山参幼苗经过人工移栽之后,保持自然生长态势,经过长时间生长后被采挖,被称为“山趴”。芦以二节芦居多,相对较长,芦碗扭转情况相对较多,也被称之为雁脖或回脖芦。艼相对较长且较为白嫩,以毛毛艼居多,上艼或是旁伸。体以横灵体以及疙瘩体居多,主根下部相对肥大。纹以粗纹、断纹和浮纹居多,不存在螺旋纹,纹路向下延伸。关于皮,粗糙且不存在光泽。须相对杂乱且密集,无清疏与自然感,存在再生须,韧性较为较差,分档位置存在合并情况,并存在珍珠疙瘩。

充山参

园参或其种子初期经过人工管理或人工播种后,后期保持自然生长态势获得的“池底子”“老栽子上山”与“籽海”等被称作充山参。

“池底子”又名园趴,园参移栽过程中遗留于畦位置的参,经过长时间的自然生长后采挖获得,芦以二节芦居多,芦碗较大也十分稀疏,并存在回脖芦。艼以毛毛艼居多,相对较长且较大,上跷或是旁伸。以笨顺体居多,横灵体以及疙瘩体相对较少。同时,断纹相对较多,通常横纹至底部,皮较为粗糙,松泡,多呈现出皱皮。须相对较长,以断须和烧须居多,珍珠疙瘩相对较少。

对于“老栽子上山”,从园参或是人工移栽园参幼苗中,选择体形同山参横灵体以及疙瘩体较为相似的,于山林中栽种,使其保持自然生长态势,经过长时间生长的人参,芦相对较长,碗相对较大且须多,以二节芦居多。艼相对较大,粗细脚步均匀,上跷或是旁伸相对较多,以毛毛艼居多,横灵体以及疙瘩体同样相对较多,顺体以及笨体相对较少。纹相对粗浅,延伸至主根下部。皮呈现出黄白色或是黄褐色,存在皱皮,较为粗糙。须相对杂乱且密集,无清疏与自然感。

目前,野山参市场中,将园参和西洋参以接芦与接须的方式伪造成野山参,同样存在部分向野山参中插入特殊铅条等方法进行伪造的情况,因此深入分析研野山参真伪鉴别技术,对野山参真伪的鉴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野山参主根疙瘩
黄芪幼苗根系生长发育与GR24和IAA的关系
基于机器视觉的三七主根形状分类方法研究
植物的“嘴巴”
木疙瘩山上的岩
小红薯成为金疙瘩
野猪、鹿和野山参
安安琪琪的故事㉑咦?为什么我没有红疙瘩?
野山参粉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评价
灰树花菌渣用于板栗专用生物有机肥的研究初报
聚首京城 专家研讨百年野山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