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崇尚求真务实之风

2019-01-06 08:31李关勤
甘肃农业 2019年12期
关键词:小康社会作风党员干部

李关勤

中共环县县委党校,甘肃 环县 745700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我们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看待成绩,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思想路线指导实践,用说实话、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的良好作风努力工作,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一、求真务实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

邓小平强调,“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要坚决制止追求表面文章、不讲实际效果、实际效率、实际速度、实际质量、实际成本的形式主义,杜绝说空话、说大话、说假话的恶习。”江泽民同志强调“落实,落实,再落实,因为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关键环节”,“不要在层层表态、层层开会、层层造声势上做文章,而要在层层抓落实、层层抓解决问题上下功夫”。胡锦涛同志告诫我们:“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必须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须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要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必须大兴求真务实之风;面对群众加快发展的高昂情绪,更应该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我们党90多年的历史进程充分证明:求真务实是我们党和人民事业兴旺发达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务实作风更有过很多生动论述,比如“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发扬钉钉子精神”、“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等。习近平强调过,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点子、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不好高骛远;领导干部要坚持政贵有恒,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一张蓝图干到底,不要搞那些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劳民伤财、吃力不讨好的东西;要深入调查研究,增强看问题的眼力、谋事情的脑力、察民情的听力、走基层的脚力。社会主义不是喊出来的,是实实在在干出来的。

实践告诉我们,什么时候坚持住了求真务实的作风,就会促使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就会保持党和人民的朝气与活力。反之,就会受到挫折。

二、崇尚求真务实之风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

面对世界经济发展乏力和国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来的巨大压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因此,我们在看到我国社会良好发展态势的同时,还要警惕社会发展中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果我们视而不见,那就可能酿造成许多影响社会稳定的事件。虽然我们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但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不充分、不平衡的发展引发的各种潜在问题有着巨大的风险。我们只有以务实的态度,深刻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科学解决各种矛盾,才能更好地保证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才能决胜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才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崇尚求真务实之风有利于优化党群干群关系

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求真务实是密切联系群众的先决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到政治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各种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也在摸索中逐步创新、完善和发展,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面对成绩,一些党员干部居功自傲,忽视了人民群众的历史功绩,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以及奢靡之风有所滋长,且有蔓延之势,党群干部关系达到了“冰点”。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党的各项决策部署都在围绕这一伟大目标发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不我待。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才能够凝心聚力,才能够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才能够形成一支精锐的“脱贫之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各种学习教育活动的相继开展,很好的端正了党风、纠正了干部的作风。如果背离了求真务实的良好作风,小康社会的各项制度和措施就难以落到实处,我省有些党员干部对于精准脱贫这个“一号工程”重视不够,认识不清,导致甘肃省脱贫攻坚战落在了全国的末尾,全省上下党员干部的压力很大……只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坚持和发扬好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就能够取得群众的信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就能够实现。

(二)崇尚求真务实之风有利于更好地解决人民内部矛盾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如何统筹协调好各阶层的利益关系,是摆在党员干部面前无法回避的历史课题。特别是新世纪新阶段,一些党员干部仍习惯用老思想、老办法解决问题,遇见矛盾绕道走;一些党员干部沉不下身子,缺少群众语言,与群众“两张皮”;有些党员干部“闭门造车”、“异想天开”,搞“一刀切”,严重脱离实际,等等。人民内部矛盾长期得不到解决,在一定条件下就会激化,甚至酿成群体性事件,对社会危害极大。只有坚持求真务实的作风,勇于正视各种矛盾和问题,深刻分析人民内部矛盾的特点和规律,探索新思路,创新新机制,在化解社会矛盾中促进社会和谐。如果背离了“真”和“实”,必然会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损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在个别地方甚至激化社会矛盾,引发群体性事件,给社会和谐与稳定带来严重影响。实践证明,崇尚求真务实之风,真诚面对群众问题,真心解决群众困难,有利于解决群众情绪,消除社会不和谐因素,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崇尚求真务实之风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时代需要新思想,新思想需要新举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指引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唯一真理。求真务实,就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五大发理念,坚持从当下着手、从身边的小事着手,牢记习总书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谆谆教诲,以垃圾治理、厕所革命等密切关系群众的小事为抓手,从客观实际和人民愿望出发,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弘扬求真务实之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弘扬求真务实之风,要狠抓党风、健全法治,保持良好党群关系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要着力改善党的作风。从发展生产力的角度看,紧紧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开展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及时发现和解决影响改革发展的突出问题,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不断进步;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角度看,抓住易于滋生腐败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部位,用制度和法律规范权力的运行,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深入发展;从发展先进文化的角度看,党风政风影响和带动社会风气,能够促进全社会形成诚信友爱的风气,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向前发展。二要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日益完善,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但全面依法治国的任务依然很繁重。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领导,其目的主要就是要通过法治建设,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神圣不可侵犯,进一步改善党群干群关系。

(二)弘扬求真务实之风,要解决人民内部矛盾,促使社会稳定和谐发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是我党连续几代中央领导集体“执政为民”思想的体现,也是中华民族延续几千年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更是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向世界人民的庄严承诺。强调求真务实的作风,就是要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任务落到实处。一些党员干部对习近平精准脱贫思想认识不深、理解不透,脱贫措施粗枝大叶,千篇一律,没有下“绣花功夫”,缺乏针对性;一些党员干部对群众思想工作做的不深、不细,对群众的积极性调动不力。我们既要鼓励广大群众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来发财致富,又要善于借助国家政策为弱势人群和贫困地区创造条件,增强他们的致富能力,提高他们的发展水平。十九大报告也强调,“在发展中改善和保障民生”,充分表明我党既要让广大人民群众在改革的红利面前,享有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又要坚持底线、量入为出的原则和实事求是的作风。

(三)弘扬求真务实之风,要狠抓第一要务,全面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夯实实现中国梦的物质文化基础。只有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才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只有经济发展了,社会财富增加了,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但发展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融合发展,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推进绿色发展、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长期以来,人们把GDP的增长看成经济发展状况的唯一指标,只看GDP的总量,不看经济质量,这是相当错误的。仅靠GDP增长,无法支撑起一个人民所向往的全面小康社会,发展经济不仅要讲数量、规模,更要讲科技含量、讲经济质量。

猜你喜欢
小康社会作风党员干部
党员干部新书架
《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河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群众文艺云上展演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汇聚打赢疫情阻击战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巾帼力量
党员干部怎样用好微信群
规矩立起来 作风严起来 履职实起来
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