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的实施方法

2019-01-06 03:39朱登峰
新课程研究·中旬 2019年9期
关键词:主题阅读阅读能力初中语文

摘   要: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当前新课改深入推进的大背景下,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主题阅读形式,能极大地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增强阅读教学效果。主题阅读指围绕特定主题展开阅读,突出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强调教师的主题材料整合能力与指导能力,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主动性,培养其语文阅读思维能力。文章在阐述主题阅读基本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实践教学经验,从阅读主题及材料的筛选、指导方法的确定、评价方式的变革和阅读方法的强化指导等方面切入,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法,希望能够为优化初中语文主题阅读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主题阅读;阅读教学;阅读能力;核心培养

作者简介:朱登峰,甘肃省镇原县庙渠初级中学教务副主任,研究方向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甘肃  庆阳  745000)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26-0115-02

主题阅读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种重要模式,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主题阅读,能够充分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保障。运用主题阅读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此外,主题阅读教学对教师的专业水平和阅读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要努力提升自身教学能力,精心确定阅读主题、选择阅读材料,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确保主题阅读教学模式真正发挥其效用,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助力。

一、初中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的重要作用

主题阅读是一种针对同一或相似主题,在一定的时间内阅读大量相关材料的阅读方法。主题阅读将同一主题下的多篇材料汇集起来,阅读方向明确,且具有较强的系统性,极大地丰富了阅读内容,避免了零散阅读造成的知识遗忘和思考不透彻等问题,学生的阅读在明确的方向和范围的指导下,避免了阅读的盲目性,提高了阅读效率。将主题阅读运用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可根据阅读群体的特点设计个性化阅读方案,为学生明确阅读主题和阅读材料范围,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供锻炼的机会。主题阅读因其系统性和内容的集中性,有助于锻炼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二、初中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主题阅读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笔者认为,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从以下方面切入,确保主题阅读教学质量。

1. 研读教材,明确目标及主题范围。初中语文主题阅读教学需要遵循以文本为主的原则。教师应提前研读教材,依托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标、阅读主题和阅读材料,引导学生认真阅读主题文章,掌握阅读材料的基本内涵和字里行间的意蕴,开展深度挖掘,保证学生的阅读实效。需要注意的是,课堂教学时间十分有限,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中进行高效的基础知识传授,就要对主题阅读材料进行科学整合,立足教学目标,满足学生阅读需求。为充分发挥主题阅读效用,教师还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分析主题、搜集素材,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首先,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出发,明确主题阅读教学目标。应以“最近发展区”为理论基础,为学生设定科学合理的学习目标。初中生的认知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等均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感性思维仍处于主导地位,理性思维能力有待进一步的锻炼与培养。据此,教师要在主题阅读的过程中,设定合理的理性思维培养目标,强化学生阅读鉴赏能力的培养。其次,紧扣教材,明确主题、筛选阅读材料。开展初中语文主题阅读要紧扣教材,在以教材为基准的前提下有所拓展,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确保阅读教学效果。最后,在“大语文”观指导下,制订较为系统完善的单元教学目标。[1]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主题阅读,旨在培养学生形成系统、整体的阅读学习习惯,在系列集中阅读的过程中拓展学生阅读视野、积累阅读素材,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2. 阅读文本,确定教学方法。一是指导学生综合阅读文本,深入思考。教师要对文本进行有效解读,教给学生有效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思维,帮助学生在主题阅读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同时,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阅读情况,确保学生和文本之间进行有效对话。二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阅读文本。如介绍文章写作背景和写作特点等,辅助学生进行文章阅读。在主题阅读中,大量的阅读材料选自经典名著,教师要主动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阅读辅助材料,若学生有深入阅读原著的意愿,要予以鼓励和支持,强化阅读鉴赏的指导,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和阅读鉴赏能力。三是进行阅读拓展,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教师在备课之初可搜集与主题相关文章的学术评论,汇集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写的文学评论,为学生提供思维发散的机会。学生可以在多样化的评论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体会展开个性化思考,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例如,鲁迅及其作品研究可谓卷帙浩繁,教师可围绕阅读主题和阅读材料,收集整理相关的研究论点,或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选择一些鲁迅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研究文章,为学生的深入思考与探究提供参考。[2]

初中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学生要能够运用自己的价值观对事物进行正确判断。教师要在主题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如为学生选择合适的阅读素材等。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可将主题阅读材料分为以下类型:①历史经典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大量涉及民族情感、爱国之情和故乡之情等内容,这些都是非常优质的阅读材料,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②社会热点类。如人际关系、政治热点、社会事件等相关内容。③道德品质培养类。如诚实、守信等,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3. 优化评价反馈,开展实践活动。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主题阅读时,教师要注意阅读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充分利用生活化情境作为阅读导入,如在教学《月亮上的足迹》一课时,教师可要求学生从对月球的想象出发,切入文本,与文本形成情感联结。在完成阅读后,要优化评价反馈,要求学生把想象的内容描述出来,并进行有效评价。此外,还要根据阅读教学安排,适时开展阅读实践活动,如《蝉》一课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借助信息技术,搜集整理蝉从生长到死亡全过程的影像资料,或带领学生实地观察蝉在某一生长阶段的情況,让学生较为直观地获得生活体验,加深对文章意蕴的理解。

综上所述,教师在开展初中语文主题阅读教学时,要从教材内容出发,明确阅读主题、精选阅读材料、强化阅读方法指导,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促进其阅读理解能力与人文素养的提升。在今后的初中语文主题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进一步优化教学策略,研读教材,设置明确的主题阅读目标,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主题阅读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题阅读的效用,促使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李姣姣.由《傅雷家书》走进“家书文化”——基于语文开放性资源开发与运用的主题阅读教学探究[J].语文教学通讯,2018,(8):78-80.

[2] 齐秀娟,周兰凤.深入生活实践,激发语文学习兴趣——语文主题阅读教学改革初探[J].教育现代化,2018,(33):345-346.

责任编辑 杨 淼

猜你喜欢
主题阅读阅读能力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多元互动,开展主题阅读
初中英语教师开展主题阅读的实践分析
语文“拓展性主题阅读”探究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