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二十四节气活动在幼儿教育中的实施

2019-01-06 03:39赵玉洁
新课程研究·中旬 2019年9期
关键词:实施策略幼儿教育

摘   要:二十四节气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们以其独特的行为方式传承节气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民俗文化现象。将二十四节气文化融入幼儿园教育活动,对传承与创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认为可从二十四节气文化中选取有价值的资源,立足幼儿生活,在幼儿教育中开发并实施二十四节气综合活动,让节气文化融入幼儿生活,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幼儿的人文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

关键词:二十四节气活动;幼儿教育;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实施策略

作者简介:赵玉洁,江苏省张家港市德积幼儿园副园长,研究方向为幼儿教育。(江苏  苏州 215000)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26-0127-02

二十四节气是数千年历史文化的积淀,必须深入学习和传承二十四节气文化。幼儿教师有义务和责任在幼儿教育中传承、弘扬节气文化,将二十四节气融入幼儿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文化传承意识和人文素养。

一、幼儿教育中二十四节气活动开展现状

1. 活动内容知识性过强。多数教师和家长对二十四节气中蕴含的民俗文化知之甚少,这直接导致教师在设计和实施二十四节气活动时,只是简单地利用图片、故事、儿歌等形式将二十四节气知识传授给幼儿,没有带领幼儿体验二十四节气蕴涵的文化精神。

2. 活动开展形式单一。在当前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的背景下,幼儿与大自然的接触越来越少,许多幼儿对二十四节气的气候变化、植物生长等缺少体验。而一些教师为方便教学,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更倾向于开展人文体验活动,忽视了需要融入自然的观察和探索活动,导致幼儿难以真正理解二十四节气对于日常生产生活的重大意义。

二、二十四节气活动在幼儿教育中的实施策略

1. 立足幼儿兴趣需求,精选教育资源。第一,教师要提升自身对二十四节气文化的认识。节气文化对幼儿有很高的教育价值,能够深化幼儿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教师和家长对二十四节气文化的理解影响幼儿对二十四节气文化的经验习得。因此,教师先要清楚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内涵。二十四节气,即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分为二十四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自立春始,至大寒结束。在古代,人们根据二十四节气安排生产活动,它是古代劳动人民生产生活经验的实践总结。每个节气都有相对应的气候特征和民情风俗,如谷雨前后可耕种、立春后天气变暖、冬至要吃馄饨等,这需要教师掌握并内化,进而传递给幼儿,加深他们对传统文化和民情风俗的了解。第二,要深入挖掘二十四节气中具有教育价值的元素开展实践活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要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最大限度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在幼儿教育中融入二十四节气文化元素,要对其进行价值分析,如某一节气能否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能否满足幼儿发展需要,能否为活动提供丰富的资源支持等,还要综合考虑活动效果。以“谷雨”为例,谷雨表示这一时期雨量充足、降水及时,谷类作物茁壮成长。在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可组织幼儿在幼儿园的自然角或种植园中种植一些作物,让幼儿定期观察并记录作物成长情况。谷雨期间降水增多,教师还可以组织与雨有关的活动。二十四节气中春夏秋冬的分界点为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教师可以教给幼儿这四个节气的基本知识,如春分表示昼夜平分、夏至表示夏季开始,并组织幼儿开展剥鸡蛋、吃鸡蛋、包馄饨等实践活动。二十四节气中与幼儿日常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元素都可充分利用,借助节气文化设置适宜幼儿参与的实践活动,激发其参与热情。

2. 重视环境浸润作用,营造良好活动氛围。一是营造良好的节气活动环境及氛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要将二十四节气文化融入幼儿教育,教师须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幼儿在环境的浸润中习得文化知识、获得人文素养。教师要注意环境创设并非展览性的材料堆砌,要和幼儿、家长展开充分、深入的交流与互动,让环境真正成为幼儿感知、发现、体验的场所。在幼儿园中,教师要加强和幼儿互动,与家长一起根据节气主题营造良好的文化教育氛围,如根据春分节气特点布置主题展示角(见图1),将幼儿制作的竖蛋悬挂于装饰树枝,屋顶上悬挂自制风筝,让每一名幼儿都能够在充满节气文化气息的环境中习得节气知识、感受节气文化。节气文化墙上一张张生动的节气活动实践照片记录了幼儿参与节气活动的情况;节气文化长廊挂有古扇,扇面上写着与节气相关的民间小故事,幼儿可以驻足欣赏、随性吟诵;楼梯间、走道中装饰有幼儿画的充满稚气童真的节气图画,以及幼儿为各节气设计的小图标。二是点滴渗透,将二十四节气文化意蕴融入幼儿心灵。节气文化是一个巨大的教育宝库,需要在日常教学、生活中潜移默化、滴水穿石般渗透。教师可在幼儿每日活动的各个环节融入二十四节气文化。如在早晨来园期间,播放二十四节气歌谣;晨间谈话讲述当前节气的民间故事;午睡前教

散步时引导幼儿观察自然变化是否同节气谚语一致;给幼儿一个节气谚语,并讲述其由来及蕴涵的道理;下午操期间,可视情况编排节气操让幼儿锻炼。笔者所在幼儿园在各班开展了“节气文化宣传小天使”评比活动,每周定期介绍和评比幼儿在宣传节气文化方面的成果,幼儿在收集、整理材料和参与评比的过程中,对节气文化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3. 促进幼儿个性发展,开展多元节气活动。一是开展集体活动增新知。设置趣味性较强且符合幼儿年龄特征的实践活动,如春分主题体育活动“赶牛”,使幼儿了解“送春牛”的节气习俗。在集体活动中,对相关习俗和古诗的学习为幼儿深入了解节气文化内涵提供了有利条件。二是设置区角游戏添趣味。区角游戏是一种开放、自由、自主的活动形式,教师可为幼儿提供节气相关材料,让幼儿自由探索或开展小组学习。以“春分”节气主题活动为例,科学区提供各种蛋供幼儿分类、比较;生活区提供野菜、饺子皮和调味品等,让幼儿尝试制作食物;美工区提供空白风筝面,为幼儿艺术创作提供材料。幼儿在自由宽松的活动环境和氛围中锻炼了动手操作能力。三是组织实践活动促体验。实践活动是节气文化活动的有效实施途径,以“春分”主题活动为例,因为春分有竖蛋、吃春菜、放风筝、远足等习俗,所以笔者所在幼儿园组织了一系列实践活动,如竖蛋比赛、巧手制春菜、徒步参观民俗风筝馆等,幼儿在活动中充分感受到了节气文化的魅力。

将二十四节气文化融入幼儿教育,营造良好的节气文化活动环境及氛围,组织开放式的区域活动和体验式的实践活动,能够促使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真切感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價值和魅力,提升其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 王荣荣.二十四节气融入幼儿课程的行动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7.

责任编辑 彭思敏

猜你喜欢
实施策略幼儿教育
体验营销在遵义旅游业中的运用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探讨ERP系统在企业财务管理系中的实施策略
模仿故事角色
基于农村幼儿礼仪启蒙教育的研究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