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市朗霞街道优质畜产品调查分析

2019-01-07 03:42
浙江畜牧兽医 2019年5期
关键词:余姚市畜产品优质

(余姚市朗霞街道办事处,浙江 余姚 315400)

习近平总书记说,食品安全源头在农产品,基础在农业,必须正本清源,首先把农产品质量抓好。2018年,余姚市朗霞街道在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通过各级管理机构和生产经营主体的共同努力,无公害畜产品工作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效。

1 无公害畜产品发展波折

余姚市朗霞街道无公害畜产品工作起步于2002年,2005年起得到大力推进。无公害畜产品总数在2013年以前每年基本上以新增1-2个左右的速度匀速推进,2012年和2013年以后增幅放缓,主要原因是可认证资源基本达到饱和状态,2011年底,无公害畜产品认证规模经营主体已基本达到全部产地认定。但于2013年-2016年间,认证无公害畜产品总数回落,主要由于到期未换证数高于新认证数,这与余姚市财政补助政策的取消,以及畜牧养殖场整治拆迁等原因有关。

通过认证无公害畜产品,提升了规模经营主体质量安全意识和安全生产水平。管理部门通过现场检查、年检、培训、抽检等手段有效地对规模经营主体进行了监管。通过强化质量认证和有效监控,无公害畜产品虽然数量上出现下降,但质量上有所提升,截至2017年底,朗霞街道主要食用畜产品中无公害比率为8.96%,与上一年度持平。截至2018年10月底,全街道共有有效期内无公害畜产品产地2个,产品2个,面积108.4亩(不包括蜂业),产量52.1 t。生产主体追溯体系接入浙江省级考核平台,金腾蜂业多次代表街道参加日本、国家、省、宁波市及余姚市的优质农产品展会。

2 制约无公害畜产品发展的因素分析

2.1缺少优质优价的市场氛围 余姚市朗霞街道畜产品销售渠道主要有菜市场、超市、专卖店、基地配送以及马路市场等。其中专卖店和基地配送农产品多为本地产优质畜产品,质量基本得到保证,但由于品种、价格,以及消费习惯等原因,市场所占份额并不大。消费者采购畜产品的主要渠道还是菜市场和超市。由于目前畜产品市场准入机制并未完全建立,菜市场中的畜产品基本上缺少检测和全程追溯,难于辨别产地和级别,凭卖相和价格占据市场,质量参差不齐。而无公害畜产品的生产一般都要经过产地环境检测、生产过程监管和产品检验等环节,其生产成本要比普通畜产品高出5%-20%。市场环境的不成熟,直接导致了无公害畜产品被“劣币驱逐”,从市场端拉动其生产的动力不足。

2.2缺少可操作的安全生产技术 无公害畜产品生产,其核心是用较少的投入品生产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的畜产品,关键点是现代养殖科技的运用。适宜当地生产的优质品种选育需要科技,饲料的投喂改良需要科技,兽药的减量控施需要科技,绿色高效的养殖技术需要科技。但是目前,街道畜牧兽医队伍力量不足,往往一人身兼数职,专业科技工作者的数量不多。养殖户的用药指导主要靠个人经验,无公害畜产品生产的科技支撑力度远远不足,多数主体难以达到标准要求。

2.3缺少善管理懂经营的人才 目前规模经营主体主要有两种类型,一部分由工商资本进驻,另一部分则是由传统农民转化而来。无公害畜产品的生产要求经营者不仅具备一定的农业生产经验,还要懂知识、有文化、会经营,能够制定质量管理措施和生产技术规程,能够组织人员按照规程开展生产,能够进行产品的包装和营销。全街道符合上述条件要求的畜牧业经营者非常有限,基本由本土农民转化来,虽然会生产,但一般年龄较大,文化水平较低,对无公害的概念理解不足,也很难建立企业自身的文化,企业发展较为松散,后劲不足。此外,由于其传统生产观念顽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差,执行无公害标准的意识弱,加大了企业的运营和管理难度,陆续出现部分企业证书换证不及时而失效、证后监管工作未能及时完成等问题。

3 建议对策

3.1培育健康生活消费市场 把培育特色经济作为街道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要结合本地资源状况、交通区位、产业结构等综合因素,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道路。“一乡一产”、“一村一品”,打造各自的特色,扩张自己的优势,建立自己经济发展的“坐标系”,大力培植“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市场“亮点”,开辟适合自己发展的新路子,打造特色品牌。一方面要加大宣传力度,为安全优质畜产品生产营造良好氛围。要充分利用电视台、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以及进社区、科普讲座等形式,普及安全优质农产品的概念和知识,形成安全优质畜产品消费观念。另一方面也应加快推进畜产品追溯和市场准入机制建设,淘汰不合格畜产品,营造优胜劣汰氛围,提高无公害畜产品竞争力。另外,把推进农业招商引资作为街道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撑。围绕各村支柱产业,上下游项目配套,对项目进行包装和对外招商,加大软环境治理力度,实现资本和产业的集聚,健全跟踪服务机制,推动街道畜牧业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3.2完善科技支撑体系 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街道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抓龙头带农,抓科技兴农,抓基地扶农,抓市场活农,促进传统畜牧业的优化升级,提高畜牧业的整体效益。要抓住都市圈建设人才引进的契机,定位余姚创建国家级农产品示范安全县的机遇,完善科技支撑体系。通过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引进现代农业发展的一流团队和人才,开展优质畜产品生产的品种选育、饲料改良、无害化处理等科技攻关。要强化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补足缺位畜牧兽医人员,提升现有人员业务水平。要把科技项目向生态循环农业、绿色农产品生产等方向倾斜,调动畜牧兽医人员积极性,投入到安全优质畜产品生产的研发中来。提高检测技术水平,改良畜禽品种,改变传统饲养方法。加快对新饲料、兽药和产品检测技术的研究工作;加快引进新技术。不仅要借用国外先进设备的优势,更要借用新的智力资源。通过派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实现科学技术的交流合作,提高运用和掌握先进技术的能力。

3.3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水平 把壮大民营经济作为街道发展的根本出路。加强产业实用技术培训推广,积极探索“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协会++农户”、订单生产等产业化经营模式,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组织,提高生产组织化程度,增强主导产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要通过提供咨询等手段,向有意参与到无公害畜产品生产的工商资本投资者讲明生产的难处,劝退光有情怀,不知实情的工商资本投资者,降低安全优质畜产品生产经营失败率。要通过多种手段,为本土农民升级转化而来的农场主提供更多的文化人才输入机会,并对其加大文化素养方面的培训,开拓其眼界,提升其品牌开拓的能力。要采用农民易懂的语言,对其进行安全优质畜产品生产概念和相关标准的培训,并制定强有力的管理规定,强化其安全优质生产意识,转变其自由任意生产行为。

3.4加强畜产品安全的监督力度 开展执法联动,全程监控畜产品质量。加强畜产品产前环节监控,严格执行《种畜禽管理条例》,把好种畜引进关,认真贯彻执行《农兽药管理条例》和《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严控饲料和兽药的使用,不仅要抽查产品质量,而且要经常检查生产过程;加强饲养、加工环节监控,从原料开始对生产环节进行监控,不符合标准的不准出厂;加强流通环节监控,依照《动物防疫法》的规定,严格执行动物运输检疫监督检查制度,对异地销售的畜禽一定要严格检疫,防治疫情扩散。特别要加强对畜产品质量问题较多的批发市场进行重点检查,防止有质量问题的畜产品流入市场;严厉打击畜产品生产、经营和使用领域的违法犯罪活动,对触犯刑法的,公安司法机关要严格绳之以法,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猜你喜欢
余姚市畜产品优质
畜产品兽药残留检测污染的来源及处理关键点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论养殖业“减抗”背景下无抗替代品与畜产品安全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畜产品价格多数上涨
余姚市泗门镇中心小学
余姚市美术教师新作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