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诗词 话西游
——名著《西游记》阅读欣赏教学实录

2019-01-11 22:09张五芳
初中生世界 2019年28期
关键词:吴承恩西游记诗词

■张五芳

一、读一首诗歌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朗读一首诗——《一轮明月满乾坤》。

生(朗读):十里长亭无客走,九重天上现星辰。八河船只皆收港,七千州县尽关门。

六宫五府回官宰,四海三江罢钓纶。两座楼头钟鼓响,一轮明月满乾坤。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这是一首数字诗;且数字从十排到一,次序井然。

师:它的描写对象有哪些?你从中有什么发现?

生:长亭、九重天、星辰、船只、州县、宫府、江海、楼头、钟鼓、明月等。我发现这些对象来自天地江海。

师:还有什么发现?

生:这些对象有大有小,有动有静。

师:有理。诗人的笔触,上至高天,下至江海,大大小小,宇宙乾坤,全被统之于朗朗明月之下。足以见出,诗人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笔力深厚,意境辽远。

师:这首诗,你曾经读过吗?作诗者为谁?

生:没读过。不清楚。

二、看一场好梦

师:这首诗出自《西游记》第36回,作者吴承恩。吴承恩出生于商人家庭,从小好学,聪颖勤奋,一目十行,过目成诵,在家乡文才出众,小有名气。据《淮安县志》记载,吴承恩“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做诗文下笔立成”。

师:吴承恩一生的梦想,是通过读书作诗获得一官半职,改变从商命运。然而——

生(朗读):吴承恩一生有三大爱好。一是爱读《百怪录》《酉阳杂俎》之类的非主流小说,为写作《西游记》积累了素材。二是喜欢下围棋,平时以棋为乐。三是爱好收藏名家法帖、诗词优文。

师:吴承恩的兴趣爱好及其放浪不羁的个性,决定了他在官场难以为继。于是,他转而用写小说的方式来呈现自己遥远的梦想。

三、赏一组诗词

师:打开古典名著的方式有很多种。从诗词下手来赏读《西游记》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式。诗词是古代中华文化的精华和结晶,即便是属于俗文化范畴的小说,为向高雅靠拢,也会在创作中穿插大量诗词;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也不例外。让我们先来读一读《西游记》开篇的诗。

生(朗读):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师:开篇之诗,选材、写法上分别具有什么特点?其作用是什么?

生:空间寥廓,时间悠远;想象联想,譬喻夸张。起到总领全书的作用。

师:说得没错。《西游记》就从这首开篇诗启动,用一系列诗词串联起九九八十一难。小说中的诗词,有描绘山水洞天的,有描摹人物外貌的,有摹写人物打斗的,有想象佛国仙境的……今天,我们主要以其中的山水、人物、打斗三类诗词作为研读对象,从新的角度再赏《西游记》。

(一)第一波:山水诗词

师:我们先来朗读《花果山》(2首)。

生(朗读):

1.花果山(1)。

势镇汪洋,威宁瑶海。势镇汪洋,潮涌银山鱼入穴;威宁瑶海,波翻雪浪蜃离渊。水火方隅高积土,东海之处耸崇巅。丹崖怪石,削壁奇峰。丹崖上,彩凤双鸣;削壁前,麒麟独卧。峰头时听锦鸡鸣,石窟每观龙出入。林中有寿鹿仙狐,树上有灵禽玄鹤。瑶草奇花不谢,青松翠柏长春。仙桃常结果,修竹每留云。一条涧壑藤萝密,四面原堤草色新。正是百川会处擎天柱,万劫无移大地根。

2.花果山(2)。

金丸珠弹,红绽黄肥。金丸珠弹腊樱桃,色真甘美;红绽黄肥熟梅子,味果香酸。鲜龙眼,肉甜皮薄;火荔枝,核小囊红。林檎碧实连枝献,枇杷缃苞带叶擎。兔头梨子鸡心枣,消渴除烦更解酲。香桃烂杏,美甘甘似玉液琼浆;脆李杨梅,酸荫荫如脂酥膏酪。红囊黑子熟西瓜,四瓣黄皮大柿子。石榴裂破,丹砂粒现火晶珠;芋栗剖开,坚硬肉团金玛瑙。胡桃银杏可传茶,椰子葡萄能做酒。榛松榧柰满盘盛,桔蔗柑橙盈案摆。熟煨山药,烂煮黄精。捣碎茯苓并薏苡,石锅微火漫炊羹。人间纵有珍羞味,怎比山猴乐更宁?

师:请提取两首诗中的特殊句式,并欣赏其语言特点。

生:出现了大量的对偶句,如“峰头时听锦鸡鸣,石窟每观龙出入”“红囊黑子熟西瓜,四瓣黄皮大柿子”,语言整齐,读来琅琅上口。

生:铺陈句。把大量的对偶句加以堆叠,铺陈排比,场面壮观,气势蔚然。师:判断准确。看看还有什么特殊句式?

生:还有“势镇汪洋,威宁瑶海。势镇汪洋,潮涌银山鱼入穴;威宁瑶海,波翻雪浪蜃离渊”。这样的句子,感觉很特别,不清楚它是什么句式。

师:这个句子由两部分组成,“势镇汪洋,威宁瑶海”是主句,起着引领后一句的作用。“势镇汪洋,潮涌银山鱼入穴;威宁瑶海,波翻雪浪蜃离渊”是分句,具体描述前一句的内容。合起来,我们称之为“扩展句”。这样的句式在两首诗中还有,找出来读读。

生:丹崖怪石,削壁奇峰。/丹崖上,彩凤双鸣;削壁前,麒麟独卧。金丸珠弹,红绽黄肥。/金丸珠弹腊樱桃,色真甘美;红绽黄肥熟梅子,味果香酸。

师:扩展句,前总后分,就像一株树枝上的两朵并蒂之花,煞是好看,也为小说营造了生机盎然的氛围。小说中还有以下写山的诗词,待同学们课后研读。(罗列出所写之山及回目,如黑风山——第十七回:孙行者大闹黑风山观世音收伏熊罴怪;幽冥背阴山——第十回:二将军宫门镇鬼唐太宗地府还魂。)

师:小说中的河、洞,也写得别具特色。读一读,从句式角度赏一赏它们的语言特色。(展示描写流沙河、水帘洞的片段,原文略。)

生:排比句“东连沙碛,西抵诸番,南达乌戈,北通鞑靼”,从东西南北四个角度展现流沙河的庞大与辽阔。

生:比喻句“水流一似地翻身,浪滚却如山耸背”,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水流波涛翻滚汹涌的情形。

生:反问句“那里得客商来往?何曾有渔叟依栖”,从侧面肯定流沙河的凶险。

师:总体来说,山水洞天,意象缤纷。花果灵禽,笔走精魂。对偶铺陈,句式丰盈。宇宙洪荒,诗词人生。所有山水洞天诗词的描绘,都为人神鬼怪的出场,铺设了恰当的平台,营造了适合的氛围。

(二)第二波:人物诗词

师:读一读下面的这首诗词,猜猜他是谁?

跳树攀枝,采花觅果;抛弹子,邷么儿,跑沙窝,砌宝塔;赶蜻蜓,扑八蜡;参老天,拜菩萨;扯葛藤,编草未;捉虱子,咬圪蚤;理毛衣,剔指甲;挨的挨,擦的擦;推的推,压的压;扯的扯,拉的拉,青松林下任他顽,绿水涧边随洗濯。

生:花果山小猴。

师:从哪里判断出这是写的小猴?

生:一连串的动作描写,体现小猴的活泼欢悦。

生:三字语对偶、排比,突出小猴的欢脱灵动。

生:口语化、浅白化的用词,突出小猴的洒脱自在。

师:再读读下列三首诗歌,猜猜分别写的是谁?

生(朗读):面如敷粉三分白,唇若涂朱一表才。鬓挽青云欺靛染,眉分新月似刀裁。战裙巧绣盘龙凤,形比哪吒更富态。双手绰枪威凛冽,祥光护体出门来。哏声响若春雷吼,暴眼明如掣电乖。要识此魔真姓氏,名扬千古唤红孩。(红孩儿)

冰肌藏玉骨,衫领露酥胸。柳眉积翠黛,杏眼闪银星。月样容仪俏,天然性格清。

体似燕藏柳,声如莺啭林。半放海棠笼晓日,才开芍药弄春晴。(白骨精)

头裹团花手帕,身穿纳锦云袍。腰间双束虎筋绦,微露绣裙偏绡。

凤嘴弓鞋三寸,龙须膝裤金销。手提宝剑怒声高,凶比月婆容貌。(铁扇公主)

师:判断准确无误。我们再来读一组人物诗词。先看下面这一首,猜读这个人物是谁?

凛凛威颜多雅秀,佛衣可体如裁就。辉光艳艳满乾坤,结彩纷纷凝宇宙。

朗朗明珠上下排,层层金线穿前后。兜罗四面锦沿边,万样稀奇铺绮绣。

八宝妆花缚钮丝,金环束领攀绒扣。佛天大小列高低,星象尊卑分左右。

玄奘法师大有缘,现前此物堪承受。浑如极乐活罗汉,赛过西方真觉秀。

锡杖叮当斗九环,毗卢帽映多丰厚。诚为佛子不虚传,胜似菩提无诈谬。

生:唐三藏。

师:与《花果山小猴》相比,这首诗的语言具有什么特点?

生:这首诗七字一句,句式整齐,符合唐三藏端正的样貌、正直的性格。

师:从中可以看出唐三藏的形象特点是什么?

生:慈悲善良、举止文雅、诚心向佛、顽固执着、坚韧不拔。

师:我们再来读一读下面三首诗歌,从中推断三个人物的个性特征。

火眼金睛识善恶,却有紧箍受折磨。虽有上天入地能,无奈唐僧做婆婆……木筏飘流战邪风,学得钻天入地能。若非七周火熬煎,哪得火眼和金睛?(孙悟空)

自小生来心性拙,贪闲爱懒无休歇。忽然闲里遇真仙,就把寒温坐下说……放生遭贬出天关,福陵山下图家业。我因有罪错投胎,俗名唤做猪刚鬣。(猪八戒)

自小生来神气壮,乾坤万里曾游荡。万国九州任我行,五湖四海从吾撞……饱时困卧此山中,饿去翻波寻食饷。樵子逢吾命不存,渔翁见我身皆丧。(沙悟净)

生:孙悟空——天性聪慧、性情急躁、信念坚定、责任感强、勇敢果断、重情重义。

生:猪八戒——憨厚单纯、好吃懒做、贪财好色、言听计从、对师父忠心耿耿。

生:沙悟净——勤劳稳重、任劳任怨、心地善良、踏实诚恳、坚持不懈。

师:我们来做个小游戏——“如果大师兄不在,我们……如果二师兄不在,我们……如果沙师弟不在,我们……如果师父不在,我们……”请同学们自选一个话题,想象一下当时三位会怎么想,怎么说。

生:如果大师兄不在,我们一定要守在原地,耐心等待,用坚定的意念等待大师兄归来。

生:如果二师兄不在,我们一定不要走远,二师兄肯定是去帮我们找水要饭了,再等等……

生:如果沙师弟不在,我们一定要想办法把他找回来。这么多行李在地上,他一定会回来的。

生:如果师父不在,我们仨必须更加团结一致,合力想法子救出师父,共同完成西天取经的任务。

师:从中你得到什么启发?

生:每个个体都是独立的、活力的存在,缺一不可。

师:观看图片,你还得到什么启示?

生:每一个优秀的个体都来自一个优秀的群体。我们永远都要在一起。

(三)第三波:打斗诗词

师:其中,还有一组人物打斗诗歌,让我们来看看写作艺术。

生(朗读):那一个是碗子山生成的怪物,这一个是西洋海罚下的真龙。一个放毫光,如喷白电;一个生锐气,如迸红云。一个好似白牙老象走人间,一个就如金爪狸猫飞下界。一个是擎天玉柱,一个是架海金梁。银龙飞舞,黄鬼翻腾。左右宝刀无怠慢,往来不歇满堂红。

师:我们以选段为例,看看怎样写打斗场面?突出了人物怎样的个性?

生:一句话写黄袍怪,一句话写白龙马,左右交织。

生:两两对照,黄袍怪凶,白龙马猛,打斗精彩至极。

生:双线交织,突出白龙马的机智、锐气、英武。

师:由此可见,狭路相逢,智勇者胜。纵观所有的打斗诗,无不体现弱者诈、强者智的本色。而且,因为作者采用双线交织的构思艺术,使行文笔触经济节约,行文内容丰富饱满。我们再来看一看结尾的诗。

生(朗读):圣僧努力取经编,西宇周流十四年。苦历程途遭患难,多经山水受迍邅。功完八九还加九,行满三千及大千。大觉妙文回上国,至今东土永留传。

师:结尾的诗与开篇的诗相呼应,前后圆融,功德圆满。

四、读懂一部书

师:选读了小说中的部分诗词,我们发现,一个共同体在选人的时候,需要有哪些标准?

生:公益之心,水平相当,结构合理。

师:再补充一点,个体饱满,社会认可。优秀的团队,就像一个交响乐队,一个也不能缺……纵观整部小说,行文如涉水,一波三折;观文如攀山,越陡越险。而作者就像一名船工或樵者,带领我们登山涉水,同时完美地实践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在小说中,他驾驭了人神鬼怪的社会人生与理想。

五、感谢一个人

师:当然,有这样优秀的作品,我们要好好感谢吴承恩这个人。读读下列材料,说说你的发现。

《长兴县志》:性耽风雅,作为诗,缘情体物,习气悉除;其旨博而深,其辞微而显,张文潜后殆无其伦。

李维祯:吴承恩的诗文“率自胸臆出之”,不事雕琢。其诗和唐代的钱起、刘禹锡、元稹、白居易相上下;其文与宋朝的欧阳修、曾巩相出入。

生:这些记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吴承恩的博学与殷溢的才华,化而为诗,成为《西游记》中的珍珠,贯穿全书,熠熠闪光。

师:诗词的本质就是生命独到的发现与表达。它体现的是诗人对独立人格的追求。诗词时常会激发我们的内在生活经验。阅读诗词的过程就是找寻自己的过程。

六、发现一个我

师:读诗读词读神魔,读山读水读灵怪,最终不过读自己。

生:阅读,是为了遇见远方的自己;阅读,是为了塑造美好的自己。

师:让我们在阅读的丛林之中,且行且吟,诗意前行……

猜你喜欢
吴承恩西游记诗词
吴承恩:人生不过是一场“西游记”
吴承恩剿匪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西游记
西游记
西游记
《西游记》作者不是吴承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