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觉察:教师情感教育能力的基础

2019-01-14 07:14汪海彬
江苏教育 2019年96期
关键词:交融师生情绪

汪海彬

教师情感教育能力是现代学校教育和课堂教学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代教师需要具备的奠基性要素。情绪觉察作为一种情绪认知技能,指的是“识别与描述自己和他人情绪的能力”,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均具有重要意义。教师情绪觉察具有鲜明的职业特色,不仅包括识别与描述自己情绪的能力,还包括识别与描述学生个体内、学生间的情绪,甚至包括识别与描述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等情绪的能力,是教师实施情感教育的基础。

首先,情绪觉察是教师保持积极情感的基础。只有正确识别与描述自身体验到的情绪情感,才能有效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进而重新认知、评价情绪情感刺激,以调节自身的情绪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如此,才能妥善处理教学之外的生活烦恼,才能从容应对学生“戏谑”等突发性教学事件,才能避免产生或克服职业倦怠,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保持愉快、饱满、振奋的情感状态,做到“心无旁骛,甘守三尺讲台”。

其次,情绪觉察是师生实现情感交融的基础。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还对学生情感的培养具有直接作用。情感教育理论尤其强调师生的情感交融,提出“融情原则”——教师要积极创设条件使师生人际情感在教育过程中积极交融。只有敏锐觉察到学生个体内、学生间的情绪,教师才能对学生关爱到细微处,才能拉近与学生的情感距离,成为学生交谈和倾诉的对象,实现师生间的情感交融。

最后,情感觉察是教师挖掘情感内容的基础。情感教育专家卢家楣教授认为,教材、环境也是构成教育中情感现象的一个重要源点,挖掘其中的情感性内容有助于从情感维度系统优化教育,因此,挖掘教材、环境的情感内容是实现情感教育的重要途径。这就需要教师能够积极主动地寻找教材、环境中的显性情感内容,深入挖掘教材、环境中的隐性情感内容,从而充分发挥教材、环境在学生情感陶冶方面的积极作用。

“人民教育家”于漪认为,情感教育要使教师情、学生情、教材情融为一体,才能弹奏出优美的教学乐章,才能真正塑造学生的心灵。教师只有拥有高超的情绪觉察能力,才能使教师情、学生情、教材情融为一体,以实现扎实有效的情感教育。

猜你喜欢
交融师生情绪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真美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集聚思想碰撞推进文化交融与发展
中外艺术精品展览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麻辣师生
交融的独特优雅
情绪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