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急性重症心肌炎心衰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9-01-14 03:24蔡荣达陈志如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年19期
关键词:心肌炎病死率球囊

蔡荣达 陈志如

(1、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福建 泉州 362000;2、福建省泉州玛珂饵妇产医院,福建 泉州 362000)

急性重症心肌炎属于临床常见的心肌损伤疾病,该疾病若不及时救治,患者病情可进展为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严重者可致死,因此,对该类疾病患者实施有效治疗尤为重要[1-2]。我院对急性重症心肌炎心衰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治疗、常规治疗+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以探究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的效果,见如下报道。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 料

随机将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92例急性重症心肌炎心衰患者分为观察组(46例)、对照组(46例)。观察组46例患者年龄20-56岁,平均年龄(29.75±3.73) 岁,男女分别为 28(60.87%)、18(39.13%)例。对照组46例患者年龄为21-55岁,平均年龄(29.69±3.68)岁,男女分别为 26(56.52%)、20(43.48%)例。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资料经对比显示统计值P>0.05,可对比。

1.2 方 法

1.2.1 对照组 46例患者应用常规治疗,即遵医嘱对患者颈内静脉实施穿刺,以留置深静脉导管,同时,对患者桡动脉实施穿刺置管,以监测血压,同时,给予患者利尿、强心、硝酸酯类药物进行治疗,并每天给予患者静脉滴注4g磷酸肌酸,此外,嘱咐患者卧床休息。

1.2.2 观察组 46例患者应用常规治疗+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常规疗法同对照组患者,同时,给予其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即对患者右侧股动脉实施穿刺,成功后,留置球囊导管,将模式设为心电触发模式,触发比例为1:,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期间,同时每次给予患者皮下注射0.4ml低分子肝素(每天2次),待患者基础生命体征指标稳定后,且临床症状显著改善以及尿量超过30ml/h后,可减少升压药的使用剂量或停止使用升压药;待患者心率小于每分钟100次,且未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可将触发比例设为2:1,最后结合患者病情改善情况将触发比例调节为3:1,若患者生命体征指标平稳超过2h,即可停止对患者实施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拔除导管后,对患者实施加压包扎处理。

1.3 评估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心功能指标、肾功能指标及病死率。

1.3.1 疗效评估标准 治疗后,若患者基础生命体征指标基本保持稳定,心力衰竭症状基本消失为显效;若患者基础生命体征指标以及心力衰竭症状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为有效;未达到有效标准或出现加重现象为无效;显效与有效占比之和为总有效率。

1.3.2 心功能指标 主要比较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射血分数(LVEF)。

1.3.3 肾功能指标 主要比较24h尿量、血肌酐(sCr)水平。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及病死率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89.13%)相比对照组(69.57%)明显更高,P<0.05,且病死率(6.52%)相比对照组(21.74%)明显更低,P<0.05,如表 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及病死率[n(%)]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LVEDV[(52.26±2.42)mm]相比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且LVEF[(46.27±2.23)%]相比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如表 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s)

表2 对比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s)

?

2.3 对比两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4h尿量相比对照组明显更多,且 sCr相比对照组明显更少,P<0.05,如表 3。

3 讨论

目前,临床尚无治疗急性重症心肌炎心衰的特异性方法,以抗病毒、营养心肌、减轻心脏负荷等常规方法为主。而本研究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实施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研究发现,经加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后,可有效增加平均动脉压以及冠状动脉的血流量,有助于提高心肌细胞供氧量,增加心输出量,对保护心肌细胞具有较积极的作用,且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舒张期动脉的灌注量以及肾血流量,从而可显著改善肾脏血压灌注不足等现象,对改善肾功能具有十分积极的影响[3-4]。

此次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相比对照组明显更高,且病死率相比对照组明显更低,这提示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实施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可显著增强疗效,有助于控制患者病情进展,降低患者病死率。同时,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LVEDV相比对照组明显更低,且LVEF相比对照组明显更高,这提示对患者加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后,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有助于提高心输出量和终末器官灌注量,对控制病情进展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此外,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4h尿量相比对照组明显更多,且sCr相比对照组明显更少,这提示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急性重症心肌炎心衰有助于增加舒张期动脉的灌注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肾血流量,对改善患者肾功能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得,对急性重症心肌炎心衰患者实施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具有较佳的效果,可有效降低病死率。

猜你喜欢
心肌炎病死率球囊
全髋翻修术后的病死率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切割球囊用于冠状动脉疾病治疗的现状及应用前景
心肌炎患者减少食盐摄入
主动脉球囊反搏应用于胃贲门癌手术1例
球囊压迫法建立兔双节段脊髓损伤模型
左卡尼汀治疗心肌炎的临床价值及不良反应观察
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急性爆发性心肌炎的临床观察
呼吸科医生应当为降低人口全因病死率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