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诊断乳腺肿块微钙化临床分析与研究

2019-01-14 07:45黄晓云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9年1期
关键词:点状象限肿块

刘 建 黄晓云 吴 颖

(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超声科 焦作 454150)

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生率有显著增加的迹象,早期患者无明显的临床特征,极易被患者忽视,导致患者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纤维腺瘤、囊肿、乳腺腺病、乳腺癌等均会引发肿块,由此可知,早期对乳腺疾病患者肿块的鉴别、诊断极为重要,乳腺癌患者最典型的影像学特征就是钙化,常规X线检出率较低,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为了分析超声诊断乳腺肿块微钙化的临床特征,特收集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本院收治的110例乳腺肿块微钙化患者查究,汇总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收集本院收治的110例乳腺肿块微钙化患者,2015年11月~2017年11月为研究时段,根据手术病理结果分研究组(n=54 恶性肿块)和对照组(n=56 良性肿块)。研究组年龄30~62岁,平均年龄(46.02±15.82)岁;肿块位置:24外上象限、10外下象限、16内上象限、4内下象限。对照组年龄32~61岁,平均年龄(46.52±14.88)岁;肿块位置:21外上象限、13外下象限、16内上象限、6内下象限。两组基线资料P>0.05,不具统计学差异,可进行对照分析。本研究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均采用Philips iu2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生产单位:上海聚慕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检查,协助患者取半侧卧位、仰卧位,使得腋窝以及乳腺等充分暴露,将乳头作为中心,进行放射状扫描,对乳腺肿块是否钙化、包膜、后方回声、性状以及位置等进行详细观察。对于钙化灶要多切面的进行扫描,对钙化灶的分布情况、形状、大小、数量等进行详细观察,分析患者年龄与钙化灶之间的关系。

1.3 评价指标

乳腺钙化分为3种:(1)微钙化:直径在1mm以下,强回声,后方无声影,零散可见点状强回声,散点状分布,没有规律;(2)粗钙化:直径大于1mm,强回声,团状,后方存在声影;(3)弧形钙化:呈环状或者弧状的强回声团,后方存在声影。所有获得的图像均由2名经验丰富、具有相关资格证书的影像学医师给出最终诊断,对于存在异议的地方,要再次进行讨论,统一最终诊断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4.0软件统计,计数资料行χ2检验,以n(%)表示。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钙化结果

研究组的微钙化率显著较对照组高,P<0.05,具统计学差异;粗钙化率与弧形钙化率两组不具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钙化结果[n(%)]

组别 弧形钙化 粗钙化 微钙化研究组(n=54)0(0.0)2(3.7)52(96.3)对照组(n=56)4(7.1)5(8.9)47(83.9)χ22.97403.72494.6723P0.08460.05360.0306

2.2 比较两组微钙化特征

散点状分布:研究组7例,占13.0%(7/54),对照组29例占51.8%(29/56),对照组显著较研究组高。簇状分布:研究组47例占87.0%(47/54),对照组27例占48.2%(27/56),研究组显著较对照组高,P<0.05,具统计学差异(χ2=18.8197,P=0.0000)。

2.3 比较钙化灶分布年龄

≤45岁的,研究组36例,占66.7%(36/54),对照组12例占21.4%(12/56);>45岁的,研究组18例占33.3%(18/54),对照组44例占78.6%(44/56)。两组在年龄分布方面比较,P<0.05,具统计学差异(χ2=22.8744,P=0.0000)。

3 讨论

乳腺癌是一种发病率极高的恶性肿瘤,多见于40~60岁的人群,每年新增病例较多,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理以及心理健康,要想改善乳腺癌患者预后,提高其生存质量,及早地做出精确的诊断十分重要。乳腺恶性肿瘤患者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微钙化,微钙化是当前临床对于乳腺肿块诊断的一个重要依据。目前临床对于乳腺癌钙化的具体原因尚不明确,但主要认为与癌细胞代谢机制提高而引发的钙质饱和或者沉淀、坏死癌细胞发生矿化而生成磷酸钙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传统的X线很难检出微小钙化灶,诊断准确率较低,极易造成误诊和漏诊。

超声是一种可重复、具有高分辨率、高敏感性、无创、操作方便简单等一系列优点,不会给家属、患者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对微小的钙化灶可做出清晰的显示,与肿块内部的脂肪以及纤维化进行鉴别,明确钙化灶的形态、大小以及数量等,在乳腺恶性与良性疾病的鉴别中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研究显示:两组的微钙化特征及微钙化率比较,研究组以簇状为主,而对照组以散点状为主,P<0.05,具统计学差异。在邵友忠等研究中,良性组的散点状、簇状占比分别是52%、16%;而恶性组的分别是17.39%、78.26%,P<0.05,与本文研究结果不谋而合,证实了超声在乳腺肿块微钙化诊断中的可行性、有效性,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综上所述,乳腺肿块微钙化诊断中采用超声诊断,可显著提高微钙化灶的诊断准确率,并对其钙化特征做出详细的说明,安全可靠,值得广大患者信赖并予以推广。

猜你喜欢
点状象限肿块
勘 误
Ⅰ型肢根型点状软骨发育不良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某住宅楼的混凝土点状爆裂原因分析
复数知识核心考点综合演练
颈部肿块256例临床诊治分析
常数牵手象限畅游中考
乳腺假血管瘤样间质增生1例并文献复习
乳房有肿块、隐隐作痛,怎么办
浅谈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点的描述
平面直角坐标系典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