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替普酶(派通欣)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2019-01-14 07:46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9年1期
关键词:瑞替普溶栓血脂

余 英 滔

(茂名市中医院心血管内科 茂名 525000)

急性心肌梗死是当今世界公认的病情严重、死亡率高的急性心血管疾病[1]。其主要由于冠状动脉急性闭塞所引起的血流剧烈中断或减少,导致局部的供血区域发生心肌细胞坏死的疾病。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初期,患者发生心脏骤停,猝死的几率很大,而且大多数患者通常在医院外突然发病,给患者的生命造成了相当大的危险[2]。本文主要观察分析瑞替普酶(派通欣)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特选取2015年5月~2017年8月收治的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120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2015年5月~2017年8月收治的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120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所有患者均经过心电图,心肌酶学等检测手段确诊,并符合急性心肌梗死以下条件诊断标准[3]:(1)连续胸痛≥30min,并且没有减轻;(2)ST 段的2个以上包含2个肢体导联抬高>0.1mv或相邻2个或以上胸导联抬高>0.2mv;(3)胸痛发作到入院时间<12h。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和对照两组,60例/组。观察组男38例,女22例;年龄37~81岁,平均年龄(66.5±4.2)岁。对照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39~79岁,平均年龄(65.8±3.9)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况等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都接受积极的治疗,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等进行全面的严格监测,同时为患者遵医嘱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并进行低分子肝素、β-受体阻滞剂等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瑞替普酶进行治疗,将10MU瑞替普酶与10ml生理盐水进行溶解,采用静脉注射;半小时后再使用同样剂量进行重复注射。对照组患者采用尿激酶治疗,采用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与150万单位尿激酶进行溶解,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血流恢复情况、溶栓成功率以及出血发生率。

1.4 溶栓成功指征[3]

(1)心电图抬高ST 段在治疗2h下降超过50%; (2)患者接受治疗后2h,临床症状基本消失;(3)2h内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4)14h内发生肌酸激酶同工酶高峰。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冠状动脉血流情况比较

观察组ST段回落幅度大于70%的患者为19例,占65.52%;对照组ST段回落幅度大于70%的患者为11例,占83.4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溶栓成功率以及出血的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溶栓成功率为83.33%(50例),对照组患者溶栓成功率为65%(39例),观察组成功溶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血发生率为6.67%(4例),对照组患者出血发生率为15%(9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血脂水平变化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血脂水平与治疗前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血脂调节情况比对照组患者的调节速度明显快,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血脂达标项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血脂水平变化情况比较

组别例数项目治疗前治疗3个月观察组60TC6.01±0.793.49±0.81TG2.41±0.981.63±0.32LDL3.71±1.171.59±0.11HDL1.12±0.291.10±0.32P129.15±21.3494.36±13.12BP82.34±15.67100.20±11.42BNP2006.13±89.3798.56±43.79对照组60TC6.03±0.853.86±0.85TG2.39±0.781.82±0.15LDL3.69±1.322.01±0.18HDL1.09±0.681.09±0.28P131.12±17.16112.91±2.7BP81.87±19.18124.28±19.11BNP2003.15±87.74151.21±32.46

3 讨论

近几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增加以及饮食习惯、生活环境该病等因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人数逐年增长,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状况以及生活质量。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的危重心脑血管疾病,引起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主要原因是动脉血栓栓塞,所以临床其治疗主要以溶栓治疗为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最佳治疗时间为发病后6h内[4],所以快速有效的溶栓治疗可以使病情对患者的影响降低。

临床对溶栓药物的使用主要包括尿激酶、阿替普酶以及目前较为普遍的瑞替普酶。尿激酶属于丝氨酸蛋白酶,对于纤溶酶原可直接作用,转化为纤溶酶和水解纤维蛋白,使血栓溶解,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瑞替普酶是非糖基化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的一种变异体,临床治疗中对于纤维蛋白的选择性非常强,药物可直接对栓塞的内部以及表面进行溶栓,所以其溶栓的速度快,为患者的治疗争取宝贵时间,大大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5]。同时瑞替普酶对于其他正常的纤维蛋白影响较小,副作用低,临床使用的安全性高。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溶栓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提示瑞替普酶(派通欣)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

综上所述,采用瑞替普酶治疗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疗效显著,临床使用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瑞替普溶栓血脂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你了解“血脂”吗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瑞替普酶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疗效分析
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分析
改良溶栓法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伴血脂异常49例
胆宁片治疗胆囊摘除后血脂升高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