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洛酮在急性催眠镇静药物中毒急救中的应用分析

2019-01-14 07:46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9年1期
关键词:药物中毒纳洛酮中毒

马 欢

(沈阳急救中心 沈阳 110006)

催眠镇静药物中毒会抑制患者的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从而引发呼吸及循环系统失衡[1]。中毒主要症状为呼吸抑制(呼吸表浅,不规则)、血压和体温下降、发绀、脊反射减弱或消失、昏睡甚至昏迷,最后因呼吸麻痹而死亡[2]。为了降低催眠镇静药物中毒造成的伤害,临床医学针对此病症提出了洗胃、输液及导泻等方法进行排毒。近几年兴起了应用纳洛酮治疗催眠镇静药物中毒患者的方法,本文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9月接收的急性催眠镇静药物中毒急救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纳洛酮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9月接收的急性催眠镇静药物中毒急救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巴比妥类药物中毒有23例,地西泮类药物中毒有31例,甲喹酮类药物中毒有19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男17例,女19例;年龄8~71岁,平均年龄(36.21±3.78)岁;中毒时间20min~4.5h,平均中毒时间(1.6±0.56)h。观察组患者男18例,女18例;年龄8~73岁,平均年龄(35.96±3.04)岁;中毒时间18min~4.3h,平均中毒时间(1.5±0.74)h。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例、中毒时间等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在所有患者进院后,可通过洗胃、导泻、纠正水、服用相关解毒药物进行治疗,还可以补充葡萄糖液体缓和肠胃,加速机体代谢药物[3],如果患者出现休克现象,可采取急救措施。观察组患者可在此基础上给予纳洛酮(成都苑东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3316)进行静脉注射治疗,在进行该产品的注射时,需要用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溶液稀释后注射。静脉输注静脉输注本品可用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溶液稀释,根据患者反应控制滴注速度,把2mg本品加入500ml的以上任何一种稀释液体中,使浓度达到0.004mg/ml,混合液应在24h内使用,超过24h未使用的剩余混合液必须丢弃[4]。成人使用阿片类药物过量首次可静脉注射本品0.4mg~2mg,如果未获得呼吸功能的理想的对抗和改善作用,可隔2~3min重复注射给药,如果给10mg后还未见反应,就应考虑此诊断问题。如果不能静脉给药,可肌内给药,术后阿片类药物抑制效应部分纠正在手术中使用阿片类药物后的阿片抑制效应,首次纠正呼吸抑制时,应每隔2~3min,静脉注射0.1mg~0.2mg,直至产生理想的效果,即有通畅的呼吸和清醒度,无明显疼痛和不适状况,治疗过程中应对患者的生命指标进行严密监控,避免患者发生意外情况[5]。

1.3 观察指标

医护人员在对两组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并记录清醒时间、呼吸频率正常时间、血压正常时间、治愈时间及住院时间。参考临床医学疗效标准,把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消失,生命指标逐步恢复,两个小时后意识清醒;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生命指标逐步改善,12h内生命意识逐渐恢复;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及生命指标没有改善,12h后生命意识模糊不清[6]。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4.4%)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5.0%),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比较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对照组3611(30.6)16(44.4)9(25.0)27(75.0)观察组3616(44.4)18(50.0)2(5.6)34(94.4)χ25.6P<0.05

2.2 两组患者身体恢复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清醒时间、呼吸频率正常时间、血压正常时间、治愈时间及住院时间等身体恢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身体恢复时间比较

组别清醒时间(h)呼吸频率正常时间(min)血压正常时间(h)治愈时间(h)住院时间(d)对照组(n=36)2.86±0.7537.05±2.911.37±0.4628.77±5.395.71±0.65观察组(n=36)6.11±0.9383.14±4.533.04±0.9852.36±6.538.93±0.75P<0.05

3 讨论

纳洛酮是一种可以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产生β-内啡肽的阿片受体拮抗剂,临床上常用于神经麻痹类药物中毒治疗,对患者苏醒有促进作用,在应用于阿片中毒、酒精中毒等解毒效果很好。在应用于急性催眠镇静药物中毒急救时,药理机制分为:(1)可以提高儿茶酚胺类相关物质的治疗效率,刺激肾上腺髓质分泌大量激素,达到增强交感神经兴奋性的效果[8];(2)维持细胞内环境及外环境平衡,避免细胞功能受到伤害;(3)一定程度上,该药具有调节机体代谢水平,降低身体内血乳酸浓度,促进cAMP合成,保障ATP的循环利用;(4)对μ受体具有较强亲和力,对κ受体和δ受体亲和力较弱,可降低β-内啡肽水平,提高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保护,促进患者清醒及脑功能恢复[9]。本文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9月接收的急性催眠镇静药物中毒急救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纳洛酮进行治疗后,发现观察组患者身体恢复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且在治疗效果上,治疗总有效率(94.4%)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5.0%),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取得了较好疗效。

综上所述,纳洛酮应用于急性催眠镇静药物中毒治疗可以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加快患者生命特征恢复正常,提高了医疗治疗效率,促进患者意识清醒,为中毒者提供了一个安全可靠的治疗手段。

猜你喜欢
药物中毒纳洛酮中毒
纳洛酮治疗急性非麻醉药物中毒性昏迷的临床治疗效果
中毒
使用铅笔会中毒吗
爸爸中毒了
《西游记》中毒记
探究血液灌流治疗急性药物中毒的护理
纳洛酮治疗肺性脑病33例的疗效观察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
雏鸡磺胺类药物中毒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