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团体干预对轻中度抑郁初产妇产程的影响:随机对照研究

2019-01-14 07:46柳春莲潘淑蓉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9年1期
关键词:初产妇孕产妇团体

柳春莲 潘淑蓉

(荆门市康复医院产科 荆门 448000)

妊娠和分娩本是育龄女性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大多数女性可以适应这一生理变化,但是有部分人有可能会出现郁闷、空虚、烦恼、自卑、沮丧等抑郁症状,甚至表现出悲哀、绝望等症状[1],也有调查指出孕妇产前存在普遍抑郁[2]。产程是指从规律宫缩到胎儿和胎盘娩出的全部过程,影响其时间长短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产妇的心理状态也是重要因素之一,而孕妇在怀孕期间的不良心理状态又可影响分娩过程和结局[3],以初产妇更为甚,而改善不良心理状态的最佳方法为孕期心理干预。因此,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方法,探讨孕期团体干预对轻中度抑郁初产妇产程的影响。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2年9月~2015年8月怀孕12周到28周到我院孕检保健门诊的孕妇,纳入标准:(1)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筛选,自评结果在50~69分者;(2)单胎妊娠;(3)具有正常语言交流能力。排除标准为:(1)初步评估预期不能顺产的;(2)因各种原因不能参加团体心理干预的;(3)预期不在我院住院分娩的;(4)怀孕前有严重精神疾病史者或孕期有其他并发症等。

1.2 分组方法

符合纳入标准的孕妇经签定知情同意书后,将其编号并采用SPSS随机分为两组,即干预组和对照组,并保证研究对象不知道自己的分组情况。

1.3 干预方法

对照组由本院产科护士进行常规的怀孕知识宣教,心理疏导、认知矫正、放松训练等。干预组则聘请有资质的心理咨询师应用适当的策略和方法,将研究对象集中后,医护人员共同参与,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孕妇个体在交际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分析、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人际关系,最终达到减轻或消除抑郁状态,增加适应能力的目的。每次团体干预时间3h左右,每4周重复一次,并建立微信群,以供日常交流。

研究方案经荆门市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后实施。

1.4 统计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孕妇基本信息、各项生理指标、分娩时各项信息采用Epidata3.1软件录入,并导入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产程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其他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本次研究符合纳入标准者共434人,其中干预组212人,对照组222人,最终干预组有32人、对照组有29人因剖腹产无法观察到结果变量退出研究,确定研究对象为373人(干预组180人、对照组193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分娩方式比例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初产妇分娩方式分布情况

顺产(%)阴道助产(%)剖腹产(%)合计干预组162(76.42)18(8.49)32(15.09)212对照组178(80.18)15(6.76)29(13.06)222

注:χ2=1.019,P=0.601。

2.2 两组产妇怀孕中期抑郁状态比较

孕妇怀孕中期平均抑郁得分为(58.86±17.89),其中干预组平均为(58.69±14.54),对照组平均为(59.02±18.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产妇孕龄及孕周比较

两组产妇平均怀孕年龄为(23.81±5.53)岁,其中干预组平均怀孕年龄为(23.87±5.49),对照组平均怀孕年龄为(23.76±5.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孕周为(39.39±2.34)周,干预组为(39.22±2.73),对照组为(39.56±1.92),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 两组产妇胎儿出生体重比较

两组产妇胎儿平均出生体重为(3251±1316)g,其中干预组为(3314±1256)g,对照组为(3187±1343)g,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5 两组产妇各产程时间比较

干预组总产程平均时间,第一、二、三产程及对照组总产程,第一、二、三产程的时间比较更短,见表3。

表2 两组产妇孕期抑郁、孕龄、孕周及胎儿出生体重比较

孕期抑郁得分怀孕年龄(岁)孕周数(周)胎儿出生体重(g)干预组58.69±14.5423.87±5.4939.22±2.733314±1256对照组59.02±18.8323.76±5.5639.56±1.923187±1343t-0.1890.192-0.1150.942P0.6550.6430.7810.333

表3 两组各产程时间比较

第一产程(h)第二产程(min)第三产程(min)总产程(h)干预组9.86±4.9149.65±37.7719.20±12.3111.01±6.04对照组11.13±5.9361.46±32.1218.16±10.6512.46±6.78t-2.244-3.2420.874-2.174P0.0310.0020.3340.035

3 讨论

怀孕分娩作为一种应急源不可避免的会增加初产妇的抑郁风险,而抑郁可抑制大脑皮层,减少大脑冲动,降低垂体后叶分泌缩宫素,最终降低子宫的收缩力[4];分娩过程中痛阈降低,精神紧张等因素也会延长产程。改善孕产妇的抑郁状态可缩短产程,改善分娩方式,减少并发症,已经得到了许多学者的证实[5~6]。

团体干预是指为解决某些共同的心理问题,将多个对象集中起来加以干预的一种方法[7],可以提高产妇的积极情绪、自信心、满足感,以及自我效能,减少产妇负性情绪的产生[8]。相对个体干预,团队干预通过对象相互交流、倾诉、互动、互助、对比、评估、自我管理等方式,更易提高孕产妇的认识、肯定、提高自已,更能增强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自身的应对能力[9]。通过积极的学习和交流更能提升产妇的依从性,可有效的配合产科医务人员完成分娩。同时,团体干预过程中,集体行为还可以增加孕产妇的社会支持度,提升孕产妇的社会心理状态,间接地改善分娩方式和缩短产程。

本次研究发现,通过人为的控制其他干扰因素的影响,干预组的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的时间少于对照组,我们有理由推测团体干预通过改善孕产妇的不良心理状态,可缩短初产妇的产程,减轻分娩痛苦,甚至有望减少产后抑郁的发生率,但是具体的原因、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我们也观察到,干预组与对照组第三产程的时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分析其原因,可能为当胎儿娩出后,产妇紧张心态放松,疼痛骤减,心理因素对第三产程影响效能已减弱,而团体干预的优势也随之消怠。同时,本研究仅在研究前对孕产妇进行了抑郁测评,而在产前并未做测评和对比,那么,抑郁是否作为“介质”来影响产程还不能肯定,还需要更多证据来证实。

猜你喜欢
初产妇孕产妇团体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孕产妇分娩准备的研究进展
孕产妇健康教育问题分析及建议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助产师对初产妇分娩疼痛的认识分析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乡镇卫生院孕产妇保健的现状观察
探讨护理干预在妊高症孕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无创分娩应用于初产妇的临床观察
团体无偿献血难成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