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南省病死猪常见病原分布调查

2019-01-18 01:00赵胜杰王靖飞闫若潜曹伟伟胡明明曾邦权赵美雪班付国
中国动物检疫 2019年1期
关键词:病死猪常见病病原

赵胜杰,王靖飞,闫若潜,靳 冬,曹伟伟, 胡明明,曾邦权,赵美雪,班付国

(1. 河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郑州 450000;2.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3. 山西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山西太原 030000;4. 云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昆明 650000)

常规的动物疫病病原学监测,因抽取的样本多为健康动物,因此不能很好地反映动物群体疫病分布与流行的真实情况。通过对病死猪进行病原学监测,可以找出可能导致猪只死亡的主要病原及其分布特点,从而掌握不同区域、不同时间和不同猪群的疫病流行规律,有助于疫病的防控。河南是养猪大省,病死猪死亡量较大。为了解河南省病死猪的主要病因以及分布特点,本研究通过横断面研究方法,对河南省2017年病死猪的常见病原进行了调查,以期为河南省猪群疫病防控提供参考。

1 研究方法

1.1 目标群与研究单元

将河南省2017年所有病死猪群作为目标群,将病死猪聚集地——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厂的病死猪作为研究单元。

1.2 抽样策略与样本量计算

抽样数量按照年死亡总数来计算,将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厂作为病死猪聚居地进行样品分配。河南省生猪养殖量过亿头,按照养殖环节8%的猪死亡率计算,河南省生猪病死数量为800万头左右[1]。使用Epi-info软件,设研究单元800万头、置信水平95%、试验敏感性95%、试验特异性99%、预期流行率50%,共需抽取385份样品。2016年河南省备案的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厂共47个,将385份样品平均分配到47个无害化处理厂,每厂需采集样品9份。考虑到分季节采样,设定每季度3份,每厂每年采集样品12份。

1.3 实验室诊断

采集同一头病死猪的扁桃体、淋巴结、肺脏、脾脏等组织样品进行混样,然后分别进行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口蹄疫病毒(FMDV)、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猪细小病毒(PPV)、猪圆环病毒2型(PCV2)、副猪嗜血杆菌(HPS)、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以及猪弓形虫(TP)的病原学检测。

1.4 数据分析

将检测结果录入Excel,分别按区域、时间、阶段进行统计分析和描述,找出相关病原在不同时间、不同区域和不同阶段猪群的分布情况及其流行规律。

2 结果与分析

2.1 总体情况

共检测样品526份,未检出FMDV、TGEV和PEDV,其他病原的检出率在0.76%~58.17%之间,除PCV2和HPS检出率偏高外,其他病原的检出率普遍较低,均在5.00%以内(表1)。

2.2 时间分布

将检测结果按季节进行统计发现:CSFV主要流行于春季,检出率为3.23%;PRRSV流行于春季、夏季和冬季,检出率为5.38%~9.52%;PRV流行于春季和夏季,检出率分别为3.76%和2.17%;PCV2全年各季节均有流行,其中秋季检出率最低(35.98%),夏季最高(90.22%);PPV全年均有流行,检出率为0.54%~5.95%,冬季偏高;HPS全年各季节均有流行,检出率在40.86%~51.22%之间;TP流行于春季、夏季和秋季,检出率为0.61%~1.09%。

表1 2017年河南省病死猪病原分布情况

总之,除PCV2、HPS和PPV全年均有检出外,春季检出的病原主要有CSFV、PRRSV、PRV和TP,夏季主要有PRRSV、PRV、PPV和TP,秋季只有TP,冬季主要有PRRSV和PPV。2017年河南省病死猪常见病原季节分布情况见表2。

2.3 空间分布

按豫东、豫西、豫南、豫北和豫中5个区域进行统计发现:CSFV主要流行于豫东和豫中;PRRSV全省均有分布,且豫北检出率最高,为10.87%;PRV主要流行于豫东、豫南、豫北和豫中,且豫东和豫南检出率较高,分别为2.78%和3.01%;PCV2全省均有分布,其中豫南检出率最低(43.61%),豫北检出率最高(78.26%);PPV主要流行于豫南和豫中,检出率分别为2.26%和5.45%;HPS全省均有分布,其中豫西检出率最低(33.73%),豫北检出率最高(67.39%);TP主要流行于豫南、豫北和豫中,检出率在0.75%~1.82%之间。2017年河南省病死猪常见病原不同地区分布情况见表3。

从各病原空间分布情况来看,河南省病死猪病原分布情况较为复杂,不同区域的病原种类分布情况差异较大,豫西检出的病原种类最少,而豫中最多,且不同区域内各病原检出率差异也较明显。

2.4 群间分布

按体质量将病死猪分为大猪(体质量≥40 kg)、 中猪(20 kg≤体质量< 40 kg)和小猪(体质量<20 kg)3个群体。统计结果显示:CSFV在大猪和中猪中的检出率高于小猪;PRRSV在大猪、中猪和小猪中均有检出,其中在小猪中的检出率偏高,为7.10%;PRV在大猪中的检出率较高,在中猪和小猪中的较低;PCV2在大猪、中猪和小猪中检出率均较高;PPV主要流行于中猪和小猪,检出率分别为0.96%和3.83%;HPS在大猪、中猪和小猪中均有检出,检出率在43.28%~50.27%之间;TP主要流行于中猪和小猪,检出率分别为0.96%和1.09%。不同猪群常见病原检出情况见表4。

表2 2017年河南省病死猪常见病原季节分布情况

表3 2017年河南省病死猪常见病原不同地区分布情况

表4 2017年河南省病死猪常见病原群间分布情况

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猪群体质量越小,检出病原种类越多。不同体质量猪群的感染病原种类也有差异,大猪和中猪中检出率较高的有CSFV、PRRSV和PRV,而小猪中较高的有PRRSV和PPV。

3 讨论

本次调查仅针对出现临床症状的病死猪进行抽样检测,由于存在隐性感染情况,因此该结果并不能完整反映各相关病原在所有猪群的真实流行情况。本次调查发现,猪群体质量越小,检出的病原种类越多,其原因可能也与此有关。这是因随着猪群的生长,隐性感染而不表现临床症状现象会逐渐增多[2-3]。本次调查的部分病原检出率明显低于相应区域养殖场的检出率也说明了这一点[4-6]。调查发现,病原混合感染现象普遍,在有病原检出的样品中,2~4种病原混合感染样品占76%。这可能与病原的生物学特性及病原间的相互作用有关[7-8]。本次调查未检出FMDV、TGEV和PEDV,并不能说明本地没有这些病原的流行,其原因可能与本次调查的样本有关。

调查发现,大多病原具有季节性流行特点,因此生猪养殖企业需要在不同季节采取相应控制措施,减少猪群发病,并对病死猪尽量在场内进行无害化处理,这可有效避免病原散播[9-10];不同区域流行的病原也有差异,需要各地结合本地疫病流行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疫病防控措施;不同生长阶段猪群的疫病流行情况也并不相同,因此需要扩大监测面,将主动监测和被动监测有机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及时掌握疫病流行动态,做好相关疫病防控工作,保障养殖业健康发展。

4 结论

本次调查发现,2017年河南省常见猪病病原复杂,除FMDV、TGEV和PEDV未检出外,CSFV、PRRSV、PRV、PPV、PCV2、HPS和TP等7种病原均有检出,其中PCV2和HPS检出率最高,说明这两种病原对当地猪群的危害极其严重,此外不同区域和季节流行的病原种类并不相同。因此,河南省应加强监测,针对不同季节、不同病原和不同区域,制定合理的防控措施,减少猪群病死率,保障养猪业健康发展。

致谢:

本调查得到中国兽医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和河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大力支持!

猜你喜欢
病死猪常见病病原
miR-370与老年常见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要点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红尾皇冠鱼头洞病的病原分离鉴定及药敏性分析
昆明市妇幼保健院2014~2018年门急诊手足口病的病原构成变化
鱼类烂身病病原研究综述
南安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的现状与建议
病死猪处理行为的政府与养猪场户进化博弈及仿真分析
医师可在线开具部分常见病处方
分数乘、除法常见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