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括约肌间瘘道结扎术治疗低位单纯肛瘘的效果及复发率评价

2019-01-21 08:22钱剑秋
交通医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结扎术瘘管肛瘘

钱剑秋

(靖江市人民医院普外科,江苏214500)

传统的瘘道切开手术在肛瘘的治疗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术后患者疼痛程度较高,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疾病复发率同样较高[1]。现代医学中微创技术在肛瘘手术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探讨改良括约肌间瘘道结扎术治疗低位单纯肛瘘的效果及复发率,本研究选取于2016年7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低位单纯肛瘘患者92例,就不同手术方法患者的治疗效果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低位单纯肛瘘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就诊时均有一定的肛周不适、反复性肛周溢脓以及肛周瘙痒等临床症状,经临床检查确诊为低位单纯肛瘘。观察组选用改良括约肌间瘘道结扎术,女性19例,男性27例,年龄27~59 岁,平均(41.02±0.47)岁,病程 3~8 个月,平均(5.2±1.6)个月;对照组选用传统瘘道切开手术,女性18例,男性 28例,年龄 31~64岁,平均(44.09±1.45)岁,病程 3~8 个月,平均(5.9±1.1)个月,两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瘘道切开手术进行治疗,手术前1天,指导患者口服乳果糖口服液,同时完成术前各项准备工作,包括常规备皮、对手术中所需机械及药物进行杀菌消毒。提前30 min注射抗生素,选择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患者取侧卧位,将患者瘘管切开,并进行皮缘修剪,完成操作后如患者未发生活动性出血症状,则对其进行加压包扎完成手术。(2)观察组:患者接受改良括约肌间瘘道结扎术,患者取左侧位平躺,全身麻醉,利用探针伸入患者瘘管,在探针的引导下,找到患者瘘管内口并作一道弧形切口(长度为1.6~2.0 cm),继续伸入探针至患者括约肌平面,将横断瘘管分离,缝合内括约肌侧口,将括约肌向外分离,分离完成后可观察患者括约肌侧口,将其切除,对切除部分进行检查,若观察到患者瘘管内出现部分已经被感染的肉芽,将其一并切除,并在完成上述切除清理后清洗患者瘘管内组织,可吸收缝合线对切口进行缝合,缝合组织可以选用患者所切除的真皮组织补片,操作最后轻缓地疏松患者的内外括约肌组织,并将其用纱布包扎好。

1.3 观察指标 密切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完成后,创口愈合时间、瘢痕面积、疼痛持续时间以及VAS评分的变化情况及术后并发症与术后回访12个月的复发率情况[3]。VAS评分标准为:患者并未感觉到疼痛感:0分;患者具有轻微疼痛感,且不影响正常工作生活:1~3分;患者疼痛感加重,但仍能正常完成生活和工作中各项基本活动:4~6分;疼痛严重,患者无法完成生活与工作中各项活动,影响患者睡眠:6~8分;疼痛剧烈,患者无法正常进食,失眠焦虑:9~10分。根据患者详细记录相关数据并进行统计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利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中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差异性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差异性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情况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瘢痕面积、创口愈合时间、VAS评分的变化以及疼痛持续时间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情况比较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 对照组术后发生顽固性排便3例(6.52%)、肛门溢液4例(8.71%)、排便困难2例(4.35%),并发症发生率为19.57%,观察组术后仅发生肛门溢液1例(2.17%),并发症发生率为2.17%,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χ2=7.1805)。

2.3 两组复发率比较 术后12个月回访对照组复发8例(17.39%),观察组复发1例(2.17%),两组术后复发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6.0348)。

3 讨 论

肛瘘是临床肛肠科常见的一种肛周感染性疾病,其发病率高,临床症状表现剧烈,治疗过程漫长,一旦感染,患者的正常排便及步行功能将会受到严重影响。传统的瘘道切开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患者自身的疼痛度也较高且持续时间长,同时术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复发率也较高。改良括约肌间瘘道结扎术作为一种新型治疗肛瘘的微创手术,能够利用括约肌股间沟,安全有效地切除患者受感染的窦道组织,疗效显著[4]。结合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瘢痕面积(1.3±0.3 cm2)、创口愈合时间(25.2±3.1 d)、VAS评分结果(2.2±0.4 分)以及疼痛持续时间(3.1±1.2 d)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疾病复发率也低于对照组(P<0.05)。

总之,在临床中应用改良括约肌间瘘道结扎术对低位单纯肛瘘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在围手术期的疼痛不适,降低术后患者的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复发率,方案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结扎术瘘管肛瘘
先天性耳前瘘管的诊治进展
腹腔镜下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鞘膜积液
耳前瘘管:聪明洞还是烦恼洞
当心特殊肠癌的“幕后黑手”——肛瘘
磁共振成像不同扫描序列诊断肛瘘诊断价值
先天性耳前瘘管的走行观察与手术治疗
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联合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效果观察
猪回肠食糜的取样方法
输精管结扎术后中远期对附睾、睾丸影响的超声观察
直肠腔内超声和MRI在复杂性肛瘘诊断中的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