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酥香油旋张

2019-01-23 03:09吴蒙
饮食科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季老泉城葱花

文 / 吴蒙

在泉城济南的大观园、芙蓉街、县西巷等美食街上,每到就餐时间,都会有很多人在一些摊点前排起长队买油旋。油旋是一种旋涡状葱油小饼,刚出炉时色泽金黄,内软外酥,葱香扑鼻。这种济南特色名吃,随着岁月绵延,刻到济南传统民俗文化的骨子里,成了济南的一张名片。

关于油旋在济南的起源,则有很多种说法。有人说,清道光时,城里的凤集楼开始经营油旋,但说得最多的是由齐河徐氏三兄弟传来。

一百多年前,齐河县徐氏三兄弟,在济南城里县西巷南首赁了一间门头,开始经营油旋。为适应济南口味,加入葱油泥及细盐,边做边卖,颇受顾客欢迎。食客买来边走边吃,大口嚼之,赞不绝口,因此生意兴隆,被称作“徐家油旋”。

清代顾仲编著的《养小录》中这样记载油旋的制作:“……和面作剂,擀开。再入油成剂,擀开。再入油成剂,再擀如此七次。灶烙之,甚美。”据说道光年间济南城里的凤集楼是较早经营油旋的店家,而光绪二十年开业的“文升园”饭庄,也曾以经营油旋等众多地方小吃而闻名泉城。

小小的油旋看上去虽不起眼,制作工艺却不简单。济南有位得到油旋手艺真传的老人,叫苏将林,他说:“制作油旋一共8道工序,每道工序都不能马虎。”苏将林老人说,和面、擀皮儿、打油、撒盐、涂猪油葱花、抻面、烤制、用拇指摁出旋涡,一个完整的油旋就出炉了。这些工序都有讲究,和面要软,七成面三成水;擀皮儿要薄至透明;打在面皮上的油必须是上好的花生油;撒盐要均匀;猪油葱花不能偷工减料,因为猪油是为了起酥,葱花是为了出香;抻面这个环节最重要,把长长的面皮儿一点点卷起来,是为了出旋儿,这个环节讲究手劲,太使劲面会断,劲儿不够卷出来的旋儿很厚;一个生油旋做成后,放进烤炉烤至两面金黄,不能焦;最后一道工序是用大拇指在油旋中间摁出旋儿,让热气慢慢散出来,才能里嫩外酥。

在苏将林看来,一个油旋达到4个要求就算成功了:里嫩外酥、外表金黄、酥香,里里外外的酥皮达到60层。

学界泰斗、国学大师季羡林非常喜欢吃济南的特色小吃——油旋。季老的弟子蔡德贵教授很细心,他几乎每个月都要到北京一次,每次来看季老,他都特意从济南定做油旋,早上做好,中午赶到北京,让季老当天就能吃上。这已成了蔡教授每次到北京的固定“课目”。考虑到老人家的健康,他每次都叮嘱店家少放盐。

季老对于家乡的小吃非常满意,还专门给做油旋的张姓店家题字:“软酥香,油旋张”。 随着社会发展,无数旧的东西被淹没在新生的事物中,美食亦如此。但油旋并没有因时光的推进而消失在记忆中,即便大街上的饭店门头越做越大,即便油旋往往只有一个摊位或几平方米的门头,但依旧会在济南人的饮食中占据一席之地。

猜你喜欢
季老泉城葱花
泉城颂
世界需要热心肠
虚惊一场
葱花
《曲艺泉城》
邂逅泉城
季羡林:天意高难问
夜“泉城”消费地图
如何切出细碎的葱花儿
又见季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