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服务职工体系建设的探索

2019-01-25 22:02全国总工会权益保障部苏文帅
中国工运 2019年12期
关键词:工会职工服务

文/全国总工会权益保障部 苏文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职工队伍和需求也发生翻天覆地变化,中国工会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忠诚党的事业、竭诚服务职工是庄严使命和责任担当。

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工会使命价值强化服务职工

因应时代发展变化做好服务职工工作。工会起初源于工人的互助组织,主要两个任务:一是把工人组织起来,跟雇主谈判,和资本家斗争。二是开展互助互济。19世纪到20世纪初工人运动风起云涌。一方面是追求政治上的地位,并有了自己的政党,另一方面推动了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福利的产生。20世纪初,工人运动有了社会主义理论和共产党的领导,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取得了两大成果,一是建立了十几个社会主义国家;二是推动了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福利制度建立。但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西方国家发生了一场影响人类社会最深远的事件,就是新技术革命。1955年美国统计数据显示,白领工人首次超过蓝领工人,这种变化意味着美国率先进入了信息社会,经济模式发生变化带来职工队伍结构变化,工业社会蓝领工人工资标准和生活习惯都是标准化,工会能迅速聚集工人力量。但信息社会白领工人特点是分散性,职工队伍呈现多样性,工会原来发动工人力量模式出现不适应。20世纪 80年代,发达国家通过资本流动和产业全球配置,以及新技术自动化,工人队伍被分化,出现了技术工人和边缘工人两种态势。从全球范围来看,资本对劳动的剥削更加严重,两极分化也愈演愈烈;但单个企业来看,特别是资本和技术企业,提升对企业职工福利,资本对劳动的剥削更隐蔽,导致工会力量实际被削弱。

立足工会属性做好服务职工工作。中国工会和西方工会在追求工人政治地位和提升职工生活质量方面具有一定的共同点,但中国工会和西方工会本质根本不同,中国工人阶级的无产阶级政党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工会使命价值通过与执政党共生协同来完成。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工会在党的执政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中充当两个角色:一是党的群众路线贯彻落实者,这是政治性和群众性融通的路径。二是国家治理体系协同者,这是先进性的表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群团组织要增“三性”,增强政治性、群众性、先进性,其导向就是工会等群团组织要做到联系广泛,在社会治理中起到协同作用。第一,政治性是工会的根本属性。就是工会把职工情况搞清楚,让职工队伍稳定,把职工保障好,积极性创造性调动起来,促进企业发展,促进国家发展,这就是讲政治,这就是社会协同。第二,群众性是工会的本质属性。工会是群众的组织,要想真正发展成社会协同重要力量,首要的就是本质回归,就是工作要走到职工之中,融入到职工之中。第三,先进性是工会的关键属性。要想带动职工群众,是要具有先进性的。工会是工业社会最先进的组织,工会的组织架构是指数性增长形态,但有个关键点,就是要走群众路线,所有的力量的源泉都是在最基层职工群众,必须要用最先进的模式了解这些职工的需求,去做好职工服务工作,一要提升国家治理协同能力,二要提升服务职工能力。

按照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要求做好服务职工工作。中国工会具有着3亿职工会员,是世界上最大的社会组织,有最健全的工会体系,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政治性组织,与执政党有天然的同盟关系;同时,还有充足的财力保障和巨大的社会品牌效应。这些优势是其他任何一个群众组织不可比拟的,但如何充分发挥这种优势,融入到社会治理现代化体系,未来一段时间,工会还是要深化改革创新:一是组织形态的变革,就是各级工会组织不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以职工需求为导向的分工协作。二是服务导向转变,不再是单向的行政命令,而是以职工个性化需求出发多样化服务。三是运作资源模式的转变。不再仅仅依赖工会内部的这点资源,而是运作社会资源,更多的是搭建平台,让社会资源和职工需求精准对接。四是基层工会的运行模式要转变,要和社会组织合作。

适应信息社会形态变化创新服务职工工作

创新服务职工是信息社会变化的要求。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形势在变,任务在变,工作要求也必须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和主动求变。当前工会服务职工工作也到了新的转折点,到了非创新不可的阶段。工会服务职工工作面临着四个变化。第一个变化,社会形态变化。中国正在进入信息时代,整个社会发生大的变化。但是我们有思维困境,身在信息时代,头在农业时代,脚在工业时代,基于工业时代的思维方式无法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第二个变化,国家治理体系变化。第三个变化,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职工生活需求发生变化。第四个就是工会内外环境。劳动关系就业形态大变化,工会系统结构发生变化,系统要素也变化。我们工作内容、理念和方法都要随着形势发展而变,再不创新就无法适应社会发展。

从信息社会形态的本质要求出发主动求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总在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总是层出不穷的,其中有一些可以凭老经验、用老办法来应对和解决,同时也有不少是老经验、老办法不能应对和解决的。信息技术改变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模式,带来了深刻的社会变革,职工生活状况多样性、需求多元化。这些都需要使用新技术、新型服务模式,精准化科学决策。工会改革要实现四大方面变革:一是组织结构的变革,即组织扁平化和引入社会专业化力量以及分工协作的形态。二是工作方式的变革,信息时代必须要运用大数据技术对职工的状态和需求进行全样本、全过程场景描述。三是工会干部的心灵变革。工会经过对抗、协商谈判、合作的阶段,但到了信息社会,工会更重要的是在社会协同中发挥优化人力资源的作用,协同将成为主要职能,这需要从心灵和理念上的一次大变革。四是理论的变革。现在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社会保障理论都是二战前西方工业社会基础上,其基础是标准化、集中化、同步化。但信息社会形态特点为分布式、非标准的模式,社会理论必然要随着变化,带来的是工会理论也必然要随着变革。

紧紧围绕工会基本职责去创新发展服务职工工作。从社会问题上看,经济社会转型和利益主体的多元化,改革中很多社会问题需要解决。工会从职工立场上要代表职工的利益,在解决社会问题上发挥作用,“上为国家分忧,下为群众解愁”。从社会治理体系看,政府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开始转移职能,需要社会组织来提供优质的服务,工会作为政治性群众组织,理所当然要在其中发挥枢纽型和协同作用。工会是职工的群众性组织,群众性是根本属性,服务职工要真正找准职工最关心最切身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工会基本职责两句话是逻辑递进关系,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要解决职工最基本的权益问题,权益都得不到保证,谈何美好生活?竭诚服务职工群众是解决职工发展问题,如何响应职工的美好生活向往?要多干雪中送炭的事,少干锦上添花的事。不论现在和今后,总有一部分职工会收入低困难,或者大病等意外风险致贫,另外,这些年孩子教育辅导机构学费高涨、入托入园难、患有职业病和慢性病的职工得不到帮助等等生活之忧很多。实际上职工最关心还是跟他生产生活有关的一些问题。

创新服务职工工作应坚持的若干原则

服务职工要至少坚持四个原则。一是要立足于职工需求多样性,提高精准化服务。每一个职工的情况都不一样,服务项目不能搞一刀切、标准化。二是要立足于区域不平衡,因地制宜突出当地特色。经济欠发达地区要突出困难职工帮扶,发达地区要加强职工生活服务,劳动关系复杂地区要侧重维权服务。最重要的是因地制宜。三是立足于企业的不同类型,要分类指导。规模大效益好的国有企业,更重要的是从政策上引导和指导,机关事业单位更多的是福利政策的落实。非公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工会经费少、力量薄弱,要发挥地方工会作用。四是立足不同层级工会职责,分级负责、分层解决职工需求。重点要靠基层工会落实,但需要上下工会关系畅通、职能精准对接,发挥整个系统作用。维权是要上代下,服务要下沉。

突出工会帮扶工作要形成机制化安排。中国工会革命时期改善职工生活是两大任务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工会三项任务:生产、教育、生活,生活保障仍是其中之一,生活部相当于全国职工大后勤部,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生老病死都管。改革开放后,职工后勤生活走向社会化,企业不再承担职工后勤保障,职工生活一靠自己在市场上解决,二靠社会保障制度。工会帮扶工作主要聚焦在低收入的困难职工帮扶上,创建了送温暖、金秋助学和帮扶中心等品牌。随着全面小康社会建成,未来要建立梯度帮扶体系,从困难职工到后顾之忧职工到全体职工渐进的、梯度式的各有侧重、互相衔接的格局。一是建立常态化帮扶机制,对依靠自己无法脱困的职工要保障生活。二是常态化送温暖,在重要时间节点和职工遇到困难时,解决职工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三是提升帮扶中心综合服务职工功能,打造城市服务职工综合体和幸福企业建设。四是推动职工福利制度落实,做好职工生活保障服务。四个层次对应不同类型的职工,从困难职工到有困难的职工,到后顾之忧的职工,到职工会员,都有保障。

坚持开门办会的思想 强化工会服务职工的体系建设

做好服务职工工作,要开门办会、打开思路。

树立联合联动的思路。联合社会上的各类资源,跳出旧有的思维产品,通过系统思维来发力,第一,借助外脑,要联合一批专业的智库来帮助研究理论和问题;第二,延长手臂,就是要联合一批社会组织和公益机构来做事情。第三,延伸触角,就是要有一些智能化工具。第四,扩展资源,要联合政府部门基金会慈善机构朝一个方向发力。第五,放大效应,要有一些媒体学者能够代表工会和职工发声。

强化赋能的思路。要提升帮扶中心(包括各类服务阵地)服务职工功能。帮扶中心是工会服务职工的综合一体化平台,是执行业务部门委托服务项目的载体,最重要的是孵化社会组织的基地。

创新发展的思路。创新的核心是引入新的现代理念和要素。突破地区和部门思维局限,使服务职工工作更好地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中;要开拓思路、丰富渠道,吸引企业、社会组织、职工等各类资源为我所用。

运用现代技术的思路。运用互联网技术,引进专业力量,采取联合运作、购买服务等方式,提升专业化水平。要用互联网完成三个层次改造。第一层次,要有软件思维,把传统工作信息化,提高效率和准确度。第二层次,要有平台思维,改变传统工作模式,注重与服务对象互动,以需求来提供产品和服务。第三层次,要有系统思维,精准服务和科学决策互为依存,应用层为符合职工个性化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服务层为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来科学决策。组织结构发生变革,各级工会不再是简单复制上级结构,而是根据自身情况服务职工需求,分工协同,上下联动。

猜你喜欢
工会职工服务
以职工之家为抓手 让职工享“家”温暖
数读·工会
职工书画
工会动态
如何发挥工会在职业病防治中的作用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最美职工 职工最美》 曲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