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承和创新中创建劳动技能竞赛新模式

2019-01-25 22:02上海经济和信息化工会工作研究咨询会上海航天局工会
中国工运 2019年12期
关键词:三省燃气竞赛

文/上海经济和信息化工会工作研究咨询会上海航天局工会

在深入贯彻中央《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全面落实国家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加快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推动上海经济转型与产业结构升级进程中,创新“五位一体”的劳动技能竞赛模式、构建职业技能评价体系已成为广大职工劳动技能提升的重要途径,成为工会服务职工、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的使命担当与职责所在。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三省一市”自2018年12月起,开展了长三角地区燃气行业职工劳动技能(燃气管道调压)创新立功竞赛活动,2019年8月14至16日又在沪举行了立功竞赛总决赛。历时十个月的竞赛活动,覆盖“三省一市”燃气行业420家企业、近10万名职工。通过“培训、练兵、竞赛、晋级、激励等“五位一体”的劳动技能竞赛,搭建了燃气行业广大职工切磋技艺、交流经验、提高技能、展现风采的竞赛育人平台,创建了燃气行业(燃气管道调压)职工技能评价标准体系,为该行业广大职工提升技能提供了职业规范和评判依据,有力推动了职业技能评价体系建设,示范引领了长三角地区职工劳动技能竞赛活动,影响广泛、作用突出、意义深远。

劳动竞赛传承创新的重要性

劳动竞赛的传承与创新势在必行。劳动竞赛是工会工作的一个传统项目,“五位一体”的劳动技能竞赛是这一项目的传承与创新,其政治教育、激励引领和推动发展的本质内涵始终如一、保持不变,但又赋予新时期劳动竞赛新使命、新内涵、新要求。近年来,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建设步伐的加快,有力地推动了企业改革创新与转型升级,尤其是“四新经济”的蓬勃发展,职工技能提升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而传统的劳动竞赛已经远远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往往把眼光盯在产量、数量、速度上,缺乏智力型和技能型竞赛,关乎员工自身技能提升的培训和激励不够,对广大职工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大为降低,改革创新传统的劳动竞赛模式势在必行。由此,“五位一体”劳动技能竞赛育人模式应运而生,以劳动技能竞赛促进职工技能提升成为行之有效的做法,在建设高素质职工队伍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职业技能评价体系的创建与推行迫在眉睫。“五位一体”劳动技能竞赛是创建职业技能评价标准体系的有力抓手。2014年以来,随着政府转变职能、简政放权、让利于民相关措施的深入推进,国务院先后取消下放了几百个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交由市场来评价认定。对此,承接好国务院已取消、企业确有需要、职工技能必备的资格认定事项,是企业、行业和地方政府等着力探求解决的当务之急,是职工期盼关切的重大事项。燃气行业由于属于小专业,一些工种并未纳入相关等级评定体系,与产业发展要求存在较大差距。而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化石能源,是上海及长三角地区大力发展的主体能源产业之一,燃气安全使用极为重要,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大幅增长。可见,创新“五位一体”竞赛育人模式,创建与推行燃气行业相关工种技能评价标准体系,促进广大职工职业技能提升任务重要、时间紧迫。

创建劳动技能竞赛新模式的基本做法

建立机构,明确职责。本次活动是首届中国长三角地区职工劳动技能创新立功竞赛八大项目中首个赛事项目,是“五位一体”劳动技能竞赛育人模式提出后的第一次创新实践,更是全国燃气行业的一次高规格、高质量、高水准的技能竞赛活动。对此,沪、苏、浙、皖等“三省一市”工会组织及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全力支持,指导成立了由主办和承办等各方组成的竞赛委员会,即在“三省一市”和中国燃气协会指导下,由“三省一市”燃气行业协会、上海航天局工会主办,上海市职工燃气输配技术实训基地(上海航天飞奥公司培训基地)承办,上海飞奥燃气设备有限公司协办。同时,进一步明确了竞赛委员会五项职能,即技能标准创建,培训体系编制,技能晋级方案,选拔、比赛、评审、裁判、晋级认定,确定并发布表彰激励政策等职责,使活动组织有力、落实到位。

整体策划,精心组织。本次竞赛活动坚持顶层设计、整体策划、统筹协调、精心组织、有序推进。“三省一市”总工会牵头制定了总体方案,上海航天局工会及所属上海飞奥燃气设备公司开展了大调研、大走访的下基层活动,集思广益、广泛听取意见,提出了活动实施的具体计划;中国城市燃气协会及所属“三省一市”行业协会,积极行动,动员各单位积极参与,并组织燃气行业15名专家全程参与技术方案设计、评审等工作,使活动具有权威性、专业性和严肃性。

创建规范,构筑平台。本次活动十分注重流程创建和制度建设,共形成了十个方面的工作规范,即制定发布了立功竞赛活动方案;编制了《劳动技能等级评价标准》,在总决赛启动仪式上正式发布;创建发布了培训课程设计;编写发布了燃气行业培训教材;开发了培训题库、竞赛题库;编制了《赛事手册》《服务手册》等;建立了“五位一体”竞赛育人工作流程规范;制定了晋级、激励等赛后运作规范;确立了总结再筹划程序;搭建了燃气行业劳动竞赛线上和线下平台,及时发布职工创新成果,为职工提供政策咨询、技术指导、创新支持、奖励申报等服务。

强化培训,分层竞赛。按照先培训、后竞赛原则,对参赛职工开展赛前培训,系统学习燃气行业专业技能理论知识,并开展实操训练。总决赛期间,举办专业培训21场,培训总决赛选手156人;组建了由31名专家和教练组成的裁判员队伍,并全部接受了赛前培训;组织赛事培训8场,培训工作人员25名。严格设置赛事,在内容上包括理论与技能实操两部分,更注重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赛程上分为选拔赛和决赛两大部分五个阶段的分层赛,即企业与行业内部选拔、各地级市选拔、“三省一市”选拔、复赛、总决赛。其间36个地级市组织了选拔赛,选送参加各省市比赛的选手近300名,最终遴选总决赛选手48人。培训与竞赛紧密结合、环环相扣,选手层层遴选、好中选优,体现了专业性、代表性、先进性和典型性,确保了职工劳动技能创新立功竞赛活动圆满成功。

创建劳动技能竞赛新模式的主要成效

携手开创长三角区域竞赛育人新途径。本次活动在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多样、企业特色各异的情况下,集中在同一平台上统一培训、统一赛事、统一标准、统一成果,这是“三省一市”第一次开创性的联合办赛,具有前瞻性、开创性、操作性和引领性,开创了多省市联合办赛的新思路、新途径,成为落实中央《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推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深入开展全国引领性劳动和技能竞赛活动的一大创新成果,为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性的各类职工劳动技能竞赛活动提供了可学习、可借鉴、可推广的新鲜经验。

率先践行“五位一体”竞赛育人新机制。“五位一体”竞赛育人模式提出后,迫切需要构建流程、创建内容、细化操作、提供样本。因此,本次活动,首创了“以赛促教、以赛促练、以赛促建、以赛促晋”的“四促”竞赛方法,即以赛促教,要求在竞赛流程设计中,抓好赛前学习培训;以赛促练,以竞赛为平台,搭建练兵、交流新平台;以赛促建:以竞赛活动为支撑,完善岗位技能等级评价体系;以赛促晋,为职工职业成长提供晋升通道,使“五位一体”决赛育人机制落地生根。

有效搭建燃气行业技能人才成长新平台。本次活动,将技能竞赛与激励相结合,树典型、造氛围、激活力,建立了现场奖励和长期激励机制,极大地激发了全行业职工学习技术、钻研业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活动设团体奖1个、优秀组织奖5个。个人奖:金奖5人、银奖7人、铜奖12人,优胜奖24人。对获奖的个人,首先,在大会上给予表彰并颁发证书,并按照相关省市总工会规定,给予物质奖励;其次,给予晋级,既依据该工种专项职业技能考核规范,给予相应的职业技术等级证书;再者,优先推荐所在省市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或其他荣誉。

首次推出燃气行业技能评价新标准。本次活动充分发挥上海市职工燃气输配技术实训基地(上海航天飞奥公司培训基地)平台优势,在中国燃气协会的牵头下,创建了职业技能评价标准体系,第一次提出了初级、中级、高级和技师等技能等级评价标准,并在总决赛启动仪式上发布实施,从此填补了国内燃气行业技能等级评价标准的缺失,为职工技术等级晋升提供了可靠的标准和依据。为了推动新标准的实施,同步配套编制了燃气行业职工技能培训课程,共有4大类目录15个子项目,吸纳了国际燃气行业最先进的培训课程,是中国燃气行业最具权威性、专业性、系统性、实操性的系列培训资料,为新标准的实施提供了新材料。

创建劳动技能竞赛新模式的经验启示

使命担当、主动作为是成功办赛的动力源泉。创新“五位一体”劳动技能竞赛育人模式、构建职工职业技能标准体系是一个复杂而艰难的创造过程。没有深刻的思想认识、把握全局的高度站位、开拓创新的勇气和勇于担当的精神,此项活动将举步维艰、难以开展。因此,赛事的成功举办是工会组织、行业协会、企业单位和广大职工共同努力、携手推动的结果,体现了各方强烈的使命担当精神和主动作为的责任意识,成为成功办赛的动力源泉。

创建标准、竞赛育人是成功办赛的宗旨要义。职工职业技能评价标准体系的创建是劳动技能竞赛活动的一大亮点和重要成果。创建评价标准、竞赛育人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成为劳动竞赛活动的宗旨要义。中国燃气协会及“三省一市”行业分会,积极承担了职业评价标准体系创建牵头人和赛事专业指导者的重任,发布了劳动技能评价标准,有效承接了国家取消职业资格认定后,职工技能提升的评价职能。竞赛各方的创新作为,也探索了社会治理结构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

企业为主、各方协同是成功办赛的坚实基础。工会作为组织机构,坚持主责主业,积极担负起此次活动的“先行者、协调者、引导者、促进者、服务者”五个角色,体现了组织的领导力、号召力和推动力;中国燃气协会等行业组织,按照职工需要、企业需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参与赛事组织、牵头开展专业评定和标准制定,保证了赛事的专业性、权威性和严肃性;企业单位大力探索提升职工技能与促进企业发展的新思路,主动践行育人模式;广大职工视技能素质提升为成长成才的首要因素,自觉投身竞赛活动。实践证明,企业为主、各方协同是职工劳动技能创新立功竞赛活动的坚实基础。

广泛参与、“四方满意”是成功办赛的重要标志。参与本次竞赛活动的职工近10万,充分体现了竞赛活动参与的群众性和广泛性。同时,“四方满意”成为检验竞赛成功的重要标志,即“职工满意、企业满意、政府满意和社会满意”。一是职工满意。通过竞赛,提升了职工的劳动技能、劳动价值,职工获得感普遍增强。二是企业满意。竞赛活动的设计、组织、开展以及取得的成效,满足了企业发展对职工的技能要求,实现了企业与职工的共同发展。三是政府满意。政府在职工技能培训体系的资源投入,通过本次竞赛有效地转化为推动行业和企业发展的力量,并推动形成政府政策扶持、企业自主负责、职工积极参与、社会各方支持的高技能职工队伍培育和评价新机制。四是社会满意。本次活动涉及面广、意义深远、影响力大、辐射带动作用强,社会反响热烈、得到各方赞誉。

猜你喜欢
三省燃气竞赛
三省发布“十四五”交通规划 明确智慧交通任务
对一起燃气泄漏爆炸引发火灾的调查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教材《燃气工程施工》于2022年1月出版
近期实施的燃气国家标准
探讨燃气工程的造价控制及跟踪审计
区域联动护流域
豪华的龙舟
创新思维竞赛(3)
创新思维竞赛(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