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代高校党支部规范化建设

2019-01-26 15:27崔恒良蔡金红陈元邦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规范化党组织党员

崔恒良 蔡金红 陈元邦

(中共云南师范大学委员会 组织部,云南 昆明 650500)

“党支部是党的基础组织,是党组织开展工作的基本单元,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担负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党支部在党的组织体系中是最基层的一级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1]1925年,四大党章首次规定了支部成立的条件及其成员产生的办法。《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部关于党支部工作的基础主干法规,是新时代党支部建设的基本遵循。”[2]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加强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高校是党的建设的重要阵地。“高校中的党支部,保证监督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加强思想政治引领,筑牢学生理想信念根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保证教学科研管理各项任务完成。”[3]为贯彻落实中央实施党支部建设整体提升工程部署,严格按照高校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要求,新时代高校广泛开展党支部规范化建设。高校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是提升高校党建工作质量的基础性工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一、高校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文献回顾

(一)高校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研究现状

1.高校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的意义。一是加强和改进高校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高校延伸的关键着力点(曲思伟,2017)。[4]二是高校学生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宣传的主要阵地(方爽,2016)。[5]三是高校学生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是提高党建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中心(马云霞,2013),[6]等等。

2.高校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新媒体时代使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受到冲击(王环宇,2017);[7]高校存在重党支部制度建设,轻制度执行与监控的问题(张嘉薇,2015);[8]党支部设置、换届选举、发展党员、主题党日、“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等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规范问题(曲思伟,2017)[9]等等。

3.高校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的对策。一是构建高校教工党支部创新工作理念等“五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崔运浩,2017)。[10]二是重点抓好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工作和特色活动规范化(董杜斌,2009)。[11]三是要深入研究高校学生党员考核和学生党支部评价体系,建立学生党支部规范化管理机制(刘启定,2007)。[12]四是制定学生党支部工作质量评价标准,构建“常、态、制、度、化”五位一体的学生党支部工作闭环(严帅,2018)。[13]

(二)高校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研究存在的不足

关于高校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的研究成果,取得的成绩十分值得肯定,为进一步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从总体上看,研究中还存在一些不足。第一,重宏观性探讨、轻具体化研究;重一般性研究、缺特殊性剖析。第二,缺乏对高校党支部规范化建设针对性和操作性的研究。第三,学界主要偏重于高校学生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对高校教职工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缺乏较为系统的研究。

二、新时代高校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组织设置不够合理

许多高校在组织设置方面采用按年级、班级“横向”设置党支部。按正常情况,本科生党员从入校递交入党申请书到转正,一般要在大三下学期,学生党员主要集中在高年级,到大四毕业,党组织关系即转离,导致高校学生党员整体的流动性很大。学生党支部如果按照“横向”年级来设置,那么,在大一、大二阶段党员数量极少,大四阶段党员最多。如果大四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离校,那么整个大四年级党支部党员数量急剧下降,甚至成为“空壳”党支部。

另外,在党支部书记和支委选配上,由于本科生年级学生一般要到大三下学期才成为正式党员,才基本具备担任支委的必要条件,然而,大四又面临实习,多数情况有半年甚至更多时间不在学校,那么由本科生担任支委,既存在流动性大,也存在实习期间对支部工作心有余而力不从的问题。

(二)党员发展教育管理不规范

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党员队伍是党组织最基本最庞大的队伍。高校发展党员不规范问题主要体现在“政治把关”不到位、入党申请书表述不准确、有的入党介绍人(入党联系人) 履职不到位、支部大会和基层党委审核把关不严等问题;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隶属不清,转接工作管理缺位,不时突现失联党员;党员积分制落实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够,管理“一刀切”;流动党员管理没有形成科学化长效化治理机制。

(三)党支部活动实效性不强,吸引力不足

部分高校党组织活动存在“党味”不够浓、“鲜味”不够足,未能有效融入高校中心工作、融入党员工作学习需求和融入师生群众关切的问题。有的党支部为了应付上级党组织的督查调研,在党组织活动台账上临时补记录,凭空想象一些活动来蒙混过关。

(四)党支部基本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到位

有的党支部“三会一课”、党员“政治生日”等执行不严格;有的党员领导干部执行“双重组织生活”、落实党课制度不规范;有的党支部注重“大水漫灌”,忽视“精准滴灌”,注重“数量”达标,忽视“质量”过硬;不同程度存在形式化、表面化问题。

(五)基本保障不到位

部分高校存在党务工作者配备不到位、专职不专责、业务不熟练、党务能力不足、工作积极性不高;党支部工作经费、党务工作者待遇和党员活动阵地等保障不到位,基础党务工作台账管理条目繁琐,存在将党建工作等同于“台账党建”的工作误区。

三、新时代高校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所存问题的原因剖析

(一)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的差序格局与党建工作重点任务全面过硬之间的矛盾

高校党支部规范化在依据建设标准贯彻落实的过程中,既存在同一所高校内部不同党支部之间规范化建设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也存在不同高校党支部规范化建设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例如,高校党支部一般分为教职工党支部、学生党支部和离退休教职工党支部,有的高校还有附属中小学校党支部。若不按照统筹谋划、分类指导、精准施策的建设原则,那么,在同一标准或相对接近的衡量尺度下,有的离退休党支部或者一些后进党支部是难以达到创建的规定要求。要中组部和教育部党组印发的高校党建工作重点任务,结合实际列出具体清单,明确时限责任,把工作一项一项做到位,切实解决好高校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管党治党不力、体制机制不健全等突出问题。

(二)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的基础要素和党建工作保障体系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

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的基础要素集中体现为人、财、物保障。部分高校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存在院(系)级党组织副书记、专职组织员配备不到位,党支部工作经费、教育培训经费、党务工作者待遇、党建活动阵地等保障不到位的问题。然而,一段时期以来,部分高校对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审视不足,“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问题屡见不鲜,进而对彰显度不高、投入见效慢,认为是“虚功”的党建工作投入力度不够,进一步导致高校党的建设弱化、虚化、边缘化。

(三)党支部规范化建设要求与党支部书记能力之间的矛盾

按照中央实施党支部建设整体提升工程的部署要求,高校党支部规范化建设要“健全基本组织、建强基本队伍、开展基本活动、落实基本制度、强化基本保障”,[14]把党支部建设成为高校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以来,高校“牢固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落细落小、落地落底。高校党支部虽然是高校最“基层”的党组织,但也是十分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一级,在党建工作层层传导压力的机制下,基层党务工作者尤其是党支部书记工作压力很大。在走访调研过程中,许多党支部书记坦言,日常教学科研工作之余,除了校院两级组织的集中培训外,没有更多时间抽出来好好钻研党建理论和业务工作,能把上级党组织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已属不易。

(四)健全的考核机制与缺位的激励机制之间的矛盾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新时代高校不断健全党组织书记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制度,“党支部书记每年应当向上级党组织和党支部党员大会述职,接受评议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评先评优、选拔使用的重要依据”,[15]按照党支部书记抓党建责任清单要求,持续推进高校各级党支部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全覆盖。然而,党支部书记的激励机制缺位明显,据调查,部分高校党支部书记津贴补助不到位,甚至没有津贴补助。高校党支部书记职称评定方面,有的部属高校已积极探索将党建系列职称单列,为有志从事党务工作职业化、专业化的教师打通职称晋升瓶颈,然而,大部分高校多数从事党务工作的教师,还没有这方面的职称晋升渠道。

(五)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足与广大师生员工期待的组织力之间的矛盾

广大师生员工所期待的党支部应是群众的主心骨,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群众观,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上级党组织检查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工作,存在重点查阅党务台账资料是否规范的惯性思维,这是直观了解党支部工作的举措,但是,对党支部如何密切联系群众,如何服务群众,如何让群众履行监督的职责,师生员工如何评价党支部的职责落实,却没有很好的评价指标。

四、新时代高校加强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的主要举措

新时代高校党支部规范化建设要在“健全基本组织、坚强基本队伍、开展基本活动、落实基本制度、强化基本保障”、[16]健全考核机制等方面下功夫,整体提升高校党支部工作质量。“党支部要担负好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17]

(一)健全基本组织,完善组织架构

在健全基本组织上,一直强调要做到党组织全覆盖,“哪儿有党员,哪儿就要有党组织”。高校党建工作不仅要在“量”上保证党组织的健全,还要在“质”上优化党组织设置。

1.规范党支部的设置。按照有利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要求,结合高校实际,基层党支部党员人数宜在30人左右,要做到哪里有党员,哪里就要有党组织,做到全覆盖,不留真空地带和死角。

2.优化学生党支部的设置。结合高校学生党员整体流动性大的实际情况,按照提升组织力,突出政治功能的目标,把党支部按专业“纵向”设置,这样,即使毕业年级学生党员大批离开高校,党支部也不会成为空壳支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依然可以有效发挥。

3.提升教师党支部的功能。高校要在已有的“高校党委—学院党委(党总支)—基层党支部”纵向组织体系基础上,提升党组织横向的协同整合,探索将“党支部设在科研团队、实验室等层面,并充分发挥党支部在学科建设,尤其是学科人才梯队中的引领作用”。[18]

(二)建强基本队伍,发挥党员作用

“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的主体。发展党员工作是党的建设一项经常性重要工作,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一项基础工程,是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19]党支部是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的工作要靠党支部贯彻执行。

1.严格发展党员的程序。发展党员工作是党支部的基础性和重要性工作。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严格按照发展党员5个阶段25个步骤,重视在优秀青年教师、归国留学人员、学科带头人中发展党员;重视在新生入学期间开展系统的党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做到党团衔接教育无缝化,将发展党员的关口前移,体现党组织的动员力和感召力。

2.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高校流动党员管理。当前,虽然各高校加大了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工作总体薄弱,经验做法报道不多。对于流动党员管理,高校要结合实际,及时成立流动党员党支部,安排专人负责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加大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的党务工作者业务培训,既通过“面对面”,又依托“键对键”,积极探索“互联网+党建”,提升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实效性,使流动党员能够及时编入一个党组织、能够按时参加党组织生活和自觉按时足额交纳党费并且能够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开展基本活动,凸显党性锻炼

高校党支部规范化建设要创新党组织活动方式、活动内容、活动载体和工作机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党组织活动能够和高校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融入党员的需求,凸显群众的期盼。

1.以“三会一课”为抓手,营造浓厚“党味”。“三会一课”既是党的组织生活的重要内容,又是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路径。要结合高校各类党支部的实际,抓实“三会一课”;要围绕“两学一做”,注重学习内容的政治性和原则性;要“精准滴灌”,注重学习对象的个体性和差异性;要“统筹谋划”,注重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和实效性。“只有顺应时代潮流、把握时代脉搏和融合时代因子,‘三会一课’的教育和管理职能作用才能得到最充分发挥。”[20]

2.扎实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活动。要在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提质增效方面亮实招,突出“党味”,又要结合高校实际,提升科学性和实效性,“每月相对固定1天开展主题党日,组织党员集中学习、过组织生活、进行民主议事和志愿服务等”[21],通过严肃活泼、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党组织活动,增强对党员的吸引力和感召力,突出政治功能,将党内政治生活长期坚持下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提升党支部的组织力。

(四)落实基本制度,强化过程管理

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加强党性教育,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认同的重要路径。党支部规范化建设重在一分部署,九分落实。

1.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基本制度。具体而言,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要做到“三定一报备一纪实”(定频次、定主题、定责任,计划报备,活动全程纪实)。落实党课制度要注重党课的教学效果,在要求高校党支部书记上党课的同时,要抓住党员领导干部上党课这个重要抓手,党员领导干部每年上党课次数不少于1次。

2.严格落实党员“政治生日”制度。党员“政治生日”要突出政治性,可采取进行一次谈心谈话、重温一次入党誓词、组织一次集中学习、赠送一张政治生日纪念卡、开展一次特色活动等形式开展,深入挖掘政治生日的内涵和意义,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动党员“政治生日”制度成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重要内容。

(五)强化基本保障,夯实工作基础

高校党建工作质量提升离不开人财物的保障。在党务工作队伍方面,要配齐配强院(系)级党组织书记、副书记,专职组织员,政治辅导员。

1.完善专职组织员工作机制。“组织员制度是我们党总结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为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所确定的一项独具特色的工作制度。组织员在各级党委发展党员工作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以及其他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2]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基层党委一般应当配备专兼职组织员,加强对党支部建设的具体指导。”[23]基于此,高校应配齐能够胜任岗位职责的专兼职组织员。“组织员是党委的组织员,其素质和条件应当具备党政领导干部的六条基本条件。”[24]因此,建议由政治过硬、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工作年限不低于4年的优秀政治辅导员转任组织员(注:考虑到本科学制一般为4年,政治辅导员带完一届学生,可比较全方位熟悉大学生的教育管理服务工作)。要保证专职组织员队伍的稳定,就要健全激励机制,在职务职级“双线”晋升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单列“党的建设”职称指标体系,从而使专职组织员或其他党务骨干在职称评审上有归属感和成就感,进一步提升高校党务工作队伍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

2.选优配强支委班子。“党支部书记应当具备良好政治素质,热爱党的工作,具有一定的政策理论水平、组织协调能力和群众工作本领,敢于担当、乐于奉献,带头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党员、群众中有较高威信,一般应当具有1年以上党龄。”[25]根据《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对党支部书记的履职条件,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尤其是本科生党支部书记建议由教师党员担任,具备研究生培养条件的高校将所在院(系) 相近本研专业打通,“纵向”设置本研一体的党支部,支委建议由政治素养较高的研究生正式党员担任。这样,研究生正式党员担任支委,可以更好地履职并保证党务工作队伍的稳定性,研究生党员毕业也具备一定的党务工作经验,进一步凸显高校培养青年党务干部的使命担当。

3.强化经费投入和阵地建设。在加大投入力度的同时,要结合党组织活动开展实际,严格规范经费使用,确保基层党支部报销经费的精准化和高效化。高校院(系)级党组织要按照党员人数比例,合理建设党员活动室,注重党建元素的营造,让党员活动室有仪式感。在党员活动室配备党建书架,便于广大党员、发展对象、入党积极分子、团员、师生员工学习党的知识,将政治忠诚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六)健全考核机制,优化达标方式

“党委组织部门应当经常对党支部建设情况进行分析研判,加强分类指导和督促检查。”[26]高校党委组织部门要重视党支部规范化建设质量评估,坚持问题导向,注重过程动态管理,健全相应考核机制。

1.落细落小,全面达标创建。党支部规范化建设考核,既要对标对表,实现精细化管理,又不宜将党支部规范化建设考核验收内容量化为百分制,实行某个支部达到90分或者85分就算考核验收过关;而要按照党支部规范化建设要求,条条都要达标验收,不能有一项工作存在漏洞和短板。“探索构建党支部政治生活考评体系。量化考评指标,将其纳入年度党建考评和目标责任考评体系,建立健全有效管用、简便易行的监督机制。”[27]

2.从严从实,优化考核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现在,‘痕迹管理’比较普遍,但重‘痕’不重‘绩’、留‘迹’不留‘心’;检查考核名目繁多、频率过高、多头重复。”[28]在党支部规范化建设考核验收上,不能仅仅盯着面上的工作台账准备情况如何,还要实地走访支委班子成员、所在支部的党员和本单位的师生群众,要看支委班子对达标创建的要求清不清楚,看支部的党员对支部规范化建设的意见,看本单位师生员工的反馈,看有没有形式主义和弄虚作假的问题,看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是否围绕了高校中心工作,党支部是否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是否将“学”“做”紧密结合,是否得到广大师生员工的认同。实践证明:只有建立健全党支部规范化建设质量评估体系,执行科学化规范化的考核验收机制,才能真正把每一个党支部都锻铸成为广大党员、群众的主心骨。

猜你喜欢
规范化党组织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清华党组织公开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点播影院迎来规范化,4K HDR迎来普及之潮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党员标准是什么?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满足全科化和规范化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