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师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

2019-01-26 15:27杨顺清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政治工作者立德院校

杨顺清

(中共楚雄师范学院党委,云南 楚雄 675000)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1]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高师院校担负着培养适应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重要任务,师范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既是决定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基点,也是决定未来国家基础教育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政治起点,这为高师院校办学治校和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也对高师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修师德,潜心教书育人

新时代高师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身兼“修两代师德,树两代师风”的特殊使命,唯有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坚持“传道者先要明道、信道”,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2],才能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担当“立德树人”之重要责任。

(一)修师德,以德立身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3]师德是教师的灵魂,是教师在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等实践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高师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首先要明道、信道,才能守道、传道。新时代,高师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记崇高使命,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高度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以高尚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在思想政治教育岗位上“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做大学生专业学习上的引领者和思想道德修养上的示范者。

高师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在“立德树人”中须坚持“立”“树”融合,知行合一。第一,教书和育人相统一。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高师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第二,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不仅要善于言传,更要善于身教,春雨润物般地把道德教化融入教育教学、融入学生成长成才的全过程,实现对学生心灵和人格的塑造。第三,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潜心问道,不是闭门造车、坐而论道。高师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需紧跟时代步伐,走出书斋、关注社会,加强对社会发展实际的认识和把握,带领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二)强师能,以德立学

高师院校师范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与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师能”密切相关。思想政治工作者需要敬业爱岗、刻苦勤奋,练就过硬“师能”本领。第一,要站直了做人。既要自信于教书育人,自豪于为人师表,还要能安贫乐道,真正以教师职业为毕生事业。第二,能沉下心做事。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持续时间长、紧迫程度高、事务繁杂辛劳的工作,要做好这份工作,必须沉下心来苦练内功、踏实做事才行。第三,需弯下腰做师。“亲其师才会信其道”,要想让学生乐意接受自己,就得放下教师的架子,主动弯下腰倾听学生,拉近与学生的空间距离、情感距离和思想距离,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才能教学相长,和学生共同进步。

高等教育有其自身规律和特点,思想政治工作和教学、科研绝非“两张皮”,而是有机统一的关系。这就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者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刻苦钻研,提升学术水平。第一,确保教育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与前沿性。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获取学科发展的前沿信息,准确掌握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规律,依托课堂教学为载体,确保学生既学习到专业知识,又能引导学生正确的发展方向。第二,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在面对90、00后的大学生,不能固守原有的那“一亩三分地”,要有“凤凰涅槃”的勇气和决断,经常给自己充电,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增强教育教学吸引力。第三,加强科学研究,以“本学科最前沿的知识”来“丰富自己”,以“全人类的知识”来“武装自己”,才能担当起“树人”的重任。

(三)正师风,以德施教

师范教育是国家基础教育的“母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办好教育的基础,抓好师德师风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证。高师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对大学生的教育引领必须在政治立场和师德师风上形成合力,其中政治立场是压舱石,师德师风是必修课。

良好的师风,首先体现在正确的政治立场之上,高师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以理想信念为魂,打造过硬政治素质;学校各级党组织特别是教师党支部,要充分发挥教育管理服务党员和宣传引导凝聚党员的战斗堡垒作用,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党员教师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成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领头雁;每一位教师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

良好的“师风”还体现于从教的道德作风:第一,要坚定职业信仰。在新时代要有“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的信念,坚定教书育人的意志和信心。第二,要优化职业作风。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以凝聚的团队精神、向上的工作风气、和谐的人文环境,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第三,要强化职业纪律。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成为学生的表率,必须模范地遵守职业纪律,强化角色意识,准确把握为人师者的言行态度。教师无小节,处处是表率。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提高廉洁从教的自觉性,自觉抵制市场经济对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抵制以教谋私、唯利是图的不良风气。

二、立政德,倾心管理育人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指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4]高师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是学校履行管理育人职责的直接执行者,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力量,需立好政德,倾心管理育人。

(一)明大德,筑牢大学生的理想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党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权。”[5]明大德,就是要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和优势,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教育、引导学生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提高政治站位,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牢牢把握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时刻不忘责任,一心想着事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得‘软骨病’,就会在风雨面前东摇西摆。”[6]筑牢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对马克思主义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在课堂上做好“传道”者,在课后做好“践行者”,做到言行一致、知行合一,才能“以自己的火点燃别人的火”,站在时代的制高点,引导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弘扬民族魂、追逐中国梦,使之成长为基础教育事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7]的好老师,确保他们“始终与党和国家的发展同向同行。”[8]

(二)守公德,强化大学生的纪律意识

守公德就是“要恪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自觉践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承诺,做到心底无私天地宽。”[9]高师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强化党章意识、纪律意识、廉洁意识。把党章作为做人做事的根本遵循,既要学好党章,更要用好党章,把党章各项规定落实在行动上、体现于工作中。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摆在首位,在纪律面前人人平等,遵守纪律没有特权,执行纪律没有例外。经常学习、对照《准则》和《条例》等党内法规,带头遵守职业道德,模范践行社会公德,不该说的坚决不说,不该拿的坚决不要,不“压线”不“越线”。

在传统思想政治工作中,往往对大学生灌输理论多、联系现实少,重视国家民族发展的多、关注学生个人发展的少,没有从大学生的角度出发,及时充分地把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转化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当下,迫切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者有效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世情、国情、党情、民情,认清多样化的社会现实,坚信党中央关于形势的重大分析判断,坚决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把胸中有大局、心中有大德的宏大视野和做事原则,传递给每一位学生,引导学生以更广阔的视角正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三)严私德,陶冶大学生的高尚情操

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小事小节是一面镜子》中指出:“于细微处见精神,于细微处也见品德。”“小事小节是一面镜子,能够反映人品,反映作风。小事小节中有党性,有原则,有人格。”这说明了由量变到质变的深刻哲理。严私德,就是要廉洁干净,清正廉洁、一尘不染,做到干净,才能赢得师生认可。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严格约束自己,戒贪止欲、克己奉公,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廉洁从教。具体而言,就是要牢记“堤溃于蚁穴”,严格约束自己的言行和操守,从身边的小事小节、一点一滴做起,从严要求,严以修身,正心明道,防微杜渐,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事事率先垂范,为人师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10]大学生受年龄、阅历等限制,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成型,在物质文化极大丰富、各种诱惑繁多的现实世界,很容易迷失了心的方向。因此,必须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弘扬,把大学生紧紧凝聚在党的周围,帮助他们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在个体“小我”与国家民族“大我”之间找准价值坐标,加强修养、锤炼意志,砥砺品格,陶冶情操。

三、扬美德,精心服务育人

高师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当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把为学生服务作为自己履职尽责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多关注、了解学生学习生活中最直接、最现实、最根本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要,找准基点、激活触点,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做好贴心服务,既在日常工作中为学生做好“锦上添花”的事,更要在他们遇到困难时帮好“雪中送炭”的忙。

(一)以美立德,树牢服务学生的理念

2018年8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的回信中指出:“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11]高师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道德的传递者,必须在中华传统美德特别是传统师德中汲取营养,自觉加强修养,以美立德。一方面要认识自己,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敢于自我批评,严于解剖自己;另一方面,要坚持以爱和责任为支撑,脚踏实地,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甘为人梯。

当今时代,尊重人的个性发展已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身份角色也要从“独奏者”演进到“伴奏者”,主要任务是帮助、引导学生去发现、组织、管理知识和人生,这就要摒弃旧时代“师道尊严”与“严师出高徒”的观念,建立现代、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既要求学生尊敬师长,也要求教师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和服务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需求,把学生视为自己年轻的兄弟姐妹,做到“善交朋友、广交朋友、深交朋友,多听他们的意见,真听他们的意见。”[12]

(二)以美立言,优化课堂教学服务

语言是教师实现教育教学交流的主要载体,是最重要的交流工具。高师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对学生来说,就是无声的引导,就是一面镜子。通过这面镜子,学生可以找到学习的模板和示范。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把自己人生的经历,甚至是教训加以精炼升华,然后再将这些经验或教训教给每一位学生,使学生能从中有所收获,有所启迪,真正为“立德树人”增添正能量。在教育教学中,要切实以为学生服务为出发点,结合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个性发展需求,充分挖掘资源,开设个性化课程以满足学生不同的选择。

进入信息时代,新媒体技术已经成为开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途径。“青年大学生群体因受教育水平较高、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强,同时他们渴望表达自身观点,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因此这一群体无疑是受新媒体影响最大的群体。”[13]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及时发现学生在互联网上出现的学习、交友、心理等问题,帮助他们健康全面成长;善于借助“三微一网”等新媒介,加强与学生的线上和线下交流,通过典型引导、民主交流等方式,有针对性地解决他们的思想困惑,把互联网变为引导和服务大学生的工作网。

(三)以美立行,加强实践指导服务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教师要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14]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人格才能形成性格。“身教重于言教”,高师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是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形成的引路人,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因此,要善于观察每个学生的特点、个性,因材施教,给予学生充分的认可与支持,采取相应的措施,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引导学生通过服务基层、服务社会,把理论知识内化为自身修养,锻炼和提高自身本领,为放飞青春梦想夯实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是成长进步的阶梯,实践是提高本领的途径。”[15]实践出真知,思想政治工作应通过第二课堂、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等锻造学生硬本领,发挥“点”对“面”的带动作用,抓住大学生精力充沛、知识结构新、参与热情高和学习能力强等特点,为他们创造有利的成长环境和条件,帮助他们提高自我管理和服务师生能力,提升学生培养质量和整体素质。

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必须回应和回答的根本问题。办好中国的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这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高师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担当作为,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着力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

猜你喜欢
政治工作者立德院校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围绕六个“下功夫”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政治工作者的选拔与培养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新形势下事业单位政工人员综合素质的调查及对策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