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纳入新时代中小学德育体系

2019-02-07 05:34蔡志良祝显慧
中国德育 2019年23期
关键词:共同体命运人类

蔡志良 祝显慧

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征程中,党中央就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教育部也相应地作出了部署、提出了要求,为我们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把握好中央的教育精神、落实好国家的教育政策,是推进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关键。《中国德育》特开设专栏,解读教育的“顶层设计”,探讨教育的“奋进之笔”,为教育更好发展助力。

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同舟共济,权责共担,增进人类共同利益。”这一阐述显示了中国将追求自身发展与世界各国发展相结合、谋求中华民族复兴与大国责任担当相合一的价值取向。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中,习近平主席系统阐述了如何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要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我们要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我们要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我们要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我们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的第十二部分以“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标题,系统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内涵及其时代价值,完整地提出“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的战略构想。

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是安全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在本质上还是一个伦理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包含着具有浓厚道德意蕴的正义、平等、人道、包容、共享、和谐等理念,“不仅为建构健康、公正、合理的全球伦理奠定了价值基石,为发展平等、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伦理矗起了精神大厦,而且为创造包容互鉴、和而不同的人类伦理文明提供了义理支撑”[1]。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充满着对人类面临困境、世界发展路向的深层道德关切,将会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对世界各国起到重要的价值导向作用,也将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重大影响。可以想见,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将成为各级各类学校的重要教育内容,也必然会纳入新时代学校德育体系。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纳入中小学德育體系的必要性

青少年良好品德的形成需要借助一定的德育内容。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纳入中小学德育体系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全球化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呼唤

全球化是个历史的过程。工业革命的推动,形成了全球生产分工,最终在当代形成了一个各民族、各国家相互交织、相互依存的地球村。尽管在一定范围内,个别在全球化进程中的既得利益国家或集团为一己私利作出逆全球化的行为,但不可能改变全球化的客观现实与发展趋势。在当今时代,国与国之间相互联系紧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互动交流日益频繁和深化,形成了相互依存的关系。同时,国际社会也是一个风险共担的社会,命运休戚与共,环境污染、气候变化、金融风险、恐怖活动、核威胁等等都是全球性问题,一旦失控,无论谁都难以独善其身。“人类也正处在一个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世界经济增长乏力,金融危机阴云不散,发展鸿沟日益突出,兵戎相见时有发生,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阴魂不散,恐怖主义、难民危机、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2]客观的相互依存关系和面临的共同问题,使人类在一定范围结成了共同的利益关系,这决定了一定范围共同意识的形成。也就是说,全球化的客观现实必然带来全球化的主观意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出现,需要人类具有适应、维护、促进共同体的意识,而这一意识在广大青少年思想中树立,需要学校德育来承担。

(二)时代发展对德育体系拓展的诉求

德育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深受社会发展的影响,不同历史时期的德育内容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对国民品德的需求。如以往的德育体系通常是围绕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国家)等道德关系架构起来的,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由于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破坏加剧,生态问题凸显,生态道德成为重要的德育内容,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国家)的道德关系就扩展为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国家)、个人与自然的架构。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包含的道德关系超越了一国之内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这就对德育内容提出了扩展的诉求。如何让青少年正确认识不同民族、国家等局部共同体之间的道德关系,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是当今时代对每个国家公民的道德素养要求。因此,应当在当代德育体系中,增添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容,引导青少年树立融家国情怀、国际视野、未来眼光于一体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三)文明交融对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的需要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针对国际关系、全球治理、世界发展的“中国方案”,已为国际社会所广泛接受。这一思想体现着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福祉相统一、国家利益与人类利益相协调、东西方不同文明相交融的深刻内涵,所蕴含的和平、包容、和谐、共赢等理念具有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根源,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譬如,打造持久和平的伙伴关系,是“协和万邦”“万国咸宁”“天下大同”理想的传承;营造公道正义的普遍安全世界格局是“兼爱非攻”“交相利”观念的升华;营建互利互惠、共享共赢的发展前景是“义利合一”“见利思义”义利观的体现;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是“海纳百川”“和实生物”“美美与共”包容精神的接续;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是“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思想的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对于多种文明共存交融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小学德育在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尊重各种文明的同时,更要按《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规定,“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精神内涵,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四)未来社会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素养的期待

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当代青少年学生将要面对的世界必然是一个全人类面临共同的重大问题、承担共同的重大风险、形成共同的重大利益的命运共同体。在这样的社会中生存、发展、创造,需要有与之相应的思想道德素养,因而学校德育需要有前瞻性和敏锐性,为未来社会培养既充满家国情怀、又具世界眼光的公民。不少适应未来社会所需要的核心素养已体现在我们的学校德育活动之中,成为实践中的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如在社会历史观上,“分析地理环境、文化传统、外部影响等因素对发展道路选择的影响”,懂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3];在文化观上,“感悟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理解文化多样性的价值,明确文化交流互鉴的途径和意义”[4];在生态观念上,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发展理念,养成勤俭节约、低碳环保、自觉劳动的生活习惯,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5]。

由此可见,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纳入中小学德育体系,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时代发展对学校德育提出的必然要求。

二、在中小学德育中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可能路径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战略,表面看来似乎与中小学生的生活、学习没有直接关系,但“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6],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趋势将会越来越凸显,这一代中小学生要面对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必将是一个实在的存在,而不再是一种设想和愿景。从我国学校教育的现实来看,在中小学德育中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具备相当的条件的。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中小学德育不少内容,如爱国主义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有着直接关系,可以融入其中。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背景的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克服以地域、民族、国家划分的狭隘性,特别是克服那些“一国优先”的霸凌主义,将爱国主义的视野从单个国家扩展到全人类,将爱国主义的利益观从寻求单个国家利益转变成在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中实现国家利益,将爱国主义的国家利益实现方式从独善其身革新为合作共建、共享共赢。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使中小学生充分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越性和先进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越性和先进性不是自我夸耀出来的,而是在文化交流、文明互鉴中显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恰恰是因为包含了许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才成为得到国际社会广泛接受的中国方案,所以人類命运共同体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着天然的契合性。

从我国学校教育的现实来看,在中小学德育中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也有可行的路径。

(一)在专门德育课程教学中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

由道德与法治和思想政治课程所组成的专门德育课程是中小学德育的主要载体,它以课程教学的方式系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造就价值观和核心素养。在这些课程中,可以发现许多内容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有着直接联系。

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爱护地球 共同责任”、第三单元“多样文明 多彩生活”、第四单元“让世界更美好”紧扣“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不同文化和谐共存、不同国家和谐发展—展开。这些内容与构建平等相待的伙伴关系、和而不同的文明交流、尊崇自然的生态体系等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相契合。

初中《道德与法治》用九年级下册的篇幅,以“我与世界”为主题,设计了开放互动的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走向未来世界舞台的少年等内容,可以说这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内容的较为系统的教育。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目标主要在于培养学生具有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四大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但同时明确提出“立足基本国情、拓展国际视野”的要求,并设置了选择性必修课程“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旨在“引导学生在拓展国际视野的过程中,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极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显然,这是在初中德育课程比较系统呈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

通过上述梳理可以看出,现行的中小学德育课程已经具备从个别到系统、从简单到深化地开展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教育的基本内容条件。

(二)在其他课程教学中渗透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

除了专门德育课程,中小学其他各门课程也是进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教育的重要渠道。《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提出,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中小学德育内容细化落实到各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中,融入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要根据不同年级和不同课程特点,充分挖掘各门课程蕴含的德育资源,将德育内容有机融入到各门课程教学中”。语文、历史、地理等课程可以利用课程中的不同国家的传统文化、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知识,加强学生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解。科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可以从科学知识的人类共享性、科学技术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角度,提高学生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义的认识。外语课可以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强国际理解。

(三)在实践活动中嵌入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

实践活动是重要的德育途径。教育者可以在各种主题教育活动、主题实践活动中嵌入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在地球日、环境日、健康日、国家安全教育日、航天日、航海日等主题日,设计开展相关主题教育活动,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中的相应内容融入其中。教育者还可以组织有针对性的研学旅行,利用一些能体现人类共生共享共荣、互通互惠互利特征的研学实践基地,如万商云集的义乌国际小商品城、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会址、世界博览会会址、世界园艺博览会会址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球村的时代特性,领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泽应.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伦理意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5-14.

[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538.

[3][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12-13,21.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EB/OL].[2019-09-07].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25/201709/t20170904_313128.html.

[6]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9:208.

【蔡志良,浙江师范大学田家炳德育研究中心教师德育能力发展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祝显慧,浙江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刘 烨

猜你喜欢
共同体命运人类
爱的共同体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被命运“扼住”的小意
人类第一杀手
抗疫中彰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论命运
进化决定恐龙的命运
谁变成了人类?
中部非洲共同体内部贸易占比下降至2%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