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体位分娩在第二产程中的效果观察

2019-02-08 11:54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9年31期
关键词:卧位床头侧卧位

成 艳

(江苏省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产房,江苏 连云港 22200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接诊的100例产妇基础资料收集整合后并纳入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均等原则划分为两组,产妇年龄22~39岁,平均年龄(28.49±0.62)岁,平均孕周(38.15±0.81)周。经检验发现组间基础资料无统计学差异,即P>0.05。

1.2 分娩方法

对照组使用传统仰卧式体位分娩,本次于第二产程中使用膀胱截石位分娩,即产妇宫口全开后,使用仰卧体位,采取截石位。

研究组使用自由体位分娩。宫口全开后,助产士帮助产妇采取最适合自身的体位分娩。如:(1)侧卧位:选择适合坡度的床侧卧,助产士调整床头,使床头起伏高度适应产妇的身体坡度,突出臀部,保持脊背不弯曲情形下可弯曲膝关节,上腿置于20 cm高的脚架上,或自行抱腿屈曲,产妇若自行困难,由助产士协助。(2)坐位:产妇坐于产床中间位置,手扶支架,脚置低产床20 cm的接生台,助产士帮助将床头抬高几乎直立,使产妇背靠床头。(3)半坐卧位:产妇坐于产床,助产士帮助将床头升高至30°~45°左右,使产妇背靠床头[1-2]。本次研究中,在胎儿最后分娩时多使用半坐卧位,其次是侧卧位体位,暂未使用坐位。

同时,对两组产妇实施同样的护理,包括指导腹压,心理护理,鼓励引导。

1.3 评价指标

本次通过观察两组产妇疼痛等级评分、第二产程时间、产后2 h出血量和会阴损伤程度评价研究。

1.4 统计学方法

组间检验运算以统计学软件包(版本:SPSS 20.0)进行辅助,对应执行t检验、x2检验用以开展计量、计数资料的检验,对应以、(n)%表示计量、计数资料数据,当P<0.05即表明数值比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研究组产妇使用自由体位分娩,在疼痛程度、产后2 h出血量和第二产程时间上略优于对照组,见表1。

3 讨 论

女性分娩过程中,会因为宫口扩张的快慢而导致产程的长短不一。而随着现代临床医学的发展,产妇可以选择传统的仰卧式体位,也可以选择自由体位进行分娩,尤其是在第二产程时,体位的改变能够直接影响到分娩的舒适程度和母婴的生命健康。第二产程指宫口开全到胎儿娩出这段时间,短则几分钟,长则几小时,大量应用自由体位不仅可以帮助产妇纠正异常胎位(减少剖宫产和医疗干预)和加速产程,还可以减少新生儿窒息。自由体位应用指产妇根据自身意愿,在助产士的引导下,选择上马位、直立前倾位、侧卧位、蹲位、跪位、半坐卧位、站位、坐位等各种体位,还会借助分娩凳、花生球等不同器材进行分娩,根据产妇情况交替使用,一个体位大概15分钟,不单一使用一种体位。不同的体位会对分娩过程起到不同的影响作用,如第二产程时自由选择侧卧位和半坐卧位分娩,能够帮助缓解产妇过度紧张和不安的情绪,提高产妇的舒适度,对产妇和胎儿都有着较好的促进效果,利于改善分娩结局,但常用的自由体位不能用于早产或严重合并症的产妇,以防加重妊娠期各种不良情况的发生。目前,自由体位分娩已经在产科经过一些研究和实验证明,其可以改变产科服务模式,提高产科服务质量,降低产妇的疼痛程度,缩短产程时间[3]。

表1 两组产妇在疼痛程度、产后2h出血量和第二产程时间的对比

表1 两组产妇在疼痛程度、产后2h出血量和第二产程时间的对比

组别 n 疼痛程度/n产后2 h出血量(mL)第二产程时间(min)0~3分 4~6分 7~9分 ≥10分研究组 50 35 13 2 0 170.31±32.61 31.45±16.94对照组 50 11 29 7 3 251.32±57.32 45.51±20.16

本文将自由体位分娩应用于第二产程,取得较理想效果,由此可见,在第二产程时产妇使用自由体位分娩,临床疗效较好,建议推广。

猜你喜欢
卧位床头侧卧位
基于物联网的无线电子纸床头卡系统的建设
侧卧位和俯卧位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研究
床头挂香囊,安神又助眠
躺着就心痛!卧位型心绞痛怎么破
瞧,床头有颗星
睡姿不对,当心病情加重
菊花枕改善血压失眠
孕30周胎位不正能转过来吗?
站立位与卧位X线摄影对腰椎曲度测量影响的研究
提高重症医学科床头抬高合格率